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心境 不容忽视】 抑郁心境

问:我是女性,42岁,现任某公司项目经理。

由于工作较忙,自感压力大,故有时心境不好,情绪低落,严重时还睡不好觉,但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如多参加一些文娱活动、自寻开心等会逐渐好转。

可过一段时间,特别是当遇到一些烦心的事情时,则又会出现心境忧郁。

这种情况数年来出现过多次,严重时我都有过轻生的想法,心里极为苦恼,但我从来没看过医生,只是睡不好觉时在公司保健室让医生给开点舒乐安定服用。

请问这种心境是病吗,是否应该治疗?   河南宋××   答:心境是指人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是这段时间内人的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

抑郁心境是最常见的负性情绪增强的表现,是抑郁性障碍的基本症状,诸如情绪低沉、心情沮丧等。

抑郁心境的程度可以相差很大,轻者仅为闷闷不乐,重者可以悲痛欲绝,更严重者可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甚者出现轻生自杀行为。

人当遇到生活工作的重压(称为心理社会因素或生活事件)时,常会出现抑郁心境,通常程度较轻,持续时间也不会太久,这都是在人的正常心理活动范围之内。

一般经过自己的疏理调整、亲朋的开导帮助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等,常能够予以正确的认识或恰当解决所遇到的困难,使抑郁心境得以转化和消除。

如上述努力不起作用,抑郁心境持续发展,逐渐加重,不能摆脱,久而久之则会发展成为抑郁性障碍(或抑郁症)。

另有一部分人虽然未遇到什么大的变故或不幸,也出现了抑郁心境,甚至达到很严重的程度,则可能是由于自身具有某种易患素质所致。

目前这种易患素质尚不明了,它可以是体内某些生物化学的改变,也可能是某些遗传性基因缺陷。

这些人如果再遇到某些困难或挫折时,则更易罹患抑郁症。

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身体患有其他疾病,由于疾病本身的病理改变,或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疾病(如过于担忧),或者由于所服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可招致抑郁心境的形成。

不论何种原因引起,当抑郁心境不能自行解脱、甚感苦恼时,则应及时寻求精神(心理)专科医师的帮助,进行专门的抗抑郁治疗,如应用某种抗抑郁药等。

切不可掉以轻心、讳疾忌医,或求神拜佛、相信巫术,以免延误病情。

明显的抑郁心境如果持续两周以上,就应考虑到患有抑郁性障碍,其最严重的症状就是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

社会上的自杀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患上抑郁症所导致的。

报载,曾轰动媒体的香港艺人张国荣跳楼自杀,很可能就是因为抑郁症而导致的。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这类障碍的患病率可达到3%;以因疾病所造成的“伤残”(功能缺损)进行统计,抑郁症仅次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而位居第二,占全部疾病社会总负担的6.2%~8.0%。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竞争压力的增加,此类疾病可能还会增多,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要提高我们精神健康的水平,减少抑郁心境的侵袭,就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能经受住外界不利因素的刺激,要记住“凡事想得开”、“遇事要冷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者常乐”等人生哲理,还要学会宽容、学会放弃,要客观地认识现实、面对现实和适应现实。

不管社会压力、生活打击、工作挫折如何巨大,都要以平常之心去对待,远离抑郁心境,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