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中医教育现状谈中医特色教材的编写思路

【摘要】 对目前中医教育的状况进行了一些思考,认为许多学生学习兴趣难以调动,理论实践结合不够,教学环节存在脱节。并指出现行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知识点没有增加,书本却越来越厚;个人学术观点纳入了教材教材内容出现了重复雷同等等。提出中医特色教材编写思路: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必须因地制宜;必须开拓创新;必须夯实基础,强化多维。

【关键词】 中医教育 教材 编写 特色。

教材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建国以来,中医教材一版再版,至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已经修订再版了。但是,几易其稿的规划教材仍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或概念不严谨,或体例陈旧,有些甚至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高等学校的教材建设向来是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高质量的中医教材更是保证中医教育质量的基石。虽然中医教材几易其版,却总存在一些问题,现就当前中医教育现状谈谈中医特色教材编写思路,以供同行探讨。

1 对目前中医教育状况的一些思考。

1. 1 总体状况有待改观 高等中医教育建立以来,从无到有,逐渐形成了初步的教学体系,在中医药高级人才培养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高等中医院校现行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内容和形式方面还存在系统性、规范性不强,学科之间界限不清以及有些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中存在重复雷同甚至矛盾等问题。

1. 2 教学环节存在脱节 大学的学习状态与中学有着明显的差别,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明显降低,大部分学习时间主要由自己支配,所以,现在高校普遍存在老师教完课、学生上完课后都随即离开教室,师生之间的交流时间少之又少,甚至一学期下来,有些师生之间从未说过一句话。这种状态下,教师不知道自己教的效果如何,有些学生对某些知识也是一知半解,教学两方面不能有机的统一,难以达到教学相长。

1. 3 部分学生兴趣难以调动 部分学生对现在自己的专业认识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对于课前预习、课堂授课以及课后对知识的复习掌握不能及时同步,对现行教材的认知性停留在中学层面,由于没有中学时代高频率的考试,不少学生只把时间与精力放在学期结束前的教材知识的临时记忆中去,这对于职业前教育来说是一种消极的学习方式。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是调动起对现行教材的兴趣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1. 4 学生理论实践结合不够 最后一学年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不少学生对实习重视程度不够,把大部分宝贵的实习时间放在考研上,缩短了这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联系环节。不管本科后就业还是硕士后就业,最终都是要以扎实的医学功底服务于广大的患者,所以对这一阶段临床实践的缺失就显得本末倒置。

2 现行中医教材中的一些不足。

2. 1 知识点没有增加,书本却越来越厚 仅以中医本科类用书的《中医基础理论》为例:5版的《中医基础理论》字数是22. 9万字,新2版(新世纪十一五规划教材)的《中医基础理论》字数是51. 6万字,从老5版到新2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实质性内容,亦即作为中医的专业知识点并没有增加,而字数却翻了2. 25倍,书价翻了13. 8倍,经济效益是提高了,然而学生的负担也增加了。现在有些学校实行了征订教材计划的做法,就造成了许多学生不愿定购教材,去二手市场购买或向上级同学借,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种积极的做法,但却很难界定学生学习态度倾向性质。

2. 2 个人学术观点纳入了教材 现行中医本科类教材,特别是21世纪和新世纪教材,之所以越编越厚,除了少数课程的教材增加了一些现代研究内容外,多数课程的教材内容并非是阐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是增加了一些引经据典的、带有个人学术倾向的内容,引文连篇,内容繁杂,不仅不利于学生自学,就是教师上课也无所适从,难以取舍。内容在增多,可读性却在下降,课堂上时间有限,老师尚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大多数学生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课余精力放在一本教材的观点研究中去。

2. 3 教材内容出现了重复雷同 在许多临床教材中经常出现前后内容重复雷同的现象。比如在《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等临床教材中,不少疾病的证型中有许多重复雷同之处,学生掌握起来反而会对知识点的记忆产生疑惑,从而对知识点以一种怀疑的态度对待之,不利于知识在临床的及时、正确运用。

1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