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九门武功专号 壬九门

序言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流淌过程中,作为以“内家”立派著称的武当武术,究竟诞生繁衍过多少个分流支派,恐怕没有人能够说清。

现在我们能够发现的,自汉魏以降,唐宋元明清各有分流支派诞生

更具体一些说,每个朝代,在武当道门武功之内,都有新的门派产生和新的支派衍化。

如宋时,据说武当有四大门:龙门主道,天罡主剑,太乙主字,清虚主手。

明时,据说张三丰又按武当八宫创立八大门:净乐门、玉虚门、遇真门、紫霄门、五龙门、太和门、南岩门、清微门。

如此等等。

其实,这些也都只是一个时期的划分,实际的门派比这多得多。

例如,明朝自永乐始到灭亡,其间二百多年间,武当道教一直兴隆不衰,最兴盛时山上山下数百道观所拥有的职业道人就达二三万众。

试想这个二百多年武当武术门派又会发生多少变化。

又由于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武当道人到全国各名山道观云游,或到佛门释院参访,或混俗、还俗于民间,又将武当武术带到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之中。

时日既久,这些不同的社会层面也会生发出新的武当武功

九门武功便是这种历史现象之一,它诞生于民间,却与武当道门武功有割不断的血缘关系。

十分遗憾的是,由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受“左”的路线干扰,祖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了灭顶的之灾,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献和文物被毁于一旦。

作为中华武术组成部分的武当武术同样未能幸免,很多传人的宗谱、拳谱、拳诀乃至家传兵器、药功秘方被毁。

很多传人只是凭当初练功学艺时师父口传心授,死记硬背下来的部分谱诀,才得以继承了一些或完整或不太完整的功夫,壬九门23代传人保平先生便是其中一例。

客观公允地说,我们不必对任何一个新的武当武术门派的发现,都要求它必须是天下无二的神功绝技,都要求它完美无瑕。

而是要从中发现它的文物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从而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武当武术的源流史和弘扬武当武术,造福社会和人类,提供参考。

保平先生作为壬九门传人,能继承父志,打破保守闭锁之门,认真整理本门功法,无私奉献给社会,这种精神令人钦佩,因以为序。

谭大江   2001年6月于武当山下。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