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非货币资产交换准则中的 应用 ,并区分不涉及补价、涉及支付补价和涉及收到补价三种情况,分别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非货币资产交换的 会计 处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 非货币资产交换公允价值; 判断标准; 会计处理      我国财政部对非货币资产交换准则进行了较大范围的修订。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对有关术语进行了重新表述,将旧准则中的非货币性交易改为非货币资产交换;新准则重新采用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价值的一种可选计量模式,并较详细地规定了其运用条件。显然,新旧准则在交易确认 问题 上没有本质区别,但在交易计量方面有实质性差异,新准则更为详细、复杂。   下面,笔者对该准则中关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 理论 进行阐述,并结合案例,对如何合理地应用该准则进行了 分析 。   《 企业 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资产交换》规定,在非货币资产交换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二是换入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如果不能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就只能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货币资产交换。因此,这两个条件是决定是否以公允价值计量货币资产交换的关键。那么,如何理解这两个条件呢?

代写论文      一、商业实质的判断      在非货币资产交换中是采用账面价值还是公允价值计量,关键是看该项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这也是非货币资产交换准则引入的重要概念。判断非货币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有两个判断条件,满足两个条件之一的,即为具有商业实质:   (一)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判断商业实质时要比较换入、换出资产在未来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流量在时间、金额和风险方面的差异,看差异是否显著。当然,一般是预计换入资产在未来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流量比换出资产大,换出资产方才可能将一资产换出,换入另一资产,即该交换对换出方是有利的,则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比如,企业A与企业B分别有位于市区和郊区的两栋建筑物,建造时间及成本均相同。显然,位于市区的建筑物(地理位置较优越)预计未来产生的现金流量将大于位于郊区的建筑物,如果二者交换,通常企业B要支付部分补价给企业A,企业A才愿意交换,这样的交换就具有商业实质。   (二)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判断商业实质时,还要考虑换入资产的性质和换入企业经营活动的特征等因素,换入资产换入企业其他现有资产相结合,能够比换出资产起到更大作用,使换入企业受该换入资产 影响 的经营活动部分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换出资产明显不同,即该交换换入方是有利的,则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论文网   仍如上例,企业A与企业B分别有位于市区和郊区的两栋建筑物,建造时间及成本均相同。企业A急需郊区的建筑物扩大生产规模,而企业B也正急需市区的建筑物扩展销售。双方换入资产满足了各自经营活动的特殊需要,换入资产在本企业的使用,预计将来能够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现值,要大大超出换出资产在本企业使用预计将来能够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且超出数与换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相比,占有较大的比例,则这样的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在进行商业实质的判断时应特别注意交换涉及的资产类别。一般来说,不同类非货币资产因其产生 经济 利益的方式不同,通常其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较易判断。我们应当重点关注的是同类资产交换情况。因为同类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既可能显著不同(如上例),也可能相同,其交换因而可能具有商业实质,也可能不具有商业实质。例如:2007年11月,A石油销售公司的浙江分公司发生93#汽油的暂时供应紧缺,与此同时,B石油销售公司的黑龙江分公司也发生了93#汽油的暂时供应紧缺。为了避免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满足客户需要,两家公司可以在两个地区交换各自的存货,即由A石油销售公司的黑龙江分公司,提供给B石油销售公司的黑龙江分公司一定数量的93#汽油,同时由B石油销售公司的浙江分公司提供给A石油销售公司的浙江分公司相同数量的93#汽油。象这样的同类资产交换,不满足商业实质判断的任何一个条件,一般也不会产生损益,因此不具有商业实质。 代写论文   另外,判断商业实质时还要注意交换双方是否是关联方关系,在我国 目前 的经济环境下,交易双方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表明交易不具有商业实质。因为,如果存在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之间的非货币资产交换也被认为具有商业实质,按公允价值计量并确认损益,那么,非货币资产交换很容易变为关联方企业转移利润的手段,不利于国家的监管。      二、公允价值的可靠计量      非货币资产交换资产公允价值可以可靠计量,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的又一必备条件。公允价值确认的前提条件是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中、信息是对称的、双方是自愿的。公允价值是指公平交易中双方自愿确定的交易金额,是大家公认的交易价格,是资产的内在价值、经济价值公允价值的确定必须有一定的 科学 依据,可观察的市价、估价基础及 方法 必须具有公认性。当交换的非货币资产公允价值可用下面的一种方法来确定时,可认定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一)市场交易价格法   当非货币资产交换涉及的非货币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其市场交易价格反映了交易双方公平竞价的结果,当前或最近时期同类或类似产品的成交价可作为资产公允价值,此时的公允价值具备可靠计量性。若是旧的资产还应考虑其成新度,如固定资产需考虑折旧程度。 论文代写   (二)现行成本法   当非货币资产交换涉及的非货币资产没有活跃的交易市场,但制造该产品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具有活跃的交易市场,即其现行成本具有可靠计量性,可以依据在现行市价下制造该产品所需的必要的原材料费、人工费、制造费用、辅助费用等成本加上国家公布的行业平均利润予以确定。如固定资产、存货、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等非货币资产。   (三)预期现金流量折现法   预期现金流量折现法是企业价值估价的一种科学方法,既考虑了资产的时间价值,又考虑了资产的风险价值,可以用于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   (四)资产评估法   当交换资产既没有活跃市场的交易市价作 参考 ,又不能使用现行成本法和预期现金流量折现法进行合理的估计时,可以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对资产进行评估,据以确定其公允价值,如无期限的无形资产。   公允价值确认标准的选择顺序是:该资产的现实交易价——同类资产的市价——类似资产的市价——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公允价值的确认一定要满足公平、公正、普遍认同的原则,尽量兼顾真实性和相关性原则。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货币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的规定,当且仅当非货币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应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的计价基础,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在这里,只要换入、换出资产其中之一的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就应以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如二者的公允价值都能可靠计量,一般应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当然,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更加可靠,那就应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的成本。   (一)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7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