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源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胆源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70%。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源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 作文 /zuowen/。

关键词:胆源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

目前,国内外关于器质性消化不良的研究报道较少,也无诊治指南,缺乏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为此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胆源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胆源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其病因构成为胆囊切除术后24例,慢性胆囊炎20例,胆囊结石10例,胆囊息肉4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例。60例患者均同意定期来院复诊,所有患者观察前1周内未服用对药物疗效评价有影响的药物,包括各种利胆药、酶制剂和其他促胃肠动力药。60例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3±14)岁;病程1.5~14年,平均5.25年;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50±12)岁;病程2~13年,平均4. 75年。2组性别比、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1. 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组后进行消化不良症状评分,对照组采用胆舒(四川康宏药业公司)每日3次,每次2粒,进餐前服用,疗程为1个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处方:柴胡15g,香附15g,金银花20g,龙胆草10g。脘腹痛者加枳壳、檀香各10g;口苦咽干伴舌苔黄腻者加茵陈30g,栀子30g;呕吐、恶心者加半夏10g,砂仁10g。每天1剂,水煎2次,早晚空腹服,1个月为1个疗程。患者的饮食要求:患者进食量控制在60%~70%,患者不能过饱或过饥。患者的饮食种类,以清淡和易消化的淀粉性食物为主,减少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量的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或纤维素食品。   2结果  2. 1 两组评分比较(见表1)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注:※表示治疗后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表示治疗后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 01);△表示对照组治疗治疗后的症状积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2. 2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有效率95%,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6例,有效率70%。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3讨论  胆舒是一种以薄菏酮和薄菏醇为主体的药物,具有解痉止痛和抑制神经传导性疼痛的作用,对胆道平滑肌和奥迪括约肌均有显著的松弛作用,并能促进胆囊收缩功能和增加胆汁排出;还有增加胆固醇性结石溶解性的作用,有抑制和控制感染和非感染性炎症的作用[1]。值得注意的是,胆源性消化不良患者在使用胆舒时有清凉的感觉,故在体质较弱的患者,可给予减量服用,以保持患者的依从性。柴胡疏肝散为张景岳的《景岳全书》中之良方,主治肝气郁滞证,脘腹胀满多由肝郁气滞,湿热蕴结所致,胆为奇恒之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凡情绪波动,饮食不当,可导致肝气郁结。湿热熏蒸于肝胆,则影响肝的疏泄和胆的通降功能,使胆汁排泄不畅,郁而疼痛。用柴胡、川楝子疏肝,香附、龙胆草清热利胆;金银花清热解毒,兼有消炎作用。全方共奏疏肝理气、清热利胆、止痛之功效。笔者根据胆源性消化不良产生的病理基础,选用胆舒联合中药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源性消化不良,患者经过1个月的治疗, 临床上的不良表现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症状积分明显下降,起效快,总有效率达95%。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本研究观察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源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依从性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1]黄宁新.胆舒治疗胆源性消化不良临床意义的探讨. 中国基层医,2005,12(8):1099.

论文网。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