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藏医脉诊比较研究

诊断属方法论范畴,它是因果关系的延伸,需要确立某种秩序和系统模式。

在缺乏技术条件的古代,人们对病因的研究不可能象现代西医学那样在内部进行,为了战胜疾病,他们只能就环境、人体与症状的观察来确立某种关系,从而,“由症状变量系统的变化推导输入的状况,探求病因”①。

观察症状变量系统,即“人体黑箱输出的信息,中医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获得的”②。

所以,“四诊”是获取疾病信息的唯一有效方法。

时至今日,也是如此。

切诊(主要指脉诊)在中医学上倍受青睐,自晋王叔和以降,它即自成体系。

“凡治病者,必先知脉之虚实,气之所结,然后为之方,”③“上古神圣,首重切脉,”④甚至一些医生“只凭脉而不问症”,病人也“惟以脉诊而试医之能否”,⑤因此脉诊的作用被日益夸大,以致应用到了占卜算命一类的方术之中。

其影响所及,早在公元562年,《脉经》既已传入朝鲜、日本等国,阿维森纳的《医典》也曾采用过有关内容。

⑥这方面,藏医所受的影响就更明显了⑦。

藏医无疑具有比较的基础,因为它们都是以人的五官感受而直接实现疾病的诊断的,其可比性较强。

这不但是比较医学,也是比较文化学的任务。

笔者这篇文章,乃是一个初步尝试,故自拟了四条标准:   1.以《四部医典》第四部第一章为依据,合勘有关中医文献。

2.以比较异同为主,义疏为辅。

3.《四部医典》虽然成书于公元八世纪,但后来曾多次修改、增补,直到1687年才算完成⑧,因此本文所用中医文献不受八世纪限制。

4.因太素脉无临床实用价值,故不详细比较,以待有识者。

一、脉搏的生成   中医说心主血脉,“诸血者,皆属于心,”⑨而“心者,生之本,其充在血脉,”⑩因此,脉搏的生成是由心脏跳动所致。

“夫脉者,血之腑也。

”[11]心脏的跳动,血脉的运行皆有赖宗气推动。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胃之大络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手),脉宗气也。

”注云:“宗气者,胃腑水谷之所生,积于胸中,上出喉咙,以司呼吸,行于十二经隧之中,为脏腑经脉之宗,故曰宗气

”由此可见,水谷精微与大气中的清气合成宗气宗气使心脏跳动,血行脉中,故有脉搏的生成。

藏医把人体的脉络分成四种:初成脉、存在脉、联结脉和寿脉。

联结脉有白脉和黑脉,黑脉中跳动的“如玛”脉与心脉相连。

[12]“所有的脉都在心脉里汇集,人体的思想活动、情绪等通过心腔,促使心脏跳动

脉管起自心脏,主管运送气,因此,它能跳动

”[13]“人体上有许多血管。

我们要检查的是那些能跳动的脉管,它们起源于心脏,内有气血在流动。

这些脉管犹如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信使一样。

”[14]在脉搏的生成上,中藏医的见解是一致的。

二、脉诊的意义   中医认为脉象的常变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的变化,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邪正盛衰及预后,因为脉不但与五脏六腑之气相通(《灵枢·脉度》),而且“脉之盛衰者所,以候气血之虚实,有余不足”[15],“凡人惊恐恚劳动静,(脉)皆为变也”。

[16]罗东逸《内经搏议·脉原》说:“故太渊一脉,五脏之全体俱现,是以上下左右可占,六部可诊也。

”总之,中医是以脉的常变来推断病的,再以病脉来判断疾病的各种情况。

藏医说“病与医师讯使为脉络”,[17]通过脉象可以看出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部位,表明人体患病的类型,还可以估计预后。

所以芬克在《藏医基础·诊断》上说:“对藏医来说,器官功能似乎比它们相应的解剖知识更为重要。

由于用这种方法可以获得有关器官的功能的信息,因此,脉诊认为是最重要的诊断方法。

换句话说,器官的功能在脉搏的位置可以触及,而且对藏医生来说是明显的,所以,是提供治疗的明确的指征。

”[18]   对中藏医来说,脉诊的意义都是从脉的生成机制这一基础引发出来的。

三、脉诊前的注意事项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此即是脉诊前应胸无成见,虚其心志,诊时则应凝神细审。

[19]李中梓《医家必读》亦谓“酒后之脉常数,饭后之脉常洪,远行之脉必疾,久饥之脉必空”,所以,“人醉莫与诊视,自醉莫诊视他人,或乘车马,必待宁息”。

[20]医生诊脉时非但要调气息,还要不苟言笑,不左瞻右望。

在这方面,藏医的讲究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

病人就诊前须忌酒肉、性交、多语、心劳、行走、失眠、空腹等等。

他们说,遵守了这些规矩,人的三种体液才能平衡协调,医生才能推断脉的平病与异同。

当然,对医生来说,他的手指要光滑敏感、精神和生理也要正常。

对此,《西藏医学》第二部分《切脉》还有一个故事。

传说宇妥切脉时,药王与八女神来给他做预言,由于人、水、狗等嘈杂声,他们没听清,结果宇妥只在安静之时切脉

他告诫边开玩笑边切脉的学徒们说:“特别是当你切脉时,你应该避开人声和其它障碍。

不要漫不经心,应该集中精力。

”   脉诊时间,中医以平旦为最佳。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诊法以平旦,阴气未动。

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四部医典》第四部第一章对此是这样规定的:“视时天空日升未临谷,体内暧气未曾窜外部,体外寒气未曾窜内部。

”因为阴寒气盛(平旦前)则脉象会被误认为风与痰脉,阳热气盛则可能与血症或胆汁症脉混淆。

[21]   比较可知,两者如出一辙。

四、脉诊的部位及方法   中医脉诊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三种,而以寸口(又名气口、脉口)为主。

诊脉部位在腕后桡动脉处。

素问·五脉别论》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五味入于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

”《难经·第一难》亦云:“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

”《脉理求真》卷二亦说:“脉为血脉,百骸贯通。

大会之地,寸口朝宗。

”正因为寸口为脉之大会地。

可以诊断人体的病变与否,所以中医才舍弃遍诊及三部诊法而独取寸口,这也与古代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法及寸口部的解剖特性有关。

[22]中医寸口分寸关尺三部,即以桡骨茎突内方为关(介于尺寸之间)关前为寸(尺上一寸),关后为尺(离肘横纹一尺)。

《难经·二难》载:“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

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

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脉经》卷一亦载:“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

寸后尺前名曰关。

”寸关尺所候脏腑亦有分属。

在诊脉时,又有三部九候之说,即浮中沉三候。

藏医取脉亦在桡动脉处,其寸关尺部位不仅相同且连名称也一样,其取法亦有浮中沉三候。

藏医寸关尺所候脏腑比较见表1。

藏医脉诊的部位,据伊丽莎白·芬克的《藏医基础》说,“似乎比中医脉诊的位置稍微偏内侧一些,几乎在掌长肌桡侧肌键的边缘。

”其实,我们察看今日藏医诊脉部位和《四部医典·后续本》第一章“切脉部位”就可以看出它与中医没有什么区别。

藏医都把桡骨茎突内侧作为关部,关前为寸,关后为尺。

这样做的目的,不外是为了更清楚地触及桡动脉的搏动而已,任何偏内偏外的做祛都是不对的。

藏医在病人就诊时,男先诊左手脉,女先诊右手脉;医生用右手诊左手,用左手诊右手,中指和无名指稍用力。

中医要求医生之左手诊患者右手,右手诊患者左手,现在一般无男女之别。

[23]在用指方面,亦讲究排指、调指、指腹候脉以及举、按、寻、推、竟等(滑寿《诊家枢要·持脉》)。

总之,两者大同小异,差别不太明显。

藏医脉诊为什么取桡动脉桡动脉何以能反映脏腑的病变?《四部医典》解释道:“只缘动脉虽然遍身布,接近脏器谷水若拍岸,远则犹如客人话递传,适中恰似三夏雷声动,一切穿行当如商集市。

如若不行脏腑谓逆违,气血遍体流行如老板,十二经络不混似筏纹”。

这是比喻性说法。

近取颈动脉等处就象拍岸谷水之喧哗,容易混淆;远取股动脉等则如客人传话,难免有所夸饰和走样。

因此,不远不近,恰似商人在市场上挑选商品,才是最可靠的。

对此,中医要灵活一些。

素问》有遍诊法,《伤寒论》有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诊法,后世医家也偶有采用其它诊法者。

另外,中医对独取寸口的解释较为合理,从上引文献可以看出,其解释不但有生理、解剖的理论依据,还有上千年实际经验的总结。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