凝心聚力 打造美丽乡村

赫山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各中全会精神,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升乡风文明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按照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要求,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把赫山区农村建设成为具有赫山特色的现代文明、民主和谐、富裕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毕业论文网   一、建设目标   竹泉山村美丽乡村建设提质扩面要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立足实际,把握好规划、建设、管理等环节,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紧扣“生态菱湖、秀美竹泉”这一创建主题,完成竹泉山区域内五个片区(即新河沿线区域、竹泉农牧基地、村部周围、菱角岔湖和原蒿草佬村老片区)提质扩面任务,将泉交河镇竹泉山村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并通过以点带面,为全区美丽乡村建设探索路子、创造经验、树立样板。

二、主要成效   竹泉山村美丽乡村创建,在投入上,坚持了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在实施中,坚持了群众主体,政府指导;在工作中,区综改办扎实努力,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响应,有序有效地推进了活动的开展。

通过创建活动竹泉山村实现了三个变化:   1.基础更牢了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整修衬砌了沟渠5500米,全村沟渠衬砌率达90%;清淤护坡整修6口骨干山塘,全村水利灌溉设施齐全,实现了旱涝保收。

绿化、美化、亮化村级主干道4.7千米。

硬化通组通户公路12.8千米;对村入口至楚鱼渔业休闲基地3.5千米、竹泉农牧入口至蔬菜基地约200米道路铺设沥青路面,村主干道硬化率达100%,到组道路硬化率达100%以上。

农村电网改造全部到位,生产生活用电得到全面保障。

网络、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入户率达95%,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

使用沼气、太阳能、液化气等清洁能源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0%以上。

2012年以来,通过上级帮扶、群众自筹,目前村里改厨改厕率达95%以上。

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为全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2.村庄更美了   (1)环境变美了   全村先后实施了房屋穿衣戴帽、庭院改造、村部改造、绿化、美化、亮化、公路建设、渠道建设、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项目,全面改善了村庄基础设施,村容整洁,社会和谐稳定,无打架斗殴,无聚众赌博,民风正,治安好,环境变得更美了。

(2)人心变美了   重点开展了卫生评比、广场舞比赛、农民技能培训教育、“十星户”评比等活动。

通过活动的开展,群众卫生意识提高了,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锻炼了身体,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社会美德得到大力弘扬。

3.村民更富了   (1)群众的钱袋子充实了   竹泉山村有3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产值达5亿多元,占全村总产值90%,可提供近600多个工作岗位。

农民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企业,再到企业去打工,可以获得双份的收入。

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输出”模式,不仅解决了老、少、妇留守人员的就业问题,还有外出打工人员卸下了抢插抢收包袱,为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探索农民增收找到了有效途径。

村内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50%以上,非农收入占家庭年收入的70%以上。

村民人均现金可支配收入约为20800元,超出全区平均水平的30%以上   (2)村民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现在,竹泉山村主干道上路灯亮了,通组道路硬化了,体育健身、文化图书室、活动会议室、卫生室等公益设施齐全了,文化走廊,分类减量垃圾池也建好了,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

三、几点感受   1.领导重视是实施好美丽乡村的重要保障   竹泉山村被确定为美丽乡村创建村庄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贺辉书记、邓正安区长多次率区直部门单位召开现场办公会、调度会,确定创建主题和目标,明确各区直部门单位的职责,派驻协调领导小组,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是领导的高度重视,才使创建活动得以顺利推进,才有今天的成果。

2.部门扶持是实施好美丽乡村的活力源泉   竹泉山村被调整为省为民办实事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村庄。

从接到任务到现在,两年时间,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建设、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的16项建设内容,投入资金达2000多万元,其中综改美丽乡村建设财政资金500万元,整合涉及农村部、住建、发改、农业、林业、水务、畜牧等20多个科局。

特别是农村部、住建局、林业局等单位实际完成投资占原计划的200%以上。

区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为竹泉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注入了活力。

3.群众参与是实施好美丽乡村的关键所在   在创建过程中,村支两委始终把“上不负领导信任,下不愧群?期盼”作为工作宗旨,先后召开村支两委会议、议事会和监事会、党员和小组长会议,村民代表动员大会、农户家庭主妇专题会等会议20多次,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中来。

特别是就房屋穿衣戴帽、庭院改造、垃圾分类设施建设等项目,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群众工作。

通过多次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群众的思想认识提高了,积极主动参与到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中,充分发挥了群众的主体作用。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