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巢家庭与社会支援系统的构建

一 当前空巢家庭的现状   空巢家庭原是学者在「家庭生命周期」模式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一般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纯老人家庭。因为在生育率较高时,当所有子女均离家后,进入「空巢」阶段的父母已基本接近或已进入老年阶段,所以学者们关注的空巢家庭常常是老年「空巢家庭。穆光宗先生曾认为,空巢家庭有这么几种:一种是纯空巢家庭,包括单身空巢家庭和配偶空巢家庭;另一种是类空巢家庭,包括虽然子女不在身边但其他亲属在身边的空巢家庭。还有一种分类:一是年老的空巢家庭,另一种则是年轻的空巢家庭──比如独生子女家庭由于不少孩子少小离家外出求学,结果空巢期提前到来,而且空巢期在延长 1。   借鉴于空巢家庭的传统定义、穆光宗先生对空巢家庭的分类认识和一些有关农村家庭情况调查资料,笔者把农村社会纯空巢家庭和类空巢家庭统称为空巢家庭。虽然农村未生养子女家庭和光棍家庭(村民们俗称它为「司令家庭」)也没有小孩,老年时所遇到的同老年空巢家庭相类似,有些比空巢家庭还严重,但这两类家庭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空巢家庭,在此不作赘述。本文的是转型期农村社会纯空巢家庭和类空巢家庭,尤其是农村老年空巢家庭生活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支援系统构建的建议。文中资料主要来源于2003年暑假期间笔者对安徽省巢湖市的庐江县西村、胜利村,无为县河东村和含山县王庄村等四个行政村家庭情况的调查。这四个行政村空巢家庭户的比例都比较高,分别达37.2%、35.1%、41.1%和49.6%,其他情况见(表1)。

毕业论文 表 1 西村等四村空巢家庭情况比较 类 别 村名 所属县 村人口 户 数 空巢家庭 总数 老年型空巢家庭中年空巢家庭数 夫妻 比例 独身 比例 夫妻 比例 独身 比例 西村 庐江 2317 758 282 41 5.4 68 9.0 157 20.7 16 2.1 胜利村 庐江 1682 552 194 38 6.9 41 7.4 114 20.7 9 1.6 河东村 无为 2871 845 347 83 9.8 45 5.3 193 22.8 26 30.8 王庄村 含山 2636 816 405 104 12.7 58 7.1 226 27.7 17 2.1 注:1、老年型空巢家庭成员年龄在60岁以上,含60岁;      2、中年空巢家庭成员年龄在40岁至59岁间,含40岁;      3、比例(%)指各类空巢家庭户数与村总户数的比。   四个村空巢家庭所占比例如此高,一方面是由于笔者把在一年内子女超过11个月以上不在父母身边的,且父母年龄在40岁以上的家庭列为空巢家庭。此种界定比较符合农村社会家庭实际,因为小孩长年不在家生活父母过的就是空巢家庭生活或类似空巢家庭生活,而且这类家庭已具有了空巢家庭一般特征。另一方面,高比例同时说明了在农村空巢家庭问题是个普遍性家庭问题,解决好是农村社会家庭的内在要求,其工作绩效对做好广大农村家庭工作具有普适性。1999年,一些学者在重庆市农村调查的结论也反映了这类家庭农村家庭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被调查的79个村14,332名老年人(不包括无子女的五保户),大多和子女分开过,独居的老人家庭,已高达56.72%。而且正呈增长趋势。」2 目前,农村空巢家庭不仅数量多,而且暴露出的问题也比较多,值得我们探讨。

毕业论文 (一)老年型空巢家庭养老状况   老年型空巢家庭老人们在年轻生养小孩时基本上没有受到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约束,他们的孩子多,现在一般已成家立业。这类家庭最大的问题是子女如何赡养老人。调查发现,这类家庭子女赡养老人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由于其生养子女全都在农村家庭生活条件不很好,子代家庭之间在养老问题上往往存在推诿现象。一些老人为避免子孙嫌弃,减少两代之间和子女之间的争吵,四个村除了有57位丧偶老人吃转转饭外,一般丧偶老人或老夫妻同子女分开居住,形成空巢家庭。这类老人生活上与下代来往不多,具有相对独立性,到逢时过节时子女按照原先约定给老人一些钱物,孝顺一点的孩子遇上家里吃好的送一些给老人或请老人到家里吃。作为回报,老人们要照看儿女的小孩,在农忙时还要帮下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调查发现,与同子女住在一起的老人生活相比,空巢老人子女的矛盾要少得多,原因是:在农村熟人社会环境中子女必须按约定办事,否则老人的亲戚、村干部会干涉,村民们在舆论上也谴责这些子女。当然,也有一些子女不给父母钱物的。在2003年上半年,为赡养问题找村干部处理的老人西村有2户,胜利村有1户,河东村有5户,王庄村有6户。第二,由于其生养的子女分布在城镇和农村老人更愿意同农村子女住在一起,但西村仍有13户、胜利村有9户、河东村有17户、王庄村有21户老人单独居住。由于有城镇子女提供物质帮助,农村子女提供生活照料,这类空巢家庭老人比较幸福,有时他们在农村呆长了,就到城镇生活一段时间,但是他们一般不会在城镇生活较长时间,除非子女家有事要他们帮忙,否则他们还是愿意过乡下自由自在的生活。第三,由于其生养子女都在城镇,有的因数女家住房紧张,有的因老人不愿意离开乡村熟人环境,他们选择在农村生活。这类家庭西村有34户、胜利村有26户、河东村有45户、王庄村有57户。由于有城镇子女的接济,四个村分别有27、19、36、42这类家庭户安装了电话。虽然通过电话子女与他们联系不断,但子女们一般只在他们生日、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时,或者在他们身体有病时回来看望他们,很少长时间留在他们身边。相对以上两种家庭老人们,他们的精神生活是比较空虚的。希望子女打电话,盼子女回家是他们挥之不去忧思。思念是幸福的,但更是一种痛苦。 毕业论文 (二)中年空巢家庭生活状况   这类家庭成员生养小孩时受到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45岁左右的中年人受其影响更大,一般只有两个孩子。有的学者称这类家庭为新「空巢家庭3。这类家庭也有三种情况:第一,小孩都在外地打工,有个别的小孩在农忙时回家帮几天忙,多数孩子只有过年时回家住上几天。第二,既有小孩在外打工,又有小孩在外求学或工作,小孩一般在假期或过年时回家。第三,小孩和丈夫都在外打工,家里只有中年妻子一人看守田地,农忙时小孩或丈夫回家干活。   对于以往的多孩子家庭来说,子女陆续出生、长大成人,然后再陆续离开父母家庭家庭的「成长」和「收缩」阶段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现在由于孩子少,父母孩子倾注的感情多,当孩子上学或打工突然离开家庭后,家庭骤然间变成「空巢」的父母们心理往往会产生失落感和感情空虚。针对这种情况,要求中年父母们事前要有充分思想准备和事后的迅速调节能力,如果不能对家庭关系和家庭生活方式进行有效的调节,这样的「空巢家庭生活质量就可能受到影响。   另外,由于男女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的差异,中年空巢家庭对男性和女性具有不同的意义,也会引起不同的问题。对大多数女性来说,家庭空巢」期与更年期同时到来无疑会加重女性的心理负担,一些妇女会产生失落、烦躁等情绪。对男性来说,中年时期也常常会由于体力变化和工作压力产生心理危机,称为「中年危机」时期。「中年危机」与「空巢」危机不期而遇,也会加剧男性的心理压力。再者,新「空巢家庭中的中年夫妇常常是巢虽空,压力却不减。孩子虽然离家生活,但孩子上大学、求职、结婚所需的经济支援常常使父母倍感压力。因此,孩子离家不仅会增加他们生活中的失落感,同时,经济上的压力又让一些中年男子必须到外面打工,家里只留下中年妻子。仅在西村妻子一人孤守家庭的就有36户。经济和精神压力的双重影响可能会加剧中年空巢」人群的心理紧张程度,加剧「空巢」的空虚度。    毕业论文。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