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智库的“为”与“不为”

近五年来,我国的智库发展与研究进入新的阶段。

出版智库建设受到学界、业界和社会关注;有关出版智库的学术探讨和理论阐述也开始出现,异见纷呈,见仁见智。

毕业论文网   但对出版智库内涵如何界定,类别如何区分,功能如何发挥,目标如何完成,服务对象(客户)如何确立,等等,似乎都还有一些模糊不清、似是而非的认识。

边界不明、功能泛化、新瓶装旧酒的问题比较突出。

给人的印象是“出版智库是个筐,所有东西往里装”,管它出版理论还是实务,管它宏观还是中观微观,统统都装进去。

传统的出版研究机构,似乎皆可华丽转身为出版智库,所有的成果都可以摇身一变而为智库成果。

但事实恐怕并不那么简单。

所谓智库,(它是)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的专业研究机构。

而我国着力建设的新型出版智库正是国家智库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智库建设在出版领域、出版行业的具体化、专业化。

党和政府对高端出版智库有很高的要求和期望。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是这样自我定位的:“我们应当成为国家未来目标的‘?t望者’,国家战略的‘谋划者’,国家治理的‘监督者’,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看得更准。

”国情研究院最大的“客户”就是党中央、国务院,这就决定了一定是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想国家之未想。

这种志存高远的智库定位也应是出版高端智库要学习和追求的。

出版智库的“国家队”最直接的“客户”应是中宣部,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必要时更是直接服务党中央、国务院的出版政策制定和文化战略决策。

高端出版智库对其他层级、类别出版智库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国家对2017年新闻出版行业确定了“推进新闻出版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投融资问题研究”等14个重点课题项目,主要研究新闻出版(版权)领域宏观战略问题、理论前沿问题,通过公平竞争实现择优立项。

正是这样的任务或课题赋予出版智库特有的职责和使命。

在进行战略研究、对策研究的同时,出版智库还应是出版思想库,只是这种思想不是一般的思想,而应是关乎出版战略思想。

与其他智库一样,出版智库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类型。

国家队”和“地方队”的定位不会完全一样,“政府智库”与“企业智库”“高校智库”的作用也会有所区别,“官方智库”和“民间智库”又各有特色。

这些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目?说某霭嬷强舛荚谥鸩浇ㄉ柚校?正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出版决策支撑体系。

但所有出版智库无疑都应该紧紧围绕党和政府急需的重大课题,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任务,围绕早日实现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的转化,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着力提高综合研判能力和战略谋划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出版智库重点研究出版业公共政策相关的问题研究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而出版基础理论研究出版历史研究,还有诸多出版业中观乃至微观问题研究,都不是智库可以一网打尽的。

它们仍然是十分重要和有价值的。

现在智库一热,出版业界和学界就容易一窝蜂去大建智库、大搞战略研究、抢做重大课题,以致成为“智库病”。

其实,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方为正道。

只有既切实抓好智库建设,又持之以恒全面研究各类出版问题,才能为出版事业和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全方位、多样化、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