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和上消化道钡餐在诊治儿童消化系统疾病中用途的对比分析

作者:陶虹,苏宏萍,钱胜华,于莹。

【关键词】 纤维胃镜;GI;儿童;HP。

[摘 要] 目的:探讨胃镜上消化道钡餐(GI)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检出率以及胃镜在儿童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中的优点。方法:分析我院在2003年1月至2004年7月间对疑似上消化道疾病281例分别作GI和胃镜检查,(其中GI 212例,胃镜69例)。结果:GI组中查出十二指肠球炎23例,GU5例,DU19例,胃窦炎26例,阴性结果139例;纤维胃镜组中查出CSG29例,十二指肠球炎5例,CSG伴十二指肠球炎3例,GU3例,DU12例,急性胃炎4例,胃窦炎5例,胃窦及球部息肉2例,食管及胃内异物3例,阴性结果1例。并且做了即刻尿素酶实验查HP。结论:和GI相比,纤维胃镜有较高的疾病检出率,并且对疾病的诊治更加高效、准确、及时。

[关键词] 纤维胃镜;GI;儿童;HP。

小儿纤维胃镜广泛开展以前,上消化道钡餐(GI)是临床重要的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影像学诊断方法,我院在2001年6月至2003年1月间进行了GI检查212例,2003年1月引进日本PENTAXEG1840超细胃镜以来至2004年7月间共行超细胃镜检查患儿69例,其中有65例同时行胃黏膜HP检测,检测方法为快速尿素酶试验。现分析检查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检查对象于2001年6月至2003年1月对临床具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持续时间在4周以上,或病史虽短,但均怀疑消化道疾病者(临床症状见表1)行GI检查,共212例,其中男115例,女97例。年龄3岁4个月到14岁。其中3岁4个月~6岁28例,6岁~9岁42例,9岁~14岁142例,检查结果见表2。于2003年1月至2004年7月对同样具有持续4周以上的消化道症状者(见表1)行PENTAXEG1840超细胃镜检查,共69例,其中男45例,女24例,年龄2岁8个月到14岁,其中2岁8个月~6岁5例,6岁~9岁16例,9岁~14岁48例,64例患儿同时行胃黏膜HP检测,HP检测方法为在胃窦距幽门口3 cm以内大弯侧或后壁取胃黏膜活组织一块,置于快速尿素酶检查药盒中(由上海惠泰医疗科技公司提供),做HP定性检测。标本呈樱桃红色为阳性。胃镜诊断参照全国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镜诊断标准[1],检查结果见表2。

2 结果

2.1 两种不同检查方法患儿疾病构成。

见表1。表1 两种不同检查方法患儿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略)。

2.2 两种不同检查结果所示疾病构成。

见表2。表2 两种不同检查结果所示疾病构成疾病名称(略)。

2.3 两种检查结果的安全性。

上述2种检查病例均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均未见明显副作用。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