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金融中心构建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金融中心形成潜力模型,对全国九个具有区域优势的大城市进行了经济实力、金融实力、基础设施水平、区位优势等四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出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结论;并结合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实际,对上海优劣势进行相关分析,提出了其发展战略和对策。

关键字   国际金融中心 优劣势 上海      金融中心实际上是各类金融机构以资金借贷和融通为目的而汇聚在特定区域所形成的一个金融交易平台,这一平台为各金融主体提供交易集群、金融结算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充当了金融机构的特定“中介”功能。

国际金融中心一般具有如下特征:一是金融机构集群化;二是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品种多样化;三是资本集散地和资金交易清算国际化和多元化。

故其具备的必要条件是:地域和交通优势明显、相关基础设施发达;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较高,并且结构健全;金融机构数量多,多功能金融机构聚集,相关金融配套服务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完善,对金融产业的发展规制力度大;宏观经济稳定、政治环境良好。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对所处区域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促进资本集聚和辐射,加速金融深化与创新,提升国家经济实力,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因此,构建国际金融中心对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升级、完善金融系统安全和扩大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我国国际金融中心模型构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金融改革逐步深化。

在逐步认识到金融中心区域金融发展重要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我国区域经济中心分别就金融中心的建立与辐射展开论证。

例如上海、北京、大连、深圳、成都、武汉、西安等都在争建不同层次的金融中心

由于定位不准确,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有限而宝贵的金融资源。

基于这一现状,对我国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分析论证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斟酌筛选和模型分析给出建立金融中心的层次和必要条件。

(一)城市的初步筛选   由于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差距较大,特别是在宏观经济金融指标方面尤为明显。

因此,通过一些重要的经济金融指标来合理的排除一些条件不好或不太好的地区,进而甄别出合乎条件的城市,通过模型的进一步检验,最后确立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理论界认为,一般情况下,一国只能出现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并辅之以若干区域金融中心

根据经济金融相关指标比较,有理由排除中部和西部的绝大多数城市,尽可能地在东部寻找国际金融中心

在考虑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布局和区域涵盖面的情况下,选取了东部的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大连、青岛,中部的武汉和西部的成都、西安等十个城市作为备选选项。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