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 新闻眼 江苏卫视

清凉一“夏”   7月9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附近的一家水上乐园,人们从水滑梯溜下。   本周末匈牙利的最高温度达到36摄氏度。   路透社照片   点评:拍摄很多景物时,如果让景物中的线条呈现出“四平八稳”的面貌,往往效果不佳。这张照片符合构图的对角线法则。水流引导着人的视线,滑水者在对角线通道的起点顺流而下。      对眼负鼠海迪搬新家媒体云集   6月9日,德国当红动物明星、对眼负鼠海迪准备搬到它在莱比锡动物园的新家。   当天,海迪住进了它在莱比锡动物园的新家,吸引大量媒体前往拍摄报道。   路透社照片   点评:现在与人关系密切的动物界也越来越像娱乐圈,分成一线二线明星了。德国这几年最耀眼的明星是北极熊克努特和预测帝章鱼保罗,但不久前先后离世,留下了一线明星的空缺。而现年3岁的对眼负鼠海迪自从登上德国《图片报》后,就成为国内家喻户晓的明星,国际知名度也不断提升,成为继章鱼保罗和北极熊克努特后又一位德国动物明星。动物园官员说,“海迪”的斗鸡眼可能与它遭遗弃前的饮食有关,或者因为它体重超标,脂肪堆积在眼部周围,引起斜视。      目睹“阿特兰蒂斯”号的最后一飞   7月8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人们观看“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升空。   美国东部时间当天11时30分(北京时间23时30分)许,“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   法新社照片   点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肯尼迪太空中心旗下第四架实际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航天飞机,与发现号是姊妹机。这是美国30年历史的航天飞机项目中的第135次升空,也是美国所有航天飞机的最后一次飞行。这张照片应该算是新闻的花絮照片,并没有正面拍摄发射的情况,而表现了怀着复杂心情观看发射盛况的人们。T恤上的NASA和“我在现场”等字样都点明了事件。      阿披实辞去泰国民主党党首一职   7月4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一名清洁工搬运印有泰国执政党民主党党首阿披实头像的民主党竞选宣传海报。   泰国执政党民主党党首阿披实4日宣布辞职,以承担选举失利的责任。泰国3日举行国会下议院选举。根据4日上午对全部选票的统计结果,在全部500个议席中,民主党仅获得159席。反对党为泰党获得265席,上台组阁毫无悬念。3日晚,阿披实承认选举失利,并向为泰党表示祝贺。   路透社照片   点评:能遇到这样的场景是摄影师的幸运,拿着画像本身就可以构成一张很有摄影形式感的照片,对于表达了阿披实失败的主题,更成为一个颇具象征意味的画面。阿披实在泰国被称为“帅哥”,祖先是从越南移民到泰国的华侨。1964年8月3日出生在英国,并在英国接受教育。1990年,阿披实返回泰国,两年后步入政界,成为泰国下议院民主党议员。2005年2月,阿披实当选为泰国民主党主席,成为民主党历史上最年轻的主席,2008年,更当选泰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      南苏丹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   7月9日,在南苏丹首都朱巴,当地居民参加独立庆典仪式。   根据苏丹北南《全面和平协议》和苏丹南部地区公投结果,苏丹南方9日正式宣告分离,成立南苏丹共和国,首都为朱巴,苏丹第一副总统兼南部自治政府主席萨尔瓦・基尔宣誓就任南苏丹共和国首任总统。   法新社照片   点评照片为照顾到飘扬的旗帜,画面分成上下两端,有些欠缺紧凑,但情绪非常饱满,表达出很直接的快乐。今年1月,苏丹南方举行公投,南方人民选择独立。苏丹南北双方经过协商,就继续落实《全面和平协议》及公投结果达成一致。在此基础上,南苏丹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成为非洲第54个国家;原苏丹第一副总统兼南方政府主席萨尔瓦・基尔宣誓就任这个新生国家的总统。对于南方独立一事,基尔的立场始终非常坚定。2009年10月,他曾对苏丹南方人民发表演讲:“我们是选择在自己的国家里当二等公民,还是在独立的国家当自由公民?”      英国《世界新闻报》因窃听丑闻停刊   7月9日,在英国首都伦敦,新闻集团旗下英国通俗小报《世界新闻报》的员工离开办公室。   《世界新闻报》因一系列窃听丑闻于当日出版最后一刊,并将于10日正式停刊。《世界新闻报》是英国销量最大的报纸之一,已有168年历史,以刊登名人消息为办报特色。   路透社照片   点评:《世界新闻报》创刊于1843年,以报道耸人听闻的刑事案件、名人丑闻等著称,每周日出版,销量约280万份。从2005年开始,这家报纸就被控窃听皇室成员电话,当时该报的英国母公司“新闻国际”称这只是“个别流氓记者所为”。而该报近来陆续被曝对绑架案受害少女、英军阵亡士兵亲属,以及2005年伦敦地铁爆炸案遇难者亲属的电话进行窃听,让人感到《世界新闻报》为获得消息源而实施窃听已非单个偶然事件,进而引起公愤,讨伐之声不绝于耳。“新闻国际”不得不宣布将关闭这家深陷泥潭的报纸。最后一期报纸头版写着“谢谢。再见!”,为该报168年的历史画上了句号。《世界新闻报》母公司――新闻集团的主席默多克飞抵伦敦,亲自出马展开危机公关。      幸福瞬间   7月1日,刚刚结婚的摩纳哥亲王阿尔贝二世在皇宫阳台上与新娘查伦・维特施托克合影。   当日,摩纳哥亲王阿尔贝二世举行世俗婚礼仪式,迎娶南非游泳健将查伦・维特施托克。   路透社照片   点评:摄影师尽力表达了两人的甜蜜时刻。瞬间幸福是容易的,但生活却没那么简单。新婚的阿尔贝二世和查伦王妃目前在欢度蜜月,但各种迹象显示,两人的婚姻已经蒙上重重阴影。众多照片显示,维特施托克王妃蜜月之行不太开心,很少微笑。南非《城市报》爆料称,这对夫妇在蜜月期间不仅“分床睡”,甚至还住在不同的酒店。这对夫妇去拜访南非总统祖马,抵达时同乘一辆车,离开时却坐上不同的车。据媒体报道,新娘曾三次试图逃婚,最后在婚礼前与新婚丈夫阿尔贝二世签下了一项“秘密协议”:只要她为阿尔贝二世生一名可以合法继承其王位的男孩,她就可以立即要求离婚,重新获得自由!      拆弹遭遇炸弹爆炸 泰国拆弹专家幸运生还   7月1日,在泰国南部那拉提瓦府,一名拆弹专家查看一辆可疑汽车。据当地警方说,这枚炸弹由反政府武装人员安置,拆弹专家在爆炸中受伤,幸运生还。   路透社照片   点评照片连环画般表现了惊魂一幕,被猎奇的人们广为传播。泰国南部是拆弹专家作业的高危地区。今年年初,当地就发生过拆弹专家接近炸弹包裹时发生爆炸而致死的事件。与之相比,这名仅受伤的拆弹专家确实幸运得多。      波兰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   7月1日,在波兰首都华沙,波兰总理图斯克出席波兰出任2011年下半年欧盟轮值主席国的启动仪式。   当日,波兰正式接替匈牙利出任2011年下半年欧盟轮值主席国。   路透社照片   点评:摄影师抓取了波兰总理图斯克向玻璃地板下面观看的瞬间,似有所指,用以表现轮值主席国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由于欧洲债务危机的愈演愈烈,以及西亚北非动乱带来的国际形势的变化,欧盟目前面临着巨大挑战。波兰历来算是欧洲的大国,随着国力的逐步增强,跻身欧盟核心决策圈的雄心也越来越明显,希望借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机会塑造负责任的国家形象,展示领导力,提升在欧盟的话语权。      国际刑事法院下令逮捕卡扎菲   这张2009年11月16日的资料照片显示的是利比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在意大利罗马发表演说。   荷兰海牙国际刑事法院2011年6月27日以涉嫌反人类罪为由,签发针对利比亚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的逮捕令。当天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对利比亚军事行动第100天。   法新社照片   点评:资料照片被巧妙运用。表现知名人物喜怒哀乐的照片都有可能在某一天,因为某个新闻背景而派上用场。这是国际刑事法院第二次针对国家首脑签发逮捕令。2009年3月,这一法庭对苏丹总统巴希尔发出逮捕令。荷兰海牙国际刑事法院法官表示,卡扎菲对利比亚国家机器和安全部队拥有“绝对、最终和毫无疑问”的控制力。被告使用一切手段“阻止和镇压民众示威”,利用利比亚安全部队杀害和迫害平民。但目前,逮捕令更多只有象征意义。      “触摸”阳光   6月21日,在玻利维亚圣克鲁斯以西120公里的萨迈帕塔举行的庆祝艾马拉传统新年活动中,礼拜者伸出双手“触摸”阳光。   法新社照片   点评:北半球人冒着酷暑迎接夏至日之时,也是南半球人顶着严寒度过冬至日的时候。艾马拉人聚集在一起,点燃篝火,人们举起双手,向天祷告,迎接清晨阳光,庆祝他们第5519个新年的到来。照片表现了这一新闻的两大要素:阳光和“触摸”。      纽约举行同性恋游行   6月26日,在美国纽约举行的同性恋游行活动中,一辆摩托车的后视镜上插着“与我结婚!”的心形标语。   当日,纽约举行同性恋游行。6月24日晚,美国纽约州参议院通过同性婚姻合法化法案,使纽约成为美国第六个、也是人口最多的允许同性婚姻的州。   法新社照片   点评:纽约州同性恋婚姻合法化法案在该州参议院艰难过关后,州长古莫火速签署了这项法案,使其能够尽快生效。不少同性恋情侣喜极而泣,热烈拥吻,欢呼这来之不易的结果。这已经不是纽约州第一次试图通过相关法案。早在2007年和2009年,同性恋婚姻法案就已经在纽约州众议院获得通过,但都未能获得参议院的支持,功亏一篑。法案此次获得通过可称“险胜”。美国各界围绕该法案的激烈争论却远没有结束。宗教团体依然是最强大的反对力量之一。表决结果公布后,纽约天主教团体就发表声明严厉批评,认为该法案“动摇了家庭的基础”,“改变了社会对婚姻的理解”。      “蓝精灵”齐聚墨西哥城   6月25日,一名小女孩装扮成“蓝妹妹”在墨西哥城参加电影《蓝精灵》的造势活动。   当天,为了推介电影《蓝精灵》,很多“蓝精灵”粉丝自愿装扮成蓝精灵,希望能打破“蓝精灵聚会”人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路透社照片   点评:每个人的童年都有难忘的动画片形象伴随。改编自比利时同名动画、融合实景与动画场景的3D影片《蓝精灵》8月也会在中国上映,可以让很多我们这些将老未老的成年人借机怀旧。蓝精灵原产于比利时,但在1981年到1990年一直占据着美国周六早晨的收视率头牌,并赢得过两个艾美奖。我们小时候看到的都是美国拍摄的动画片。至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比利时版的蓝精灵是何模样却不为大家所知,这大概要归结于美国资本与娱乐传播的强大力量。      2011年巴黎航展拉开帷幕   这是2011年6月20日巴黎航展开幕当天从直升机上拍摄的布尔歇机场展览现场一架参加展览的空客A380飞机。   当日,2011年巴黎航展在巴黎东北的布尔歇机场开幕,航展将进行到26日,其中24日至26日航展将对公众开放。   法新社照片   点评:目前世界最大的客机空客A380,当年在德国法兰克福进行全球首次机场兼容性认证测试时,我正好在场,见证了这个庞然大物的气势。A380由欧洲空中客车公司设计生产,机体高24.1米,长72.7米,翼展达到79.8米,在设计时便考虑到与目前机场设施的兼容性,其起飞与降落距离均短于目前世界主要巨型客机。通过多达22个轮胎减小降落时的压强,可保证现有机场跑道不进行改造即可起降。A380翼展也控制在80米以内,以与目前主要国际机场的停靠与补给等设施相匹配。大概因为过于庞大,还是发生过几次小刮蹭事故。      幕后的普京   6月21日,在法国首都巴黎参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士兵修建的纪念碑落成仪式后,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座驾中等待离开。   法新社照片   点评:一张照片就是一个评价,而远非纯客观,比如这张幕后的普京。俄罗斯的政坛最大的悬念和中心议题就是下一届总统职位的归属。梅德韦杰夫自从2008年当选总统后就经常被媒体称作“普京的配角”,还有“一旦普京回归,他就会为普京让路”等等猜测。二人近来在许多事务上出现分歧,包括是否参与北约领导的利比亚行动。普京将其比作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而梅德韦杰夫认为这种比喻是无法令人接受的。梅德韦杰夫公开表态有意连任总统,但反复称他与普京二人会共同决定到底谁将参选。      火之舞   6月11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演员在一年一度的“火节”活动上表演。   法新社照片   点评:拍摄虚实结合的照片有“技”可循,但也离不开运气。如果一定要说标准,有一条就是:画面不能虚得一塌糊涂,总该有实的亮点才好,比如这张照片左下的美女的脸。      英国菲利普亲王迎来90大寿   6月10日,在英国伦敦白金汉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打开一件刚刚收到的生日礼物。当天是菲利普亲王90岁寿辰。   法新社照片   点评:菲利普亲王是英国伊丽莎白二世的丈夫,原名菲利普・蒙巴顿。但并非全然夫以妻贵,他本人就是希腊和丹麦王子,父亲安德烈是希腊国王乔治一世的儿子,母亲则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外曾孙女。1947年7月9日,他与伊丽莎白公主订婚后,宣布放弃希腊王位继承权。在90岁生日之际,他接受了荣誉职务,成为加拿大海陆空三军最高统帅。这也是他目前所拥有的第16个头衔。      美航天局首次公布航天飞机空间站对接照片和视频   6月7日,美国航天局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奋进”号航天飞机5月下旬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在一起的照片和视频。这是该局首次公布航天飞机空间站的对接照片和视频。   这些照片和视频拍摄于5月23日,由乘坐俄罗斯“联盟”载人飞船离开空间站的意大利宇航员保罗・内斯波利完成。   法新社照片   点评:漂浮在太空中的空间站极具科幻感。从这张照片中,我们可以一窥国际空间站航天飞机对接的全景。国际空间站的名字太普通了,因为艺术性的名字都没有被通过。比如最初提议的名字是“阿尔法空间站(Alpha)”,但是遭到俄罗斯的反对,认为命名暗示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空间站,可是事实上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先后成功地运行过8个空间站。作为回应,当俄罗斯提议将空间站命名为亚特兰大时,也遭到美国的反对,认为亚特兰大的读音和拼写太接近传说中沉没的大陆“亚特兰蒂斯”,其中似乎隐含了不祥的征兆。      毕业典礼上的飞行特技表演   6月18日,在印度海德拉巴的敦迪格尔,一名军官在观看空军学校毕业典礼上的飞行特技表演。当天,共有142名飞行学员从该校毕业。   法新社照片   点评:如果云层和光线不如人意,飞行表演的照片很难找到合适的前景和背景,尤其是在空旷的机场。这张照片比较巧妙。以一名军官的头部背影作为前景,采取对称式的构图,效果不错。照片的成功,当然也多少要归结于直升机相对缓慢的飞行速度,从而便于拍摄者及时调整构图。      德国怀疑芽苗菜是肠病疫情传染源   这是6月6日在德国首都柏林拍摄的萝卜芽。   6月5日,德国下萨克森州官员宣布,初步调查显示由该州一家企业,向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较重的地区供应的豆芽等芽苗菜很可能是造成疫情的一个传染源,不过还需等待计划于6日公布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目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已经致死22人,分布于欧洲11个国家和美国。   法新社照片   点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的传染源几经变更,让大家不停地虚惊,并带给那些列入嫌疑名单作物的种植者不小的经济打击,引发一波又一波抗议和索赔要求。在信息以光速传播的时代,如何在便捷得到资讯的同时,避免不实传言的即时性伤害,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课题。希望,这不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信息时代的“副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 新闻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