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器官?卖婚姻?真情较量在灾难降临后] 灾难

一名9岁的男孩患了白血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各种费用加起来要50万元左右。

男孩的父母都是来海南谋生的民工,家里的经济状况非常拮据。

为了给男孩筹医疗费,父亲决定卖器官。

但男孩的姐姐坚决反对,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姐姐决定“卖婚姻”。

她提出,只要有人出钱帮助其弟弟治病,她愿意嫁给对方。

在这场令人心酸的真情较量中,谁是赢家呢?      两次开刀,10次化疗,小男孩生命垂危       1996年12月21日,安徽省全椒县一个小村庄里传出欢声笑语――因为这天王武出生了。

他的父亲、年近不惑的王家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王家付是家里的单传儿子,老父老母都希望他生个儿子传宗接代。

王家付的爱人赵恩梅却一连生了4个女孩,把全家人急得团团转。

王武的出生乐坏了全家人,王家付更是心里乐滋滋的,他整天把儿子捧在怀,怎么亲都亲不够。

王家付平时靠开车赚钱过日子,每个月赚几百块钱,却要供养着5个儿女,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2000年,王家付的二女儿王芳已读高三,家里的经济条件越来越糟糕。

王家付于是带着妻小来到海南谋生。

王家付到海口后,没有找到固定的工作,只靠打打零工维持生活,有时还到海边捡些田螺卖,补贴家用。

2000年7月,王芳高中毕业,懂事的她不想给家里增添压力,于是放弃参加高考,也来到海口,希望能够替父母分担生活压力。

在海口,王芳很快就找到了工作,虽然钱很少,但能为家里挣钱,她已经感到很自豪。

每天下班回来,王芳都要逗可爱的弟弟王武,一家人其乐融融。

2004年,王武到了上学的年龄,王家付把他送到海口二十小读书。

王武王家付唯一的儿子,全家人把他当宝贝似的看待,家里经济再困难,王家付都要让他吃好穿好。

2006年10月的一天,王家付发现王武的脖子突然长出了一个鸡蛋般大的包。

王家付担心地问儿子:“疼吗?”王武摇摇头说:“不疼。

”但王家付还是带儿子到解放军一八七中心医院检查。

检查的结果是,王武患的是慢性淋巴结炎,需要住院动手术。

2006年10月25日,王武住进了解放军一八七中心医院。

听说要动手术,小王武竟没有丝毫地畏惧,打麻药针的时候,他一点都不哭。

动完手术,小王武还抱怨父亲说:“老爸,我动手术的时候,你干吗不来看我?”王家付心疼地说:“孩子啊,爸爸非常想进去看你,但医生不让爸爸进啊。

”    11月4日,住院治疗了10天后,王武病愈出院了。

这次住院花了几千元,这些钱都是王家付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

看到王武又恢复了健康,活蹦乱跳,王家付脸上露出了笑容。

王武的几个姐姐更是搂着王武亲了又亲。

但是,令王家付倍感不安的是,才过了几天,儿子王武淋巴结处的包又长了出来。

而且与上次那个包不同的是,这次王武还觉得有点疼。

刚刚动了手术,怎么这么快又长出包来?王家付赶忙再次把王武送到一八七医院,医生建议王武住院检查治疗。

2006年11月18日,小王武住进解放军一八七医院五官科。

11月21日,在局部麻醉后,医生对王武脖子上的肿物进行了摘除手术。

手术后的病理报告显示,王武患的竟是恶性淋巴瘤。

11月25日,王武转到神经内科,医生经病理免疫组化染色最后诊断为非藿奇淋巴瘤。

医生告诉王家付,王武需要住院进行化疗

得知这个结果,全家人都惊呆了。

赵恩梅想到儿子小小年纪就受这样的苦,心疼地把他抱在怀里,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懂事的王武安慰母亲说:“妈妈,我不怕。

王家付强装笑脸鼓励儿子说:“儿子,你永远都是最勇敢的!”   在离海口100多公里远的东方市工作的王芳听到弟弟再次住院的消息后,立即打电话给王家付说:“爸爸,我要辞掉工作回去照顾弟弟

王家付说:“家里现在这么穷,你辞了职,我们不是更困难吗?你弟弟有我们照顾着,你就放心工作吧。

王芳这才打消辞职的念头。

11月29日,王武进行了第一次化疗

这次,化疗费和其他费用总共要6000多元,交完医疗费,家里已经没有积蓄。

王武化疗后,除了有点虚弱,身体没有什么异常。

王家付每天都做好吃的给王武补充营养。

自己和妻子、三女儿王花、四女儿王云平时都是萝卜干送饭,已经好久不知道肉的滋味了。

懂事的王花和王云利用周末的时间到市场批发一点水果来卖,两天下来竟也能赚到50多元。

一天,王云打听到,菜市场里卖1块多钱一斤的土豆,到蔬菜批发市场批发才5毛钱一斤。

她于是揣着40多元钱准备去批发一大袋土豆回家。

但是到批发市场一问,老板说:“土豆要10袋才能给批发价,少了不批。

”王云跟老板磨了半天,老板看她小小年纪,挺不容易的,还是批给她一袋。

此后,土豆就成了王家付一家人经常吃的蔬菜。

经过化疗王武的病情好转。

12月11日,王家付给儿子办理了出院手续。

但是出院才一个星期,王武的淋巴结再次肿大。

12月19日,王家付只好再次把儿子送到医院进行化疗

但是化疗后没多久,淋巴结又肿大。

接下来,王武的病情反复发作,王家付带着他到医院做了多次化疗

每做一次化疗需要1000多元的费用,王家付此时已经拿不出钱。

他只好四处找人借钱。

为了给弟弟治病,二女儿王芳自己心爱的戒指和手链全都卖掉。

懂事的王花和王云对王家付说:“爸爸,我们不上学了,让我们出去赚钱给弟弟治病吧。

王家付叹了一口气说:“你们俩还小,不读点书,以后大字都不识几个怎么行?”   2007年初,许多孩子都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去上学。

王花和王云却迟迟不敢动书包,王家付看在眼里,难过在心上。

王花的学习成绩是很优秀的,学校得知她的情况后,给她免了学费,王花这才高兴地背起书包。

王家付的一个好朋友得知他的困难后,给了1000元,让王云去报名上学。

两个女儿上学的问题这才得到解决。

面对儿子的微笑   他选择了坚强      2007年3月27日,王武进行第七次化疗后,浑身疼痛,并且发烧,心跳一度加速到每分钟120次,神志不清,生命垂危。

王家付顿时慌了手脚,他赶忙打电话给远在东方市的王芳说:“你赶快回来吧,再迟就来不及了。

”后经抢救,王武才脱离危险。

经过这件事后,王芳决定为了照顾弟弟,不回东方市工作了。

通过朋友的介绍,王芳到海口一家酒店做销售。

2007年6月28日,解放军一八七中心医院对王武进行检查,结果发现,王武的淋巴瘤已经发展为淋巴瘤细胞白血病。

拿到检查结果时,王家付的脑袋“哄”地一声,一片空白。

他不相信这是真的。

7月9日,王家付把儿子转到海南省人民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检查结果确认王武是患了淋巴瘤细胞白血病。

海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的医生告诉王家付:“你的儿子有两种治疗方案,一种是化疗,这种治疗方法不能根治白血病,只能延长生命。

一种是骨髓移植,可以根治白血病,但成功率是50%,进行骨髓移植各种费用总共要50万元左右。

王家付只觉得天旋地转,不要说50万,现在就是叫他拿出 500元都困难。

王家付把王武的病情告诉全家人后,全家人哭作一团。

王芳更是哭肿了脸,她哽咽着说:“弟弟,不论如何,我都要挣钱给你治病

”匆匆从家里赶来的赵恩梅,听到消息,顿时伤心地大哭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啊?”   回家后,受到巨大打击的赵恩梅悲痛欲绝,突发脑溢血,昏倒在家,幸亏被邻居发现,及时送到医院。

医生说:“她的命大,如果再晚来10分钟,就没法救了。

儿子患了重症,还不知道将来怎么样,妻子又突发脑溢血,真是雪上加霜。

突如其来的重重灾难压在王家付的肩头,他突然变得目光呆滞,手足无措。

医生告诉王家付,赵恩梅的病情很严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建议住院治疗。

但一听说医疗费要6到10万元,王家付的心都凉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儿子和妻子都是自己深爱的人,现在两个人都病倒了,都需要巨额医疗费,自己早已负债累累,该怎么办?   那几天,王家付在楼上照顾完儿子,又赶着到楼下照顾妻子,双腿像灌了铅――无比沉重。

赵恩梅醒过来后,坚决要出院,她哭着对王家付说:“我都这把年纪了,没什么可怕的了。

你赶快想办法救救儿子吧。

”   无奈之下,王家付只好给妻子办理了出院手续。

回到家后,身体极度虚弱的赵恩梅哪里都去不了,整天与床为伴。

屋漏偏遭连阴雨。

此时,房东听说王家付的儿子患了白血病,硬是把王家付全家赶了出去。

王家付平时一些有往来的朋友也开始躲避他。

“为什么世态这么炎凉?为什么人情如此冷漠?自己作为一个大男人连老婆孩子都照顾不了,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王家付突然厌倦了人世。

他准备了一瓶安眠药,想了结自己的一生。

王家付决定见儿子最后一面。

在医院,他抚摸着儿子的头,心里无比辛酸:“儿子啊,爸爸对不起你,爸爸没能力把你照顾好,爸爸要和你说再见了,爸爸也不想这么做,但爸爸实在无路可走了。

”想到这里,王家付的眼泪哗啦啦地流了下来。

懂事的王武看到父亲如此难过,一个劲地摇着父亲说:“老爸,我不是好好的吗。

老爸,我给你讲个笑话。

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讲完笑话,王武咯咯地笑了起来。

王家付看得出,儿子的笑是强装出来的。

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想:儿子小小年纪都这么善解人意,懂得安慰别人,我作为父亲有什么理由悲观绝望呢?哪怕有一点希望,我也不应该放弃。

想到这里,王家付把儿子搂在怀里说:“好儿子爸爸一定会想办法把你的病治好的。

儿子的微笑使王家付下定决心,勇敢面对现实。

但是,50万元的巨额医疗费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赚到,自己实在没能力一下子筹到那么多的钱。

王家付的眉头又紧锁了起来。

看着可爱的儿子王家付想,要是有人出钱把儿子的病治好,我情愿把儿子送给对方。

想到这里,王家付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干脆不要儿子了,把他送给有能力养他的人,自己愿意放弃做他父亲的权力。

但他转念一想,儿子自己的心头肉,自己怎么舍得离开他?可思来想去,除了这个办法,王家付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救儿子

于是王家付写了一封求救信,信中说:我愿意把我的儿子无条件送给为我儿治病的好心人,决不食言,愿意公证……   王家付的几个女儿看到父亲的求救信后,伤心地哭着说:“爸爸,你不能把弟弟送给别人,我们不要离开弟弟

”妻子赵恩梅知道这件事后也强烈反对,她说:“儿子是我生的,你没有权力把他送给别人。

儿子也拉着王家付的手说:“老爸,我不要离开你。

王家付难过得直叹气。

灾难面前,真情展开了较量      一天,王家付听说在报纸上刊登过一则消息,一名青年为了救自己父亲,把自己的肾脏以3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了别人。

一个肾就卖了30万,那两个肾不就可以卖60万了吗?这样儿子的病就可以得到治疗了。

王家付不禁高兴万分。

终于找到一个给儿子筹钱治病的好办法了。

但是,这样的话,自己还能活吗?如果能够为儿子治好病,即使献出自己的生命也不怕!   得知父亲的想法后,几个女儿全部反对。

女儿说:“爸爸,你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舍得你去卖器官?”二女儿王芳动情地说:“爸爸,有你才有这个家,如果你发生了什么事,你叫我们怎么活?”三女儿和四女儿流着眼泪说:“爸爸,你不要离开我们。

王家付叹了口气说:“这是唯一行得通的办法了。

”几个女儿顿时泪流满面。

那天晚上,王芳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她一直在想,有什么法子可以救弟弟呢?自己真没用,长这么大了都不能帮父母分担忧愁,要是自己嫁个有钱的老公就好了。

现在,要是有人愿意出钱帮弟弟治病,我愿意嫁给他,照顾他一生,不管他的条件怎么样,哪怕他是残疾人,我也不嫌弃。

想到这里,王芳突然激动起来:干脆在报纸上发布个消息,谁愿意出钱帮弟弟治病,我就嫁谁。

只有这样才能为父亲分忧,才能让父亲免受卖器官的苦。

可是,万一嫁个不懂得体贴人的老公,自己一生的幸福不就毁了吗?顾不了那么多了,为了救弟弟,为了让父亲免遭卖器官的苦难,只有豁出去了。

王芳今年20岁,正值花样年华。

年轻貌美的她身后有许多追求者,但王芳都看不上眼。

像许多喜欢浪漫的女孩一样,王芳也一直希望找个如意郎君相伴一生。

但残酷的事实使她不得不变得现实起来,这时,她的想法只有一个――只要家人幸福,我就是幸福的。

王芳不敢当面向父亲说出她的想法,而是在电话中告诉了父亲

听了女儿的打算,王家付一下子沉默了,他没说一句话――女儿的想法让王家付顿感愕然,他一时不知该对女儿说什么。

两天后,王芳再次打电话给父亲,坚持自己的打算。

王家付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啊,你这么做将毁了你一生。

爸爸的心目中,男孩也好,女孩也好,都是爸爸的骨肉,爸爸怎么能让你做这样的傻事?”   王芳想把自己的打算告诉母亲,寻求母亲的支持,但她又担心母亲会受到刺激。

后来母亲还是从父亲口中得知了消息。

母亲拉着王芳的手说:“闺女啊,你还是让爸爸去卖器官吧,他都一把年纪了,没什么可留恋的。

你还年轻,路还很长,你这么做将毁了你的一生。

”    但是执拗的王芳还是悄悄拨打了海口几家报社的电话,亲笔写下了自己的心愿:只要有人出钱帮弟弟治病,我愿意嫁给他。

2007年10月16日,海口多家报纸刊登出王芳的亲笔承诺书:只要有人出钱给我弟弟治病,我愿意嫁给他,照顾他一生,绝不食言。

为了女儿今后的幸福,王家付给这个承诺加了两个条件:一是与毒品有染的人不能嫁;二是有犯罪记录的人不能嫁。

这则消息登出来后,许多爱心人士纷纷打来电话慰问王芳一家人。

有人劝王芳,不要轻易拿自己的一生做承诺;一家企业得知消息后打来电话表示,他们将组织员工为王武捐款;一位在公司打工的女白领说,王芳为了救弟弟,愿意以自己一生的幸福作赌注,这种真情让人感动。

但是也有人说,王芳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弟弟,不一定非得把自己的婚姻押上。

假如真的有看上王芳的人,他也不好意思这个时候来娶王芳

因为,这总有乘人之危的感觉。

而且,这样的婚姻能否培养出真感情很让人怀疑。

截止记者发稿时,还没有一个前来应征的人。

不管怎么样,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王芳弟弟的爱,对父亲的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是令人感动和钦佩的。

■    编辑/禹门骄。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