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通辽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通辽市属农牧结合类型区,养牛业在畜牧业产业中占据着优势主导地位。随着草原禁牧的实施,肉牛养殖逐渐发展成为舍饲、规模养殖为主的模式。近年来,通辽市把加快发展肉牛产业作为调整农村牧区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战略任务来抓,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强化服务、典型示范等措施,使肉牛养殖业得到长足发展。  1 通辽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1.1 已形成一定的养殖规模和区域布局  2011年全市黄牛存栏达198万头,其中能繁殖母牛98万头,分别比2006年增长27.7%和32.0%;2011年末出栏肉牛68万头,牛肉产量10万t,占全市肉类总产量的20.0%。据测算,2011年,全市农牧民人均肉牛养殖纯收入达805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11.1%。通辽市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优质肉牛生产基地。科左后旗、科左中旗、扎鲁特旗被列为东北肉牛带重点旗。科尔沁区、开鲁县等育肥牛生产颇具规模。  1.2 具有较为突出的品种技术优势  通辽市培育的中国西门塔尔牛作为国内6大肉牛品种之一,已成为东北肉牛区的主导品种。通辽市作为本文由收集整理中国西门塔尔牛的核心区,具有年产120万支西门塔尔牛良种冻精、2 049个改良站点、2 500名改良员、年冷配母牛50万头的良种繁育体系和生产能力。 代写论文   1.3 探索出符合通辽市实际的规模化养牛模式  一是半农半牧区、农区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大群体,整村推进专业村模式,走种养结合、为养而种、建设养畜的路子,养殖的规模、质量、效益都比较高。全市现有养牛专业村382个,专业村基础母牛饲养量12万头。二是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养牛场模式。全市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育肥牛场159个,年出栏优质育肥牛近10万头。三是以多户为单位,建设养殖小区,联户推进小区养牛模式。全市2011年已扶持建设养牛小区56个,入驻养牛户超过600户。四是牧区生态家庭牧场,主要分布在扎鲁特旗北部3个牧区乡镇、库伦额勒顺、茫汗等地。  1.4 已具备一定的屠宰加工能力和市场品牌  以科尔沁牛业为主的5家肉牛加工企业,年屠宰能力30万头。科尔沁牛业为全国驰名商标,科尔沁区绿丰牛肉,左中东蒙肉牛草原牛老汉、扎旗罕山肉业等产品销往全国十几家大城市,远销欧盟、约旦、阿联酋等清真国家和地区,通辽肥牛直供港澳[1]。  2 肉牛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资金不足  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金融信贷门槛高、程序繁、额度小、用款周期短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导致出现了以下问题:一是肉牛养殖扩大再生产资金不足;二是政府扶持下的基础建设已基本完善,但由于没有购牛贷款而造成空棚现象。

毕业论文   2.2 规模养殖标准化水平参差不齐  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其目的是实现畜禽标准化规模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畜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在通辽市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设中,暴露出了一些规模养殖场(小区)选址不当,建设不规范,管理不科学,缺乏配套的粪污综合处理设施,与周围环境不和谐等问题。  2.3 饲草料基地建设滞后,饲草料储备不足  通辽市具备灌溉条件的稳产高产的饲草料基地少,人工饲草生产能力弱;虽然有丰富的秸秆资源,但由于地区不平衡、秸秆加工调制技术落后、利用率低等导致牧区、半牧区饲草储备不足,目前通辽市农作物秸秆过腹转化率不足60%[2]。  2.4 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不强  目前通辽市多数龙头企业还处在自身积累的发展阶段,受自身实力等因素影响,与养殖户的联系处于一种较为松散状态,在出现市场波动和其他风险时,难以发挥支撑和保障作用。企农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农牧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企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尚存在一定困难。  3 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策  3.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积极争取政府扶持资金和银信部门贷款,用于肉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养殖基地。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争取大财团、大企业注资通辽市肉牛养殖场,推动肉牛产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的提高。

毕业论文   3.2 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生产方式转变  积极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促进散养户规模化生产;对专业户和大型养殖场强制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提升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3 强化饲草料基地建设  坚持保护、建设和利用并重,处理好草原生态、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的关系,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青贮饲料和优质牧草基地建设,加大秸秆转化力度,深度开发秸秆资源,推广秸秆三化两贮技术,提高秸秆转化率。  3.4 加快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扶持现有和在建龙头加工企业做强做大,有效增强其带动和增值作用。扶持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辽谷润肉业有限公司、通辽绿丰肉食品有限公司等6家现有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使其小的做大、大的做强、强的做优;通过引进和培育肉牛屠宰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加强肉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完善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3—4]。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