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深院挡不住一颗青春的心】高墙深院里的科学大腕

陕西北路369号,过去也叫做西摩路139号。

这幢建筑建于1908年,原来的宅主是一个名叫约翰逊・伊索的外国人。

1918年,宋美龄的父亲宋耀如病故,其母倪桂珍买下了这幢洋房,并带全家迁居于此。

这是一幢西欧乡村式的别墅,两层楼。

建筑面积为660平方米,花园面积约为980平方米。

打开黑漆的大铁门,便是一条不长的甬道,通向内门的石阶。

沿着石阶走下去,便看到一个四周装有彩色玻璃的客厅。

客厅中间有活门开启,走进去,朝西的一边又是一个大客厅

从宽敞考究的楼梯上去,到了二楼,朝左拐,有一间朝北的小房间,那就是宋美龄闺房

朝东有一个小阳台,从阳台上望去,便能看见当时车来人往的西摩路,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北路

宋美龄三十岁时才嫁给四十岁的蒋介石

10岁至20岁,她是在美国度过的。

那个时候,她跟随大姐宋霭龄去了美国东部最著名的卫斯礼女子学院学习英语、文学、历史、圣经、哲学、法语和音乐。

等到20岁回国时,她的思想和举止已经“全盘西化”。

按她自己的说法说:“我除了这张脸还能看出是一张东方脸。

”言下之意不说则明了。

从美国学成归来不到一年,宋美龄住进了这幢西欧乡村式的别墅。

这一住便是整整十年。

高墙深院,却挡不住宋美龄身上那一股青春的劲。

当时,两个姐姐已经出嫁,这么大一幢花园洋房,只有母亲和宋美龄母女俩。

因此,两个姐姐和两个姐夫,以及哥哥宋子文经常来陕西北路369号看望母亲和她。

当然这一天,便是她的喜庆节日。

1922年12月初的一个晚上,是宋美龄又一个人生转折点。

那天,宋子文在上海莫礼哀路孙中山家里举办基督教晚会。

宋美龄在姐夫家里首次见到了蒋介石

宋美龄那大方的举止,美丽的容貌,给蒋介石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不到半个月,蒋介石终于寻找到机会,他借约孙中山前往广州之时,央求孙中山让他把妻妹宋美龄介绍给他。

孙中山很是为难。

因为蒋介石与第二任妻子陈洁如刚结婚不到一年。

但是孙中山最后还是答应蒋介石,回家与妻子宋庆龄商量此事。

结果遭受到宋庆龄的极力反对。

宋庆龄说,她宁可让宋美龄这辈子嫁不出去,也坚决不能嫁给这么花心的男人。

然而,大姐宋霭龄却不这样认为,她心里明白蒋介石远大的前景。

因此,她与宋庆龄持有完全不同的意见。

有一次,宋美龄看着两个姐姐为她的事争得面红耳赤时,她竟然任性地抬起脚,一双高跟鞋把木质地板踩得咯咯响,她说:“我的事我作主。

”   1927年12月初,蒋介石宋美龄这幢西欧式洋房里举行了西式的婚礼。

蒋介石以一枚戒指来证明他对宋美龄的爱。

宋美龄也欣然接受,并让蒋介石抱住她,在980平方米的大花园里兜一圈,来试验蒋介石的心究竟能承受多少忍耐?   宋美龄的一间朝北小房间的闺房悄悄地关上门。

当她挽着蒋介石,共同走进宋子文作为陪嫁送于她的新婚洋房后,也意味着宋美龄从此走出了陕西北路369号,结束了她的闺秀生活。

就在那一刻,三姐妹之间的关系开始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花园里,一棵百年的玉兰树,依然枝叶茂盛,生机盎然。

十年的闺阁生活,丝毫没有削减宋美龄身上那一股带着傲气的洋味。

十年的青春,就如同花园里那葱茏的树木,见到雨露便蓬勃发展。

据说,宋美龄蒋介石结婚六年后,首次投入一场大规模的社会道德与国民精神的运动。

宋美龄在这场运动中扮演了“火车头”的重要角色。

这一次,她独自一人悄悄地来到自己的闺房,呆了一些时间。

肖邦的钢琴曲悠悠地铺展开来,亚瑟王骑士故事中的战斗场面仿佛还在宋美龄青春年华里。

然而,走在黑漆大铁门内的一条不长的甬道上,站在曾经常开家庭派对的大客厅里,倚在闺阁的窗口上,一种历史的沧桑便会油然而生。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