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苏一中申报“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汇报材料] 五四红旗标兵

州苏一中申报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汇报材料。

精诚有序节节活,经典出自寻常事。

苏市第一中学是州苏市历史上第一所公办学校,也是州苏市最早实行现代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的学校,被国家教育部列入全国百所名校的行列。学校现已成为拥有五所学校,近万名师生,20轨以上的超大规模教育集团。我校团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时刻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行动指南,在上级团委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工作重点,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教育和引导团员着眼于未来,着眼于素质,大力弘扬正气和时代精神,用一切有益于师生健康的活动,巩固青年思想文化阵地。

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班子建设

我校的规模虽大,分支虽多,但是团委工作班子并不冗杂,精而高效。现有成员十一人,其中青年教师七人,学生四人。我们始终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这个由年轻的师生组成的工作班子中,民主讨论,分工协作,特长突显,合力贯彻已经成为了日常工作的准则。一支青年近卫军正在教与学的实践中,迎难而上,直面挑战,成长着,成熟着。

二、大而细密,节节生活支部建设

在依靠青年教工的热情与活力,开展教工支部日常的各项工作的同时,团委始终将升华思想境界,提高业务水平,丰富生活内容作为宗旨,认真做好党委领导下的凝聚力工程和阳光工程,把团委的各个支部营造成温馨的青年之家。通过每月一星的评比,彰显青年团员的价值与活力。鼓励教工团员随感随想,运用教育教学叙事的形式,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积极的教育教学思考,现已结集出版《校园里的守望》。利用教工团员的年龄优势对特殊学生进行一帮一志愿结队活动。此外通过感人事迹学习,开课互听互评等多种形式来提升教工团员师德修养和教学水平。

学生支部两周过一次组织生活,由支部委员轮流主持,由团委委员分头随机蹲点参与。各支部和州苏的许多社区结成对子,在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基地,每月都要定期进行活动。在寒暑假和节假日,各支部走出校门,投入社会,开展各种形式的走访慰问活动。此外,从今年的高一各支部开始建设支部博客,每周更新,实现了支部生活的网络化,使其更具互动性和时代感。

三、质量为本,打造经典主题建设

团委牵头组织的青年教师师德巡回报告活动已经扩展到了州苏许多学校,在发掘身边的优秀事迹,报道身边的优秀人物,同时留驻自己的精彩的宣言之下,一个青年教师的师德报告团已经初具规模。《课堂秘笈》研讨、红色之旅、感恩书信、绿色环保、成人宣誓、捐书义卖、师生联谊汇演、快乐阅读等主题团日活动的成功开展,极大地增强了共青团员的主体意识,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材料中张张充满快乐回忆的活动照片,更能胜过介绍叙述的文字。

四、常规到位,充实有序阵地建设

校党委和团委非常重视团校和党校的培训,注意将书籍理论学习、先进人物录像、外出参观交流等多种形式结合在一起,力求角度多样,有质有量。板报建设支部园地则实现了墙上和网上的有机结合,依托校园网,进行团委信息的建设管理。同时将少先队建队和新团员入团的仪式,打造成团队阵地建设的平台和窗口。

为了更好地运用电视教育的有效手段,我们组建了团委电视工作室,形成了一套非常健全的拍摄班子和比较固定的学生演员群。在拍摄的影片中,高考励志片系列已经溶入了每届高三师生的心,继前年的《放飞理想》,去年的《铸剑》(上部)和《亮剑》(下部)之后,今年的励志片《愿景》正在紧张的拍摄中。

五、丰富生活,升华兴趣社团活动。

团委管理的机器人社团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经常组队参加国内外的主要赛事,多次获得冠军。在刚刚落幕的2006中国机器人大赛暨首届RoBoCup(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赛)中国公开赛中,力挫群雄,一举夺得青少年组的冠军,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z专门发来了贺电,极大地鼓舞了全校师生的斗志,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此外,草桥文学社、干将史学社、一中地学社、草桥文艺团的活跃,也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后,有了一个心灵的伊甸园,成为丰富生活、升华兴趣的摇篮。

六、去者载誉,来者可待荣誉展示。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校团委在过去的几年里相继获得州苏教育局首届一二九高中辩论赛优秀组织奖,州苏市绿色上网板报评比一等奖,教育局第五届五四青年教工篮球赛第二名,全国书信大赛(州苏赛区)优秀组织奖等多项奖励。我校团员范其昌同学被评为省。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