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集中”工程看广东地税征管信息化

【摘 要】作为经济大省,广东税收收入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第一,而其“大集中工程建设,使广东税收强省迈出了新的一步,也成为全国税收信息化的典型案例。

本文通过对“大集中工程建设的背景、现状及其贡献,展现广东地税征管信息化的进程,为全国税收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税收征管集中 信息化      广东地税在1997年就开始了税收征管信息化的尝试,至2002年6月底,已将统一征管软件推广到全省(除广州、深圳外)20个地级市的基层税所,而随后“大集中工程建设又标志着广东地税征管信息化进程开始了新的历程,广东地税迈入税收征管系统全省集中的崭新阶段。

要了解广东地税征管信息化过程,分析“大集中工程建设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集中建设的背景      广东省原来的地税征管信息系统除广州和深圳两个不同的模式外,其余20个市还有“前十个市”模式和“后十个市”模式之分。

这四种模式当时已达到国内的先进水平,但对向经济强省税收强省目标前进的广东来说,停留在这四种模式并存的水平上还远远不够。

因为系统的多样化,使全省征管业务流程各自为政,工作效率无法进一步提高;其次,数据分散,形成信息孤岛,税收“晴雨表”和“杠杆”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再者,因不能对各地数据的采集、汇总实施有效监控,数据在各市落地后的真实性、完整性没保障,不利于税收征管队伍的廉政建设

从技术上看,“后十个市”的物理大集中模式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模式

但二层架构的模式,当客户端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将会产生访问数据库的“瓶颈问题”。

为克服上述弊端,促进征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高征管效率和征管质量,广东地税人员决定走一条完全“大集中”之路,将全省税收征管系统统一化,达到征管系统省级集中的程度。

二、“大集中工程建设      所谓“大集中工程,即“广东全省集中式地方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的简称。

它定位在统一、规范税收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把南海税务信息处理中心作为全省地税系统信息化基地,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成全省地税主要征管业务数据集中处理和存储,严密监控,安全稳定的新一代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税收分析决策支持系统

广东地税以中软为开发商,IBM为总监顾问,从2001年底开始立项建设“大集中工程

通过10个月的论证规划设计、10个月的征管软件开发、10个月的南海信息中心生产环境建设,于2004年先后在广州、佛山成功试运行,并于2005年在全省全面上线。

三、“大集中工程运行现状      广东地税依托“大集中”信息系统的先进技术平台,在全系统大力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规范税收执法,强化税源特别是重点税源控管,提高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水平。

1.在大集中平台上,税收业务基本统一,税款入库实时监控,全省管理执法行为更加规范。

2.报表信息分类管理,决策支持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增强。

3.服务项目正不断拓展,税收服务水平也进一步提高。

4.更重要的是,大集中平台的建成,开辟了数据管税的新时代,为全省地税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集中平台的管理和促收效应,使广东地税在人手增长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完成了数倍于以前的工作量,确保了地税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

2007年广东地税系统累计完成各项收入2877.15亿元,增收571.67亿元,增长24.8%。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