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袍玉带祁阳石砚:祁阳石紫袍玉带

婚姻讲究因缘,收藏更离不开缘分。

2008年4月初我出差西欧,从上海启程作短暂停留,偶遇一位房地产商打算处理部分收藏品。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方他从日本带回的漆盒祁阳石砚,作为砚痴的我便毫不犹豫地把它买了下来。

该砚长12.5cm,宽9cm,高4.8cm。

全砚呈紫红色。

双层玉带缠绕,细腻柔润,清雅脱俗。

砚堂经长期使用稍凹陷,墨锈深入肌理,砚面磨砺后显现出来如油画渲染般的色彩,细看似有血丝般的网状牛毛纹,令人称奇。

该砚型制极讲究。

精细的阳雕匡线把砚边与砚堂淌池隔开,周正圆滑。

砚背沿砚边位置深凿成井,巧雕成井底之蟾喷云吐钱,寓为滚滚财源话盛世。

尤其是所凿深度位置刚好到玉带层,用碧水来衬托井底之蟾,美不胜收,让人爱不释手,拍案叫绝。

难怪当年日本人会携砚渡洋,又不惜成本为它包装。

砚盒用木胎漆沙洒金工艺制作。

盒盖面画山水亭台,盒四边画浅滩、云松、秀水、亭台式样一看便是典型的东洋风格。

该盒精湛的制作水准对比我国古代漆沙制品毫不逊色。

砚装入盒中严丝合缝。

盒、砚、盖融为一体,非能工巧匠不能为。

真可谓好马配好鞍,彰显砚主人的至诚至爱之心!   清同治版《祁阳县志》述祁阳石产邑之东隅,魏家冲、文家冲、象鼻冲数处,现湖南永州市祁阳县境内。

祁阳石层属粘土质板岩,赋存于祁阳县下奥陶世地层中,显微纤维结构呈纹状构造。

石色均匀,多呈紫红色,常见浅绿石脉。

石质肌理润彻,立委波襄。

据说好的祁阳石清末就已基本绝迹,因此解放后极少砚家生产祁阳石砚

虽然名声不如端、歙显赫,但存世不多,好的祁阳石砚并不亚于好的端砚、歙砚。

古代可以查证的祁阳石砚,绝大多数是名家精品,乾隆皇帝御用砚中就有祁阳石砚

2007年西冷印社春季拍卖会历代名砚专场,仅有一方并不十分抢眼的紫袍玉带祁阳石砚,估价1-2万元,成交价达到12.1万元!   祁阳石砚在国外东南亚一带也很出名,特别是在日本,该砚的回流恰好是个印证。

日本文人雅士好砚是个不争的事实,从古到今,日本人从我国各地带回了不知多少佳砚。

日本前首相腾山爱一郎曾这样赞美道:“从每一方砚台,可以体会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中日友好交往渊源流长,当年的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中国的传统文化早就深入日本人心。

虽然从甲午海战到卢沟桥事变,日本少数帝国主义份子肆意践踏我国领土,屠杀我国人民,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今有幸得此砚,中国的砚台日本的砚盒,非常有趣地佐证了这一历史潮流。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