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红笺里的古代才女

近日翻读《全唐诗精华分类鉴赏集成》一书,我被一个唐代旷世才女深深感动了。

她就是薛涛

毕业论文网   人们了解薛涛,多半是从薛涛笺开始的。

相传薛涛天资聪慧,自幼随入蜀为官的父亲薛勋由长安迁到蜀中。

后来薛勋去世,不久薛涛家中一贫如洗,她被贫穷的浊浪卷入青楼粉巷沦为乐妓,直到20岁时她才有幸走出青楼告别乐妓生涯。

从此她来到成都西郊万里桥的浣花溪畔,隐居于鸡碧坊。

她闭门深居,独守清贫,终身未嫁。

寂寞的日子里,她在庭院里栽种了许多枇杷树,并取井水造笺,亲手制作出一种颜色深红如血、艳丽如霞的精美别致的小笺,人称“薛涛笺”。

薛涛笺的故事美丽而又浪漫,那一方方精美的红笺见证了一代才女的千古才情

作为一代才女薛涛能歌善舞,琴棋书画、诗文词赋更是无一不精。

在悲苦凄绝的境况下,她在自制红笺上写下了数百首美丽动人的诗篇,如《赠远》《送友人》《牡丹》等诗,历来传诵不衰。

一个落魄女子能平静而优雅地在自制红笺上写诗,这甚至比古代隐者在石壁上题诗、在蕉叶上作画、在“山中煮酒烧红叶”还要浪漫

然而,薛涛笺主人的爱情却是美丽而又凄迷。

薛涛一生执著而深沉地爱着一个人,这个人便是与白居易齐名的诗人元稹

自从元稹的妻子韦氏亡故后,薛涛便与他情真意切地相恋了,’可是由于元稹后来的遭贬与远离,薛涛爱情也变成了一株旷野风中孤独的瘦柳。

古道茫茫,西风猎猎,元稹的身影渐行渐远,薛涛爱情也因此变得遥遥无期,且看那红笺美丽而又忧伤的诗句:“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水国蒹蒹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多少个花之晨、月之夕,薛涛望断天涯,苦苦思念着元稹,她为坚守一份无望的情感而孤苦了终生,直到香消玉殒。

她死后葬在成都近郊的望江楼旁。

一千多年的岁月里,薛涛这个柔弱而不幸的才女,一直沿着美丽而忧伤的红笺向人们缓缓走来。

薛涛笺成为了忠贞不渝的爱情象征,薛涛的名字千古流芳,尤其是她自制红笺红笺上的题诗以及她对爱情的痴情守望,更是赢得了世人的欣赏和尊重。

正如唐代诗人王建所言:“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可以这样说,薛涛是中国古代女性中的一个另类,她用一生的浪漫才情,用一生的凄苦与等待,抒写了一个美丽而悲凉的爱情传奇。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