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体育赛事运营中知识产权维护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国体育赛事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探讨 【第一章 第二章】国内外赛事运营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文献综述 【第三章 第四章】体育赛事运营知识产权研究方法与法律条款 【5.1】赛事隐性营销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5.2】赛事特许商品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5.3】运动员形象权中知识产权保护 【结论/参考文献】国内体育赛事运营中知识产权维护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6.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1)我国虽然已经开始注重对体育赛事运营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但是仍存在严重不足。现阶段,我国全国性体育赛事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成效远远落后奥运会、青奥会等国际大型赛事

(2)目前,我国赛事运营中隐性营销行为多发的原因主要包括赞助费用高、赞助商数量有限;赛事本身存在商业化程度低、赛事可控性差、权利主体分散等局限性及法律保护体系不完善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隐性营销工作。

(3)我国对于赛事特许商品保护工作存在许多不足,主要集中在假冒、仿造特许商品、违法销售特许商品及特许商品本身侵权等方面。造成上述侵权行为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特许商品售价较高;我国赛事商业化程度偏低以及主办方对于侵权行为采取放任态度等。

(4)我国目前没有明确运动员形象权的法律性质。在形象权保护实践中仍存在法律保护体系不完善、权利归属划分不合理、侵权行为多样化、执法难度大等问题。

6.2 建议。

首先,加强赛事主办方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作为赛事主办方应清楚的认识到,无论是国际性赛事还是全国性赛事赛事知识产权作为赛事重要的组成部分都应该受到重视和进行合理的开发。虽然,在我国赛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存在着起步难、见效慢的不利情况。但是,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对赛事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其次,从立法、司法、行政等多方面入手建设多层次、立体化的保护体系。在我国境内举办的奥运会、青奥会等赛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我国的全国性比赛可以以上述成功案例为范本,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由政府牵头,联合立法、司法、行政、赛事主办方、企业等多单位通力合作,建设具有纪人专业资质的个人或单位。由专业人士遵照行政法规,利用灵活的市场将我国有限的体育资源进行高效的配置,对运动员资源进行合理的商业开发,更加有利我国特色、多层次、立体化的赛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对于宝贵的知识产权资源进行保护

最后,应加大关于赛事知识产权保护的学术研究,努力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专业人才。赛事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事业,需要各种高素质人才的配合。这项工作不仅包含体育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还涉及其他学科及领域,例如:法学、广告学、市场营销学等。目前,我国有关赛事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研究基础还相对薄弱,缺乏复合专业性人才。因此,加强对赛事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研究,培养针对性人才十分关键。

7.结语。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 10% 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 有 20% 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 有 50% 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 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 300% 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这是英国经济评论家托约登宁的名言。这段话充分的回答了为何赛事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频繁发生。

随着赛事商业化的推进,赛事知识产权迸发的强大活力格外的引人注意;赛事知识产权所可以带来的丰厚的经济回报,也令逐利的商家垂涎三尺,从而导致侵犯赛事知识产权行为的发生。作为赛事发展的重要的资源,赛事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对于赛事知识产权而言,如何保护、开发两相宜应该是每一个体育工作者应该思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石喆。浅析我国运动员形象权的法律保护[J].体育时空,2014,(20):53—53.

[2]石喆。浅析我国相关法律体育知识产权保护[J].体育时空,2014,(19):55—55.

[3]赵豫。 运动员形象权的法律保护[J]. 体育学刊,2005,02:17—20.

[4]刘进。 欧洲国家对运动员形象权的法律保护[J]. 体育学刊,2007,07:27—31.

[5]马法超,于善旭。 运动员形象权及其法律保护[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1:14—16.

[6]孟丽芬,刘正韬。 体育赛事隐性市场行为及其产生发展的根源[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01:60—64.

[7]许科。 中美运动员形象权典型案例的比较与我国保护对策[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04:111—115.

[8]徐淑斐,徐培文。 体育赛事特许产品的经营与开发[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09:38—40.

[9]杨月红。 体育赛事隐性营销的现状及其负面影响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6:175—176.

[10]韩勇。 纯隐性营销行为防范救济及北京奥运会实践[J]. 体育文化导刊,2010,01:75—79.

[11]王晓曦。 论我国职业体育联赛特许产品的经营策略[J]. 运动,2010,07:135—136.

[12]何琳。 运动员形象权法律问题研究[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122—126.

[13]黄文卉。 体育经纪人如何开发运动员的形象权[J]. 经纪人,2002,03:70—73.

[14]胡峰,王霖。 重大体育赛事隐性营销行为规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2:19—23.

[15]王晓曦。 体育特许产品经营的概念及特征辨析[J]. 运动,2012,13:133—134.

[16]王霖。 重大体育赛事隐性营销侵权行为的法律分析[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03:8—10.

[17]张诚,陶然。 论我国体育领域隐性营销的法律适用[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02:21—23.

[18]杨月红。 体育赛事隐性营销的法律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3.

[19]钟荞。 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特许产品开发的初步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

[20]杨欣。 我国体育赛事特许商品的开发浅析[A].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四川省体育局。第 18 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四川省体育局:,2006:5.

[21]张玉超。 我国体育知识产权的基本法律问题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14,02:103—111.

[22]马法超,于善旭。 体育无形资产、体育知识产权体育无形财产权关系辨析[J]. 体育科学,2008,09:74—79.

[23]项建民。 知识经济时代的体育知识产权保护[J]. 体育学刊,2002,04:26—28.

[24]陆作生,陈娇霞。 我国相关法律体育知识产权保护[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1:39—42.

[25]张厚福,赵勇戈,胡建国,黄胜初,金赤,雷斌,李明。 体育知识产权的客体与法律保护[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01:12—15.

[26]李延军,谢兰。 浅析 2008 奥运后我国体育知识产权保护[J]. 山东体育科技,2009,03:31—35.

[27]王国飞,黄恬恬。 我国体育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研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06:9—12.

[28]邓平。 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

[29]于爱丽,孙静。 大型体育竞赛中的知识产权保护[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01:26—28.

[30]何丽苹。 北京奥运会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

[31]倪雅娟。 论体育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A]. 浙江省体育局、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浙江省体育局、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2006:3.

[32]李江,蔡明明,汤卫东,徐红萍。 论大型体育赛事知识产权的垄断性[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0—12.

[33]林小爱,计华。 大型体育赛事特许商品知识产权的管理[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07:43—49.

[34]王曼,王一丁。 浅析对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J]. 科技信息,2012,26:287.

致谢。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一转眼两年的研究生学术之路已经快要走到尽头。学术之路注定是不平坦的。回顾两年的论文写作过程,有太多的人在其中默默帮助和鼓励我,帮助我获取到这来之不易的智慧之果。

谢谢我的导师吴耀宇教授。感谢您传授我学术知识,培养我形成严谨的学术思想,还在生活中给予我关心和照顾。谢谢您,您就像一盏明灯,一直指引我走完着艰辛的学术之路。

谢谢对于我的论文给予宝贵建议的专家们:刘炳君、杨敏、曲伶俐、徐贵一、李国斌老师。您们独到的学术观点,对于我的论文撰写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开阔了我的眼界,帮助我获取到许多新的观点和启发。对于您们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的帮助再次表达由衷的感谢!

谢谢我的可爱的朋友们:刘亚、罗鑫、王筱琳、李冉冉、冯睿、杨昱恬、曹钰、沈梦、张继颖。谢谢你们在我失落的时候鼓励我,迷茫的时候启发我,懒惰的时候督促我。学术之路注定是寂寞的,谢谢你们牵着我的手,一直走到最后。

谢谢我的家人们!谢谢爸爸、妈妈。从我的孩提时代到现在研究生毕业,你们无私的为我付出太多的心血。希望女儿没有让你们失望!谢谢臧嘉亮,忙碌的比赛之余你总是给予我无限的支持!未来我们共同努力!家人们是我最坚强的堡垒,最强大的支撑。因为有了你们,我不惧怕未知的前路,才可以走得如此的潇洒坦荡。谢谢你们的陪伴,你们是我一生最大的财富。

这篇论文是我研究生生活的结束,但是我坚信也是另一场更加精彩旅途的开始。我会继续秉持一颗严谨踏实的求知之心,继续攻关克难,不辜负所有帮助过我的你们!

论文尚有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谢谢!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