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应该是民族的信仰 佛教节日

传统节日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曾经一度淡化,重要的原因就是丧失了信仰的支持。

中国七个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生活习俗,是一种人文情怀,是历史形成的文化现象。

可以说,它是一种民族精神个性的体现,甚至在一定程度可以说,它是一种民族文化民族身份的共同认知,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娱乐方式。

中国七个大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它已经成了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传统节日,在加强民族亲和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人民大众的精神力、扩大民族文化影响力,以及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给每个传统节日寻找一个形象载体      要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除了在保存传统的同时,还要给它注入新的时代基因,使得传统节日年轻化,既不失去传统,又使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传统节日与现代时尚相结合

我觉得是不是可以每个传统节日,都与一些形象的节日载体相结合,既固守它的根本内涵,又使之踏上时代的节拍,把传统性与现代性、时尚性、娱乐性融合起来。

文化的形象使群众喜欢接受,载体使节日有意义、有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缺乏载体,外国的节日都很具体,像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等。

我们的节日则不是具体的。

中华文化促进会也正在宣传和寻找新的形式,努力使得传统节日变得有吸引力、凝聚力,吸引青少年也自觉自愿热情积极地参与到节日活动中来。

我觉得,我们需要提高节日文化含金量,以文化为魂。

我有个提法,用文化来繁荣节日,用节日提升传统文化

节日和商贸、经济相结合是很自然的,但不能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签合同、做买卖上。

传统节日淡化是因为丧失信仰支持      七个传统节日的根本内涵,对于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和普世价值,它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一些精彩、有吸引力的东西,几千年来之所以传承下来,不仅仅是因为它的一些娱乐活动,节日也是一个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情感、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的体现。

传统节日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曾经一度淡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丧失了信仰的支持。

或者说,这种淡化跟我们忽略传统乃至传统节日文化、对其中一些问题做了不妥当的批判有关系。

我们把本来属于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东西,当“四旧”扫掉了,有些东西当作迷信批判了。

它产生于农耕时代,跟当时的宗教活动、信仰习俗密不可分,忽视它,或把它当作迷信批判,必然会对节日传统文化产生负面影响。

发扬传统文化,主要是用文化扬其利,弘扬好的部分,淡化那些今天不太需要的部分就行了;更重要的是把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发扬光大,予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内涵

同时,也应该鼓励和支持民间宗教活动在建设和谐社会和丰富群众生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给传统节日注入生命力,使人民群众对于自己的传统节日有一份自尊、自觉、自信,使它成为我们民族特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价值。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