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锥体外系副反应 抗精神病药物锥体外系副反应

问:我表弟22岁,因患青春型精神分裂症住在当地精神病院。

由于比较兴奋躁动,在服用氯丙嗪的同时,还需注射氟哌啶醇方可控制。

但是出现双手震颤和坐立不安的反应,有时两眼向上吊或头扭向一侧不能自行回复,据说是打一针解反应的药才能缓解。

医生说,没有大关系,这是药物锥体外系反应,配合服用些解反应的药就可以了。

请问什么是锥体外系反应?   甘肃 董××   答:锥体外系反应是在应用抗精神病治疗过程中较易出现的副作用

精神病药,顾名思义就是治疗各种精神疾病的药物

精神病药物的种类很多,目前百姓较容易接受的是分为两大类:传统抗精神病药和新型抗精神病药。

前者数十年来在临床上一直广泛的应用,价格低廉,但是副反应较大,患者耐受性差,例如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舒必利等;后者是近年来研制的新药,价格较贵,但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较好,例如利培酮、奎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等。

从疗效上看,两类药物都差不多。

任何药物治疗疾病的同时,都会有一部分病人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治疗疾病所不需要的副作用,有些副作用无大影响,可继续使用,有的副作用会较明显,宜更换其他药物治疗

临床中,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出判断。

精神病药同其他药物一样,也会有一些副作用,最常见的就是锥体外系反应

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类帕金森综合征 临床症状与帕金森病相似。

表现为动作较迟缓,灵活性差,肌肉发僵,步态不稳,双手或下肢震颤,面部缺乏表情,口中流涎以及多汗、皮脂分泌过多等。

其中以震颤最为常见,安静时明显,睡眠时消失。

静坐不能 病人表现烦躁,焦虑,坐立不安,来回走动或原地踏步,不能坐定,自己无法克制。

急性肌张力障碍 是个别肌群发生持续性痉挛所致,以面肌、颈肌和唇舌部肌肉居多。

可以表现为口眼歪斜,眼球向上凝视,斜颈,伸舌、张口不能闭,说话不利落,甚至吞咽困难等。

常在首次用药后或治疗一周内发生。

上述反应因人而异,也与用药的种类剂量服用时间长短有关。

一般情况下,低剂量用药发生率低,在治疗剂量下约半数患者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此类反应

相比之下,老年人较年轻人发生率高,注射用药比口服给药发生率高。

遇有此种情况,特别是发生急性肌张力障碍时,患者和家属切勿惊慌,及时请精神科医生诊治(此时注射0.3毫克东莨菪碱后会即刻缓解)。

为避免出现这类反应,医生会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的同时配合服用抗胆碱能药盐酸苯海索(安坦)片,每次1~2片(2~4毫克),每日1~3次;或苯甲托品1片(1毫克),每日1~3次。

也可应用一些小量的抗组织胺药苯海拉明或非那根(异丙嗪),帮助缓解这类副反应

这类副作用可以随着药物的减量或停服而减轻甚至消失,只要停止服用精神病药,这些副作用就会逐渐恢复。

不同的药物、不同的病人出现这类副作用的严重程度也不同,有很多病人虽服较大剂量药物,也不出现这些副作用

传统抗精神病药较易发生这类副反应,如副作用严重,不易耐受,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换用新型抗精神病药。

但是,每一种药物的疗效都不是百分之百,此人此药有效,另一人此药可能无效。

前述三种锥体外系反应是发生在服药初期的副作用,经减少药物用量、加用解除反应药物(安坦、苯甲托品等)会逐渐恢复。

另有一种锥体外系反应是在较长期(数月至数年)较大剂量用药过程中发生的,称为晚发性锥体外系反应,临床习惯称之为迟发性运动障碍。

迟发性运动障碍 表现为身体某些部位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式运动,如口—舌—颊或手足等部位重复的、不可控制的某些形式的运动。

情绪紧张激动时明显,睡眠中消失。

发生率药物种类、剂量、疗程和个体敏感性而不同,平均约为2%~4%。

老年人和有脑器质性疾病者为易感人群,临床中应予注意。

在处理上宜减少服用剂量或换用锥体外系反应较小的新型抗精神病药,停用抗胆碱能类缓解初期锥体外系反应药物,并配合某些抗焦虑药(如安定)和促脑代谢药(如多种维生素、谷氨酸钠、辅酶A等),可促进此类反应的恢复,但需要较长时间。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