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膜瓣下虹膜根部嵌顿术疗效分析�:巩膜可见一穿通口,虹膜脱出,嵌顿

【中图分类号】R775.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121—02      在原发性青光眼治疗中,目前仍是手术治疗占重要位置。

�   关于手术方法种类繁多,各有利弊。

我院眼科应用巩膜瓣下虹膜根部嵌顿术,治疗了原发性青光眼闭角型体会及长期随访,确有疗效,现报导如下。

�      1 手术方法�      麻醉球后神经节阻滞;上直肌牵引固定,使眼球向下转;结膜瓣,距上方角膜缘8毫米处剪开球结膜结膜下组织,造成一个半月形基底在角膜缘的结膜瓣;巩膜瓣,以12点为中心作一个6×5毫米1/3厚巩膜瓣,并分离至角膜缘;角膜切口,在角膜缘后0.5~1毫米,11~1点钟位作一个长4毫米切口,深达前房;巩膜咬切,在巩膜切口下唇的一端咬切1.0~1.5毫米全层巩膜;虹膜根部嵌顿,用虹膜镊子夹住虹膜将其拉出,直到瞳孔虹膜切日露出,用虹膜剪在虹膜根部瞳孔缘之间舌形剪开虹膜,基底朝向根部,注意不能剪断,然后将舌形虹膜瓣翻转嵌于巩膜板层刨口闽。

舌形虹膜瓣暴露在巩膜切口外约2毫米,其边缘向后层曲卷,致虹膜内皮层在前面色索上皮层后形成槽沟或坠道,整复虹膜,恢复器不必进入前房,只在角膜缘轻轻按摩;巩膜瓣和结膜瓣覆盖,巩膜瓣不必缝合,结膜瓣作连续缝合。

术毕半球后注射地塞米松5毫克和庆大霉素4万单位,单眼包扎。

�      2 手术效果�      术前对患眼均作各项检查确定其青光眼类型,74例87只眼包括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6例18只限、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5例53只眼,慢性单纯性开角型青光眼10例13只眼,外伤性青光眼3例3只眼。

在87只眼中男性48铡,女性26例,年龄从15~72岁。

87只限中术后眼压正常者82只眼占94.3%,视力保持原状者32只限占36.8%,视力提高者53只眼占60.9%,前房在48小时恢复者75只眼占86.2%,前房在3~6天恢复12只跟占13.8%,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是前房积血和虹膜睫状体炎,前者占10.3%,积血均在短期内吸收,未影响手术效果。

后者3只眼占3.4%。

远期随访眼压均正常,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视野扩大,未发现有其他并发症及其他异常。

�      3 体会�      3.1 通过74例87只眼的临床观察,巩膜瓣下虹膜根部嵌顿术对各类青光眼,不论近期及远期,都有较好的疗效价值,本手术优点多予单纯虹膜嵌顿术,鳗为虹膜嵌顿术虽有可靠的降压效果,但亦有不可克服的缺点,倒如不能保持圆形瞳孔,长期追踪观察白内障发生率比较高,还有极少数病例发生交感性眼炎。

由于瞳孔不圆,导致散光,影响视力。

而本手术有以下优点:①前房形成块,术后前房48小时恢复者86.2%。

只要手术操作轻巧,一般前房会很快形成。

②保持圆瞳孔,可以减少散光,从而保持较好视力。

巩膜瓣下常年有房水流动,致使巩膜板层不与基底粘连,长久地保持引流良好。

虹膜根部嵌顿使刨口不易俞合面保持滤道畅通,致降压效果稳定。

⑤形成的滤过泡弥散,在我们的病例中,滤过泡扁平、色淡,说明渗滤作用良好,而其他手术滤过泡多薄而局限,长久后常被疤痕包围,影响房水引流。

�   3.2 巩膜瓣下虹膜根部嵌顿术与小粱切除术,笔者认为亦有同样疗效,角膜切口位置选在角膜缘后0.5~1毫米,这样在行巩膜咬切对,恰好在滤帘部位,对房水排出起促进作用。

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区解剖标志明确,无论从近期和远期降压效果,都是一个安全可靠、比较理想的手术

�   参考文献�   [1] 杨国华,张晓玮,刘玉涛,等.难治青光眼术中使用红比霉。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