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年的经典散文作品 文学散文作品经典

农历腊月廿四日(或廿三日),中国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送灶寄托着中国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吉祥如意,岁岁平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小年经典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关于小年经典散文作品小年

小时候,过小年,还没有高楼大厦,都是自家院子,菜地里铺的是白色棉被一样的雪,四圈木头栅栏像立在白纸上的一排笔杆子,倾斜着长短不一的艺术影子。院外大榆树的枯枝上,麻雀每天都在叽叽喳喳的开大会。它们趁着院子里没人的时候,偷偷下来吃鸡吃剩下的粮食。那时候鸡是笨的,猪是笨的,肉质细腻,味道纯正。鸡蛋笨的蛋清光滑晶亮,蛋黄像快落山的太阳金黄金黄。

每到腊月二十三,姥姥就买回来大糖,说是给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吃的,但是最后都进了我的肚子。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小神仙,只是不知道法力的奥秘。姥姥天天讲着神话故事,我老是梦见自己在天上飞,离云彩总是很近,可是醒来头蒙在被里,才知道小小的我,不敢面对熄灯后的黑暗,离神仙好远好远。

一大年的日子接近尾声,小年一到就有了过春节的气氛了。粘豆包蒸完了,猪也杀过了。每顿饭酸菜里的骨头肉特别好吃。妈妈张罗着给我们做新衣服。爸爸每天下班都不空手。苹果、冻柿子、冻梨,还有年画、挂历、洋黄历都陆续买回来。白纸糊墙,只等着二十九贴福字和年画。装饰更新的日子。

小孩子一年最盼望的时刻从小年起就算正式来到了。他们也不畏惧三九严寒,每天房前屋后快乐地奔跑。用筛子扣麻雀,嘴里吃着水果糖,手和脸每天冻的红彤彤的。冷了就跑回屋在暖气上热热手。那时候鞭炮也开始买回来了。别看我胆子小,却敢放小鞭。红色的像微缩的蜡烛一样的小鞭,揣在口袋里,用香点燃,瞬间扔出去。最喜欢听它不大不小清脆的响声,还有它落花一样美的红色外衣撒落下来的碎片。像花瓣一样都浸满欢声笑语。雪地上,一直到春节,都有扫不尽的红色鞭炮碎削。点点滴滴一直到雪化春来才逐渐干净。所以,小年在我记忆中的分量不次于春节。就像一场演出,小年就是帷幕。帷幕拉开,精彩才纷纷呈现。

明天,又到了好戏拉开帷幕的时候了。年轮叠加的时光在这一刻精彩回放起来。父母的笑脸,公婆的慈祥,还有记忆中退了色的姥姥的模样,都温暖的来到心头。他们都化成了我生命中的能量,用正念指引我前行,爱家,爱亲朋好友,爱每一个崭新又匆忙离开的日子,爱时光中不断现出的人和事。

生命就因美好的回忆而富有,因当下的快乐而充实,因未来会成为更好的当下而精彩。

小年,即将到来,在午夜的钟声里,它会先入梦,暖醒所有的日子。

关于小年经典散文作品:一个人的小年

今天是小年。早上起来,手机上留意了下天气,见是零下13度,终于下决心换上一条灰色羊绒裤。这是今冬以来第一次对下半身保暖,感觉有些鼓鼓囔囔,像腿绑了二斤棉花,不过暖和是实实在在的,虽我其实是个喜欢清寒的人。

只有在冷空气中,我才能感到一种来自后方的清醒与面朝前方的自信。

五龙口外,那根烟囱向上吐露的烟雾也是清醒而自信的。这个早晨,铁桥上没有远来的火车经过。作为一个每天早上路过五龙口的人,我把所有的早晨分为有火车经过与没有火车经过,并以此推断一天的运势与收获。我总觉得,那些携带远方气息而来的火车,在朝我迎面开来的时候,总会把一些陌生的气息从车窗内抛掷到我的身上,进而带给我的生活一些悄悄的改变。但今天是小年,早晨的火车并没有来。铁路桥因而显得寂寞,所有桥上的灯杆在我路过的那一刻是稳定的,没有像往常那样在火车到来时产生抖动与挪移。它们降落的灯光因而因也稳定的,并显得比火车开过的早晨更为明亮。

那些淡黑色的烟雾脱离铁道桥后的一根烟囱,缓缓吐露在东山之上一片刚刚绽开的刚蓝与橙红的天色之间。天气的冷,从烟雾的攀升中是看得见的,这烟雾升得很慢,很像一个消瘦的老人正提着大衣的衣摆在爬一架风中的楼梯。忽然想起几年前,一个极寒的天气里曾写过一首与冬天早晨的烟囱有关的小诗,此时却一句也想不起了。只觉得,自己还和写诗那些年里一样,对奔跑在这样清晰的早上保持着一种满满的自信,好像眼前的光真是从心胸间刚刚吐出的,吸一口气就可以将它重新吞回肚腹之中,让黑黑的腹腔里充满光,像早晨时分的宇宙。这种感觉让人欣喜而迷醉,因而也自大。我找不出这种自大的理由,也许仅仅是昨晚睡得太好了。

一旦休息得太好,人就容易自大。所以我突然又觉得,冬眠刚刚结束的动物,智商一定要比平时低下许多。而那个时期,猎人一定会喜上眉梢。而今天,哪个猎人会因我的自大而喜上眉梢呢?。

今天是小年,又因为放假,感觉自己一下就像个刚刚退休的中老年人了,身体里充了气,一时间茫茫然竟不知道做些什么好,空虚于是像牵牛花一样朵朵盛开了。我带着这一串空虚的牵牛花来到汾河边上,想找个地方将它们埋葬。这是午后,牵牛花继续虚无地盛开着,无人伸手将它们的粉色合拢。作为一个无所事事的家伙,我只能盯着一个栅栏上的铁丝洞,想象那是盘丝洞,点起一根烟,冲着洞口吹气,企图熏出几只极致漂亮的小妖精来。

妖精们果然就个个呐喊着出洞来,个个极致漂亮,吐着崭新而浓烈的气息。这群看不见的小妖精用好闻的气息引着我,让我走进了铁栅栏围绕的这个园子里。一些白腊树,在蓝天下清冷冷地站着,风一吹,他们竟一起搔起头皮屑来。白腊树在夏天和秋天是很好看的,但在冬天里,尤其是在这个过小年的午后,我突然发现,白腊树真像一群生满头皮屑的人,又穷,又丑。

但突然就看到了高君宇与石评梅的塑像,因而就忘记了白腊树的头皮屑。其实我从来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高君宇与石评梅。这是一对我一见他俩的名字就会肃然起敬的情侣。此刻,他俩以石头的质地矗立在冬日午后的一块蓝天下,和一些槐树、榆树、白腊树站在一起,他们的头顶,是槐树顶上一个黑黑的鸟巢。我认真看他俩石质的戴着眼镜的脸,清瘦而宁静,宁静而清瘦,如果说还有一些什么可以看出来的话,是我感到雕像石评梅女士可能更为鲜活,而雕像高君宇先生似乎有些木讷,或者说有些呆滞,好像刚刚从昏睡的石头中走出来,还没有彻底清醒,还需要更多的一些风吹的样子。

忽然想起一段从电视上看来的故事。某一年,石评梅女士高君宇先生的宿舍里探望。彼时正夏天,屋小而热,无以纳凉,君宇先生便脱个赤膊,蹲在椅子上伏案写作。门外一声响,评梅女士已进得门来。君宇先生回头见女士来,大窘,连连道着歉寻衣蔽体。那时,他们俩好像已经是情侣了,或者还不是情侣,却也已彼此有情。这个写高君宇与石评梅的电视剧我似乎完整地看过了,但除了这一个情节,其他什么都想不起。许是这段情节,真有什么奇特之处吧。

又或许这一段中的奇特之处,恰在于君宇先生的那一份因赤膊而生出的窘迫里。而这份窘迫,又确实可见其板正而近于呆的一面,像许多早年出门谋生的山西后生。

今日小年,汾河边小园里的君宇先生穿着石质的青布长罩衫,立着的领口系得严严实实直到下巴,长长的袖子也顺势低垂,下面露出一个半握的拳头。而石评梅女士似乎穿着石质的短袖夏装,有几分飘逸的袖子宽宽的,短短的,露出半条清白而婉约的瘦胳膊。我突然觉得此刻在一起的他俩很有意思,因为两人的衣服好像差着整整一季,抑或,是评梅女士的身体质量,要比君宇先生好上很多。作为雕像的君宇先生确实过于瘦弱了,竟像一个刚刚病愈弱不禁风站在树下的少年,而评梅女士,虽然矮着一头,却有着近于母亲的神态与过于丰硕的乳房。那挺立在胸前的一对石质的乳房,和评梅女士眼镜下一对五四少女的眼睛,是极不相称的。

在这对情侣的雕像下我抽了一根烟,想了些早年闲事。这样,便觉得这个小年有些意思了。于是就一路踩着桥栏长长的、窄窄的一条落在阳光里的阴影不断向前,想象自己是一个凌空走横木的人,到汾河上看冰去了。

关于小年经典散文作品:过小年

腊月一到,年味渐浓,喝五豆饭,吃腊八面,清扫屋院,置办年货,及至腊月二十三,年味更浓。

这一天,乡亲们叫过小年。所有在外上班、干工、走亲戚或是熬娘家的媳妇都要带着新添的小娃娃,尽早赶回家,向灶神报到,祈求灶神保佑全家人来年平安、健康、幸福!这其中最让人难忘的就是饦饦馍。

听上辈人传说饦饦馍作为白水北塬一种特吃,只有在每年腊月二十三这天才由家庭主妇烙成,有小碗口般大两指厚,烙熟后放好,以备晚上祭献。

到了中午,我在大铁锅下的灶火里填满麦秸。母亲忙活着揉面,均面团,擀面团。面团擀到小瓷碗口大时,母亲在其中央用顶针穿个孔,并在其表面用刀轻轻按满菱形花纹,就放在锅里烙,烙出香软、可口的饦饦馍。烙熟的饦饦馍孩子不能急着吃,要等供献灶神,分锁锁馍后才能吃。

天刚黑,一家老小虔诚地跪在灶前祈福。此时,一般是母亲或奶奶整好装,洗净手,恭敬的给灶王爷献上饦饦馍、水果及家中最好的食物等贡品。接着母亲在灶前用灯或蜡烛发好亮,就给灶王爷上香,香烟缭绕,气氛庄严、肃穆。

接下来,母亲开始给我们姐弟分锁锁馍。

母亲先用几根颜色鲜亮的红毛线串起一个饦饦馍,接着对齐红线两端,把饦饦馍放线中央,馍两边留足一定距离打个小印,再在印下分开两根红线同时交错穿明清留下的麻钱。孩子几岁,就穿几个麻钱,边穿边辫,辫成锁辫,锁辫底下留个红缨缨,美观、漂亮、大方!

母亲把辫好的锁锁馍依次挂在妹妹、弟弟和我胸前。就跪下祈福,口中念念有词:灶王爷灶王爷,回宫降吉祥,上天言好事,全家人的平安、健康就靠您了!祈福完,大家恭恭敬敬地给灶神磕个头,才去安歇。

几柱香着完了,母亲让我们吃脖子上挂着的锁锁馍。孩子带锁锁馍一般都带出当晚,第二日方可吃自己带的锁锁馍。起初舍不得吃还想在小伙伴面前炫耀,最后还是馋得吃完了。馍吃了,锁可以带一年,也可以放在灶前长板上。不论带还是放,都会在当年受到灶神的护佑,幸福长大,长命百岁。

小孩带锁锁,年满十二岁卸锁,卸锁时在此年腊月二十三,可隆重了。大户人家一般杀猪、宰羊,请宾朋好友,亲戚邻里。并向灶王爷献上一流的贡品,以示对灶王爷的谢恩,并祈求灶王爷继续保佑孩子平安、健康、长寿。清贫人家一般由母亲在灶前献上贡馍、水果、食物等,也向灶王爷谢恩,同时还祈求灶王爷继续保佑孩子一生。心诚则灵,灶王爷定会一视同仁,不分穷富。

饦饦馍好吃,孩子年年盼吃。小时一年只能吃上一次,因为平日里母亲是不会乱烙饦饦馍,它富有深刻的内涵和特殊意义。

每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我就想起儿时祈福时的情景,也就想起母亲为我们烙饦饦馍,分锁锁馍,带锁锁馍,卸锁时的幸福日子。

关于小年散文文章:

1.有关过小年的抒情散文

2.关于年味儿的散文

3.过小年作文 有关于过小年的作文。

4.关于年华的散文

5.我的小年夜作文 关于过小年的作文。

7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