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玳息风丸应用超微粉碎技术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羚玳息风丸超微粉碎技术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传统蜜丸组、超微粉碎组及超微粉碎浓缩组3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传统蜜丸组有效率为70.0%,超微粉碎组有效率为90.0%,超微粉碎浓缩组91.7%,后两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蜜丸组 (P<0.05),超微粉碎浓缩疗效超微粉碎疗效相当(P>0.05),但服用体积减半。结论超微粉碎浓缩疗效超微粉碎疗效均较好,且超微粉碎浓缩组服用体积小,更方便服用。

【关键词】 羚玳息风丸 中药制剂 超微粉碎 偏头痛

羚玳息风丸是我院老中医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制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滋阴潜阳、凉肝息风等功效,用于阴虚肝热所致的头痛眩晕、偏头痛、烦躁失眠、目赤、急躁易怒。近年来我们将超微粉碎技术应用到该制剂工艺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处方与制法。

1.1 处方 羚羊角80 g,玳瑁80 g,天麻80 g,地黄120 g,玄参120 g,炒僵蚕80 g,川芎80 g,延胡索(醋炙)120 g。

1.2 制法。

1.2.1 传统蜜丸制法方中8味中药材,除羚羊角单独粉碎成细粉,其余7味粉碎成细粉,过筛,与上述粉末配研,混匀。每100 g粉末加炼蜜70~80 g,制成330个大蜜丸,每丸重6 g,制得Ⅰ号药。

1.2.2 超微粉碎制法方中8味中药材,各药先粗粉碎混匀,再经超微粉碎粉碎成5~10 μm微粉。每100 g粉末加炼蜜70~80 g,制成330个大蜜丸,每丸重6 g,制得Ⅱ号药。

1.2.3 超微粉碎浓缩法方中8味中药材,羚羊角、玳瑁、炒僵蚕、川芎先粗粉碎混匀,再超微粉碎成5~10 μm微粉,地黄、玄参加水煎煮两 次,1.5 h/次,合并煎液,静置24 h,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天麻、延胡索粉碎成粗粉(40目),用60%乙醇进行渗漉,至渗漉液色浅味淡,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与上稠膏及羚羊角微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每100 g粉末加炼蜜70~80 g,制成330个大蜜丸,每丸重3 g,制得Ⅲ号药。

2 临床应用。

2.1 病例选择与研究方法。

2.1.1 纳入病例标准 中医辨证为阴虚肝热、肝风上扰,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偏头痛,烦躁失眠,目赤,急躁易怒。西医诊断符合国际头痛协会1998年拟定的偏头痛标准。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