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偏高怎么调理 [68例高热惊厥小儿血红蛋白和血清电解质的临床分析]

张 敏 田雪燕 张宏丽   摘 要 目的:分析高热惊厥(FC)患儿血红蛋白(Hb)、血清钾、钠、钙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结论:在常规治疗时应注意纠正低钙,日常饮食及时补充钙、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减少高热惊厥的发生率。

关键词 高热惊厥 血红蛋白 血清      本文对2001~2006年在我院门诊和病房诊治的68例高热惊厥(FC)患儿,进行了血红蛋白血清电解质检测,就其对高热惊厥发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惊厥组68例,男36例,女32例。

年龄6个月~6岁,其中6个月~3岁52例(76.47%),4~6岁16例(23.53%)。

参照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学术会议专题讨论会“关于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建议”的标准诊断。

高热惊厥的原发疾病:上呼吸道感染40例,肺炎16例,肠道感染10例,幼儿急疹2例,发热时腋下体温>39.5℃44例(64.71%)、38.5~39.5℃20例(29.41%)、38℃以下4例(5.88%)。

发热无惊厥组68例,其年龄、原发疾病及体温高低程度,经检验与惊厥组无显著性差异。

方法在积极控制惊厥的同时,采集患儿惊厥后30分钟~2小时内的血液标本,检测血红蛋白血清电解质K+、Na+、Ca2+,与发热无惊厥患儿就诊后30分钟~2小时内的血液标本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大部分患儿愈后良好,只有少数复杂型高热惊厥,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在本组68例高热惊厥患儿血红蛋白电解质检测结果分析中发现,血红蛋白和血钙的降低,是小儿高热时发生惊厥的主要影响因素。

血红蛋白降低,提示患儿体内铁、维生素B12、叶酸缺乏,缺铁可使细胞内多种含铁酶如细胞色素酶、单胺氧化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降低,这些酶与生物氧化、细胞呼吸、神经介质分解与合成有关。

故铁缺乏时,造成神经细胞功能紊乱,尤其是单胺氧化酶的活性降低,造成的神经介质如5一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发生明显变化。

维生素B12缺乏时。

可导致中枢和外周神经髓鞘发育迟缓。

缺钙及维生素D可使小儿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

体温骤然升高,很容易出现惊厥、一过性意识障碍。

因本地区经济条件较差,家长对断乳至3岁以内的婴幼儿营养问题重视不足,不注重患儿饮食的合理搭配,纯牛奶喂养和纯淀粉食物喂养常见,造成一部分患儿缺铁、缺钙、缺乏多种维生素,导致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功能不稳定,当体温升高时,易出现高热惊厥

因此,基层儿科医师应积极向婴幼儿家长宣传合理搭配小儿饮食,尽可能及时补充钙、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减少高热惊厥的发生率。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