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药物引发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引发精神疾病患者肠梗阻的相关机制,总结相应的处理对策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方法:以我院精神科住院部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31例精神分裂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观察本组患者肠梗阻的发生与处理情况。

结果:(1)本组37例精神疾病患者中,共发生肠梗阻7例,副作用发生率为18.91%,其中阻塞性肠梗阻4例,麻痹性肠梗阻1例;完全性肠梗阻1例,不全性肠梗阻1例。

(2)导致肠梗阻药物分别为氯氮平3例(42.85%),氯丙嗪1例(14.29%),奥氮平1例(14.29%),奋乃静1例(14.29%),奎硫平1例(14.29%),其中氯氮平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药物,具有统计学意义,P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抗精神药物氯氮平肠梗阻   【中图分类号】R59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97X(2015)21—0159—01   肠梗阻精神科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迅猛、病情进展快,是抗精神药物的常见严重不良反应之一,如不及时处理会可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大量国内外报道称氯氮平、奥氮平、奎硫平、奋乃静、齐哌西酮、阿立哌唑等现阶段精神科临床中常用的抗精神药物在治疗期间都会出现部分肠梗阻病例。

本文中将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引发精神疾病患者肠梗阻的相关机制,总结相应的处理对策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精神科住院部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37例精神分裂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其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15—69岁,平均(44.63±4.42)岁;病程3—16年,平均(6.27±1.43)年;其中精神分裂症27例,情感感性精神障碍6例,阿尔茨海默病4例;所有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且经家属同意参与本组研究,研究前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据病情给予氯氮平,氯丙嗪,奥氮平,奋乃静,奎硫平等进行治疗,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便秘常规监测,3d未大便者给予通便处理,>5d未大便者根据肠梗阻症状、体征进行排查.最后经X线腹部平片确诊为肠梗阻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参考文献   [1]傅正闯,杜凌阳.87例精神科住院患者肠梗阻临床特点分析[J].浙江医学,2013,35(23):2111—2112   [2]党连荣.精神病患者肠梗阻的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评价[J].四川精神卫生,2012,25(2):2—5   [3]吴小艳.氯氮平引起的便秘可致致命性肠梗阻[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1,13(1):37。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