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气韵

摘要:很多学者认为气韵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有的甚至赋予它极高的地位。

《中国画讨论集》中认为气韵“为吾国往哲最高的艺术观”。

叶朗认为:“在中国古代美学体系中‘气韵生动’的命题占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们可以说,不把握‘气韵生动’,就不可能把握中国古典美学体系。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艺术气韵   ?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中“气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生命。

中国绘画的最高品第是“气韵生动”,传统美学用“气”来体现事物美的本原,强调艺术表现生生不息、元气流畅的天地间万物的节奏和韵律。

?最早提出“气韵生动”的是魏晋时代的艺术理论家谢赫,他在所著《古画品录》序中提出“画有六法”,第一条便是“气韵生动”,其余五条骨法用笔、应物形象、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和传移模写则是具体的绘画技法。

气韵在当时主要用于人物品评,谢赫把气韵引入艺术理论,但如何理解气韵的具体内涵,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五代时期,山水画家荆浩在《笔法记》里这样解释:“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

韵者,隐迹立形,备遗不俗。

”这句话的意思是,气是指艺术家心灵与画笔自然相融,挥洒自如,对于所要描绘的对象没有疑惑;韵是指在完成的艺术形象里不露痕迹,毫无俗念。

气韵合起来就是指在艺术品里自然呈现出来的艺术家的主题精神美学形态。

气和韵在古典艺术批评中时分时合,从这两个词运用的语境来看,气更多的指艺术家的主体精神,而韵则偏重于描绘艺术品呈现出来的美学形态。

?一、“气韵生动”指的是内在的神气和韵味   ?“气韵生动”是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的生命之洋溢的状态,可以说“气韵生动”是“六法”的灵魂。

生动的“气韵”来表现人物内在的生命和精神表现物态的内涵和神韵,一直是中国画创作、批评和鉴赏所遵循的总圭臬。

中国绘画讲究笔墨之“气韵”,并以其艺术思想来联通自然与人的关系,这是中国文化显人性、重人伦的反映,更是中国绘画艺术张扬和倡导的精神、意识之美的体现。

总之,“气韵”为我们提示着一种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文化现象和民族精神

中国绘画以“养气”为根本,“养气”已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绘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根基。

倡导艺术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炼的水准,其中“气”是对艺术家整体生理、心理因素和创造能力的总要求与概括。

?二、“气韵”蕴含在整个创作过程中   ?在绘画上的“气韵”是一种自始至终的体现,它蕴含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又存在于完成的作品中。

意在笔先,气脉相连,画家在动笔之前,因物立意,凝神静气,成竹在胸,乘兴挥毫,一气呵成。

它包含着对物象的深思熟虑以及深刻的立意和激情。

只有把丰富的感受同作者本人的情思、意境融合,并能表达出来,才能达到气韵生动

因此,气韵也是靠笔墨表现的,六法论者,自称“气韵生动”,继则“骨法用笔”;前者为唯一的审美目的,后者则为成此目的的主要手段,二者为国画之首要。

?国画的线条也讲究气韵,轻重缓急,刚柔肥瘦,虚实繁简,曲直偏正,由于个人的个性、气质、功夫、兴趣、情绪的不同,笔下就会产生不同风格的线。

意到笔随,笔笔连贯,随心万变。

落笔时,心静神怡,使气韵自晕于外,似生实熟,能圆转流畅,则笔笔见笔,笔笔无痕迹。

用笔无痕,则画上的景物,似乎是自然本来生成的。

笔与笔之间的连贯接气,也就是用笔的节奏。

使笔自有韵,并不是依赖墨的浓淡才有韵。

运笔的轻重疾徐,强弱虚实,转折顿挫,节奏韵律如同音乐的旋律。

因此,用笔高妙之处也就是气韵生动的体现。

?“笔精墨妙”用笔精到,用墨则从浓到淡,从淡以浓,极尽变化之能事。

所谓“妙”就是点画之中,墨色具无穷变化。

如清代沈宗骞说“笔之所成,墨之所至。

”墨由笔使,笔由墨现,纵横挥洒,无拘无束,才能使笔墨与自然景物融洽,层次分明,浑然一体,墨彩焕发,一片生机。

笔墨的运用,都是为了“传神”,以笔色形,以墨取色,笔墨得法,则情态远近,精神都能自呈,达到笔墨兼任且气韵生动的神妙境界。

?三、气韵传统美学艺术的核心范畴   ?中国画以“气韵”为品质。

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为东方独特的一种绘画语言和形式。

我国的传统书画艺术,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怀、意志和气韵,非常注重意蕴、境界和精神情怀的表达,强调艺术形象要把主体意识、情感(气)与客观世界、生息万物自然的内在精神(气)有机地融会交合,以形成具有东方及传统美学精神风貌的艺术,长期以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成了历代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实践和创作的指南,作者的思想情感、主观意识与客观现实的自然,在艺术创作表现中融为一体。

?在我国的传统绘画中,传统哲学思想中的阴阳观及“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思想,始终贯穿与绘画艺术的全过程和历代画家艺术实践活动当中,画家以高尚的品格和才情去感悟、熔铸绘画的对象,从对物态认识、观察和体悟中,去揭示自然物态的气韵与神魂,并以画家主体的精神与想象能力来超越客观物象的描绘,赋予自然事物以艺术的生命与精神,使主体的精神、思想情感与客观景致,高度的交融统一,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四、画品是人品表现性灵的流露   ? 中国画历来重视画家人品人品的高下在于修养的高下。

在文学艺术创作的整个流程中,可显映出作者的道德水准、人品修养的高低及学识的深浅。

艺术的创作是画家人品、胸怀、气质、才情精神境界的显映,为我国传统美学之追求,有“文如其人”、“画如其人”、“诗如其人”、“书如其人”。

绘画实践过程中,客观景物的品质由画家去反映表现,在这个表现过程中,画家本身的品质一直在起作用。

画家只有自己的品格不凡,才能使创作的作品具有不凡的艺术风格,画品是人品表现性灵的流露。

要求画者在品质上有高尚的情操,在学识上有深厚的文化底?。

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地达到“气韵生动”的最高艺术境界。

把胸中之“气”与客观宇宙之“气”相统一,并把绘画艺术中的“气韵”提升为人格品质和艺术的生命之力。

?气韵的形成与主体的精神气质、文化修养有着极大的关系,想要让画作表现的有气韵,就必须提高自己的领悟。

气韵的根本义,乃传神之神,即是把对象的精神表现出来,而对于对象精神的把握,必须赖于作者的精神照射;得以主客相融,则必须承认作品中的气韵生动,乃是作者自身的气韵生动;于是气韵是一个作品的成效,更是一个作品得以创作出来的精神状态。

陈传席说:“西方艺术家的目的,是用典型的塑造现实的复制品,实际的、理想的或想象的复制品;中国画家虽然事实上他可能这样做,但他曾先要用的却是要他自己的人格与宇宙原理相一致,这样就可以通过画表现出来。

因此,在他们的绘画中,他应当与自然秩序谐和、协调,他的作品应当渗透着道、反映着道。

?综上所述,气韵既包含着所描绘物象的内在精神,又体现了画者在笔墨挥洒之间充分宣泄着自身的才识、情感。

同时,在艺术实践中,还应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从传统文化中获得丰富的宝贵财富,放开眼界,兼收并蓄,磨砺品行,陶冶情操,使绘画作品达到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453007)   ?   ?参考文献:   ?[1] 叶子.气韵与鉴画[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1—1.   ?[2] 邵宏.衍义的“气韵”中国画论的观念史研究[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0—1.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