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时滞问题探微

一、货币政策效应时滞的概念与发生的原因      1、基本概念。

西方 理论 界对货币政策效应时滞的基本概念有两种解释,即狭义货币政策时滞效应和广义货币政策效应时滞

狭义的货币政策效应时滞是指从中央银行实施新的货币政策,到该项政策通过传导机制作用于微观 经济 组织和个人,并表现出明显效果为止的时间距离。

广义的货币政策效应时滞是指从经济运行中产生 影响 货币政策目标的事件或趋势起,到新的货币政策表现出明显效果的时间距离,即货币政策从反应、制定、实施、传导到生效的全部过程。

广义货币政策效应时滞显然包含了狭义货币政策效应时滞,能更真实的反映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2、货币政策效应时滞发生的原因。

(1)货币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载体,它的综合性同经济的多层次性并非完全一致。

经济变化是多层次的实物变化,各种因素交互作用既有相互抵消又有相互激励;货币变量变化是综合的价值变化,价值变化对实物变化总有一个传递过程。

(2)政策制定需要有一个认识过程。

政策制定者对经济现象的发生,从 分析 判断趋势到对症下药都需要时间,即使再先进的信息收集、传递技术装备,再精明的管理者,也同样需要时间去处理这些 问题。

代写论文   (3) 社会 心理因素影响。

从西方货币政策有效性来看,无论是凯恩斯所认为的通过利息的影响而间接地作用于经济,还是货币学派所设想的影响各种资产的相对价格和收益直接作用于经济,他们都承认社会各界对于货币政策变化有一个心理预期过程。

二、货币政策效应时滞的分类      1、内在时滞

内在时滞是指以经济 金融 形势的变化需要采取政策行动开始,到中央银行实际采取行动即改变货币政策为止的这一过程。

内在时滞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经济信息的传递速度、管理当局的预测能力以及政策选择的决策效率。

内在时滞有一定的主观意向性,与管理体制和工作效率有关,受控性较强。

2、中间时滞

中间时滞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到这些工具对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产生实际效果为止的时间距离。

中间时滞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反应能力与金融市场的敏感度,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等。

3、外在时滞

外在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变动导致社会信用活动发生变化,到该变化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最大实际影响的时间距离。

外在时滞货币政策效应时滞中最受注意部分。

外在时滞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企业 行为等多重因素综合决定的复杂变量,其稳定性不强,它的长短取决于货币传导机制,市场的构造和经济控制与管理的程度,以及整个经济和金融系统的运行及其效率本身等。

外在时滞有一定的客观性,受控性较差。

毕业论文      三、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滞表现特点      1、随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波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和 发展 ,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经济周期的关系更为密切,货币因素对经济周期产生了重要影响。

1978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5次周期,相应地,我国货币供应也同样经历了5次周期,并且波动的方向与经济周期的方向(上升与下降)是基本一致的。

2、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差,内在时滞偏长。

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独立性强的中央银行能有效、迅速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其货币政策效应内在时滞较短。

我国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对国务院负责,每项货币政策的制定都要国务院批准,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又受到政策工具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政策工具的选择上,需要较长的时间。

3、资本市场不发达、货币传导机制不畅使中间和外在时滞偏短。

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融资渠道少,资金供给主要通过信贷规模。

企业的自有资金率普遍偏低,企业的运营资金需求高度依赖于银行的信贷资金。

只要商业银行改变信用的配置,企业则难有其它选择。

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商业银行自成体系,利率还未成为货币传导机制中的重要中介指标,在发生重大经济事件时,经常利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这使我国货币政策效应中间时滞、外在时滞有过短的特征。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