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习作课程儿童化的“铁门槛”】

习作教学走向儿童,不仅体现着语文课程观念的转变,而且突出了儿童习作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已逐渐成为大多语文教师的共识。

但是综观当下的习作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在滚滚的“儿童化”的洪流中,习作教学出现了“唯儿童”是瞻而放弃自身坚守倾向:强调儿童的自然天性,丢弃习作教学的传统经验;强化儿童写作兴趣,弱化习作知识技能的传授;注重儿童的生活体验,淡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冷落语文课程中固有的习作教材,热衷自主开发儿童化的习作课程

习作教学的情趣性正在日趋膨胀,而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却遭遇到空前冷落。

于是有两个问题明显地摆在我们面前:习作教学走向儿童是否就是与传统习作教学彻底割裂?习作教学中的儿童情趣和体验是否可以信马由缰,没有边界?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习作教学应当绵亘在过去与将来之间,是对传统经验的承传,是对儿童未来的憧憬。

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它们都交汇在现实的教学土壤之中,“有效”促进儿童言语发展,就是对它们最核心的考量。

儿童情趣:应当具有理性的支撑      走向“童化”的习作教学,由于儿童文化的渗入,势必对传统的习作知识教学带来冲击,习作知识淡化和习作技能的训练的减弱似乎成了必然的选择。

当下有不少习作教学流派,就在强化习作兴趣、淡化习作知识、大肆鼓吹“快乐至上”的习作理念。

追求有效的“童化作文”教学认为,让儿童快乐写作是所有成功的习作教学普适的价值,但是“情趣”的层次却是有区别的:有的基于承载习作教学活动,有的基于当下的习作内容,有的基于教者高强度、高频率的教学渲染。

这些“快乐”是点状的,偶发的,外在而感性的:而习作教学需要的“快乐”,则是儿童处在写作状态中持续的精神愉悦,它内在而理性,执着而守恒。

理性的“习作快乐’,应当建立在以下这样的两个基点上。

写作知识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无知是上帝的诅咒,知识是我们飞向天堂的翅膀。

”诚如斯言,没有知识支撑的习作教学是没有高度的,缺乏力量的。

因为写作属于书面语言的表达,它与口语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从口头语言转化成书面语言,首先受着文字知识的限制,其次是语法知识的规范,再次是篇章知识的束缚。

同时写作的文字具有存留性,它得经受各种社会文化和准则的检验。

如此种种,都是习作教学的背景和基石。

如果离开了这些基础性知识准备,再好的童真童言都变不成美好的文字。

习作教学在“儿童化”的进程中,必须有扎实的阅读的储备和丰富的语感,习作知识就是以动态化、生成化、境域化的状态包蕴其中,离开了这些“活性知识”,儿童会在语言文字面前无所适从。

传统的习作教学过于强调知识技能,而忽视儿童的存在,确实需要批判;但是只要儿童,而放弃基本的写作知识技能,同样需要批判。

写作意识。

“情动而辞发”,是传统的写作规律,因此习作教学都非常重视儿童的情感激发。

但是仅仅依靠儿童的情感来支持习作教学,常常是很不可靠的。

一方面,儿童的情感大多处于“情绪”状态,是很不稳定的,常常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另一方面,写作儿童的心灵的表达,是儿童身体之内的事情,如果总是借助外在的刺激,这决不是儿童写作的“阳关大道”。

因此,我们要重视情感激发,但是又不能唯情感是从,应当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儿童习作意识的培养上,这才是提升儿童习作素养的正道。

一要培养儿童的“交往意识”――写作是什么?是交往的一种方式。

写作为什么?是为了自己与周围的世界进行更好的交往。

写作不是身体之外的无为附加,而是心灵之间的沟通需要。

二要培养儿童的“真诚意识”――写作文,就是写自己,“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思”。

没有“自我”的习作,从本体的角度看,是缺乏灵魂的,是没有活力和生命的;从社会交往的角度看,是缺乏诚信和德行的。

三要培养儿童的“生命意识”――写作就是让生命歌唱,感知细微的生命变化,倾听生命的呐喊,怜悯生命中的悲弱,给没有生命的赋予生命,让有生命的绽放花朵。

当这些意识在儿童精神深处得以确立,写作不再是一时的情绪冲动,而成为儿童心灵的自觉行动。

写作乐趣,对于刚刚步入写作儿童是非常必要的,但不能以牺牲教学理性作为代价。

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情趣只是推动儿童写作认知的辅助系统,知识技能、习惯、方法才是构成习作教学的操作系统,这是课程目标的核心所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儿童范例:应当具有课程的视角      走向儿童习作教学儿童文化、儿童生活成了教师视野中重要的课程资源。

习作教材中编排的儿童的“习作范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例文就是儿童习作的“原型”,具有启发作用;从建构主义角度来看,“习作范例”又是一种先行的认知“图式”,儿童以此可以推想所要创作习作的结构模型。

可是,在“儿童化”大行其道的习作教学中,它的功能并没有得到最有效的发挥,甚至起着消解教学的作用。

误作“习作模板”。

作为习作“图式”和儿童思维“原型”的习作范例,常常被教师误解为这是指导儿童写作的最佳“捷径”。

于是,以例文结构为框架,为儿童建构起一块“习作模板”。

儿童要做的就是在“模板”内进行文字填空。

儿童的个性一下子百川归海,走进了模式化套路中了。

在这样的“模板”引领下,习作教学过程就这样成了一个笔直的“言语通道”,引领儿童言语和精神指向一个统一的方向。

教学的难度被降低了,写作的乐趣也消失了。

当成“阅读文本”。

习作范例”总是以阅读文本的形式进入习作教学的。

有的教师为了减轻儿童写作的压力,竭力“潜藏”例文的导写功能,半遮半掩中将例文沦为阅读教学的文本。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7的教学中,一位教师例文《找“饿”》一连提出了四个问题:熊猫妈妈和宝宝为什么要去找“饿”?熊猫妈妈带着宝宝到哪些地方找“饿”的?还去了哪里?熊猫宝宝又有怎样的表现呢?它们找到“饿”了吗?我们从中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这些问题都建立在理解文本的维度上,对儿童习作知识技能建构并没有多少现实意义。

当三年级的孩子沿着这些问题一路讨论过去,这堂习作指导课已经过去了半程,对《找“饿”》例文可能理解了,但对自己写什么、如何写依然一筹莫展。

习作课程视角里,习作范例不是儿童言语的模板,更不是阅读教学的延续,它是习作教学的不可或缺的一份资源,它弥散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是儿童写作兴趣激发、写作知识渗透、写作思维创造等方面的重要载体。

情趣的“生发点”“习作范例” 是编者精挑细选的,在语言文字方面具有示范性,在思想内容上具有趣味性,在写作方法上具有启发性。

一篇优秀的习作范例,其本身就是一个充盈感召力的情趣场。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4中,范例的题目就是《请您原谅我》。

这是一篇发自儿童肺腑、情真意切的习作,当儿童在读例文的过程中,潜藏在心底的情感就会被唤醒、被激发,写作的冲动和欲望呼之欲出。

例文后,编者的话也写得别具匠心: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别人(亲人、老师、朋友)说?可以传达问候,可以表示歉意,可以诉说委屈,可以提些建议……这样的提示语,为儿童情感提供了一个明晰的流向:或问候、或歉意、或委屈、或建议,等等。

范例写作提示语的本身就是一个写作情境,将儿童的情感裹挟其中,欲罢不能。

知识的“生成点”。

习作教学不仅要激发儿童写作兴趣,更要提升儿童写作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习作范例”就成了写作知识最有佳的生成点。

教学中,以“习作范例”为载体,师生建立起对话的场域,从而让儿童获得了富有实效的写作知识技能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7为例,围绕习作例文《找“饿”,师生有这样一段教学对话――   师:为什么找“饿”是故事起因,怎样找“饿”是故事的经过,找到“饿”是故事的结果,小作者将这个故事写得非常――(板书:完整)   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生:因为写得非常有趣!(板书:有趣)   师:从哪些地方你感受到非常有趣?   (学生讨论,结果用例文中语句回答)   教师小结,并板书:动作、神态、语言   在对话中,儿童懂得了编童话故事要“完整”,要“有趣”,要抓住“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去描写。

这些真实而鲜活的写作知识,都是儿童习作范例中生成的,具有一定的根植性,因此能外化成儿童写作行为,内化成儿童言语素养。

思维的“生长点”。

课程的建构角度来看,习作范例习作教学的建构基点――从例文出发,唤醒儿童习作兴趣;以例文蓝本,明确习作目标;从例文入手,建构习作知识

另一方面,习作范例又是习作教学的创造源泉――从例文出发,“生长”出新的写作视角,将儿童思维引向更加开阔的空间。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7为例,一位教师习作范例的《找“饿”》为生长点,给儿童的思维打开了另一窗:作者将这两只熊猫想象成母子关系,它们还可能是什么关系?在这两只熊猫之间除了发生《找“饿”》的故事以外,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这样发问,推着儿童的思维沿着例文继续前行,去想象和创造新的故事。

这样的习作范例不但不会以强势语言的姿态去“格式”儿童思维,瓦解儿童个性,还可以让他们的思维“生长”出更加丰富的纬度,“生长”出更加多彩的视角,让童心和童言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在我们重视儿童生活资源、儿童文化资源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来自于习作教学本身的资源――习作范例

教学中,我们应当给予习作范例一席之地;在习作课程建构中,应当还原它本来的面目,回归它应有的位置,发挥它真实的作用。

儿童活动:应当成为个性的摇篮      走向儿童习作教学,大力倡导习作课程活动化,这与儿童身心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因为儿童自觉的理性意识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不发达或不成熟,相应地,感觉投入、动作参与、身体的直接体验则是他联结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基本方式”。

(丁海东,《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在活动中,儿童的感官解放了,体验丰富了;在活动后,儿童抓耳挠腮的困窘局面大有改观,写作变得顺畅多了。

这是否就意味着“活动式”习作教学取得了成功呢?当我们翻开孩子的习作,就会发现,写得精彩的孩子凤毛麟角,在他们的习作中,众多的是对活动过程千篇一律地记叙,很少有生动的细节描写!偶尔有写得具体的地方,那也是教师在“点”上精心指导的结果。

活动”的确可以将习作教学引向一个“活”境地,可是却让儿童言语陷入了一个“死”的僵局。

这不禁让我们对习作教学中的“儿童活动”产生质问――   其一,儿童到底是怎样活动的?不同的儿童,即使面对同样的活动,体验也不尽相同,可是他们的言语为什么会同出一辙呢?细细琢磨一下活动的组织过程,就会发现身处活动之中的儿童,并不是活动的主人,而是活动的“奴隶”。

教师为了强调活动的“有序”和“有效”,总要炮制出几条“友情提示”:在活动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在活动中,小组应如何分工,该怎样开展活动;在活动后,应怎样展示成果。

这一条条看似很温馨,实质是“镣铐”,牢牢地锁住了儿童的思维和感官。

活动过程中,儿童尽管参与其中,但基本在做“规定动作”,没有选择的自由;儿童尽管有些快乐,但基本来自活动的热闹氛围,很少有源自内心的感受。

如果将这样的活动经历和体验转化成文字,自然是共性的陈述大于个性的感悟,自然平淡的叙述多于细腻的描绘;文字的数量有了,但是没有质量。

其二,习作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儿童活动?要让儿童写出丰盈而个性的文字,就需要让儿童拥有丰富而有意义的精神生活,外化到习作教学中,那就是让儿童活动充盈着创造的“活性因子”。

在设计活动中,应当创设多种视角和维度,让儿童活动由单维走向多维,由平面走向立体。

活动组织中,应当给予儿童选择的自由:选择自愿的合作成员,选择自主的活动内容,选择自在的活动形式。

活动实施中,竭力解放儿童的感官和肢体,让他们不仅做习作活动的参与者、操作者,更要做习作活动的开发者、创造者,倡导有创意地玩,鼓励玩出花样,玩得与众不同。

儿童活动丰富了,儿童的体验自然丰盈起来,儿童言语表达也必然跟着异彩纷呈起来。

儿童活动不一定都能成为富有意义的“习作活动”,不一定都能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儿童言语”,它需要一个完整的教学机制来支撑,需要一个完善的课程系统来运作。

作为语文教师,要牢记:儿童言语个性尽管有先天因素,但它更需要在习作教学体制内的精心打造和逐步培塑。

儿童评改:应当培植基本的素养      让儿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这是语文课程的具体目标。

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为了落实这一目标,尝试将习作修改的权力下放给儿童

可是在儿童层面,又是怎样践行的呢?      [镜头一]“作文写好后,自己先改一改!”――这是自我修改

教师在学生完成习作后反复叮咛。

再看看孩子们,“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草草瞄了一遍,便合上了习作本,或者聊天,或者看课外书, 或者摸手、摸脚、摸笔,真正动手改的寥寥无几。

[镜头二]“别人的作文,我可怎么改呀?”――这是生生互改。

学生握着红笔在一块“陌生的田地”圈点,读不懂的句子“绕”过去,写得模糊的地方“滑”,过去,最后改上几个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算完事!老师让写评语,也“依葫芦画瓢”地凑上几句,诸如“语句通顺,描写生动”,“希望将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等等。

修改,是习作教学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提升儿童写作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修改,在儿童写作行为中属于“元认知”,直接锻炼着儿童对自身写作行为的反思和诊断能力。

如此关键,却并没有得到我们语文教师的理解和重视,甚至在意识层面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因此,重构“修改”理念,提升“修改”环节的有效性,对当前的习作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其一,拥有权力,先要具备能力。

教师习作修改权交给儿童,这需要一个前提性的条件,那就是让儿童具备了习作修改技能和方法,因为能力是权力的基础。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范文资源,引导儿童品词嚼句,反复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提升儿童的语感水平;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多做示范,语句方面的,篇章结构方面的,评价语方面的,通过师生对话,让儿童获得初步的修改知识技能;在习作讲评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取典型习作,让儿童尝试“下水”,初显身手。

只有通过这样的反复磨砺,不断实践,才能使儿童真正获得习作修改能力。

其二,具有意识,先要养成习惯。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作为作者,必须具有这样的鲜明意识。

小学阶段,是儿童写作的起始点,修改应当和写作在这个“点”上同构共生,并且一起成长,使“先写作,后修改”逐渐成为儿童的一种良好习惯,直至形成一种稳定的意识。

不仅是习作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于无声处地渗透“修改”思想,多形式多角度地训练“修改技能,让儿童形成“琢磨”、“推敲”、“比较”等言语鉴赏习惯。

当我们将一切工作做在看似“无为”的准备状态,在习作评改中,儿童就会自然地展现出“有为”的表现。

有效的习作修改,源自儿童言语求真、求善、求美的心灵需要,是儿童的一种意识自觉。

其三,享有交往,先要生成互动。

习作评改,从本质上看,其实就是一种言语交往:自改习作,这是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进行言语交流,是对过去“我”的一种反思,一种超越;修改他人习作,这是“我”与“他”以习作为载体的精神沟通,在言语平台上,双方相互欣赏,相互批评,相互建设,这样的交往不仅提升了自己,而且提升了他人。

接受美学理论告诉我们,没有经历交往和对话的习作,永远不能成为作品。

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在儿童的心灵之中产生交往的需要,生成互动的力量。

一是“习作墙”,利用教室空白墙壁,让儿童自由将习作张贴其中,让班级的所有孩子动眼、动嘴、动脑、动笔,充分浏览、赏读、品评、修改:二是“网络”,利用校园网、专业的作文网,为儿童创建固定的交流空间,让儿童主动将自己的习作张贴上去,通过“留言板”的形式实现互动。

这样互动“平台”,不仅延伸了习作教学的过程,而且让儿童享受到交往的愉悦。

儿童成为“言语医生”,应当成为习作教学的重要目标。

语文教师要未雨绸缪,站在儿童言语“跑道”的起点,和儿童一起出发,借助具体的教学情境,立足基本的言语诊断素养,让儿童不仅成为自由的言语者,还要成为自觉的言语品评者。

有效的习作教学,就是让儿童言语与思想素养获得发展,而这里所谓的“发展”不仅仅是“当下的”,更应该是“可持续的”和“面向未来的”。

这就是习作教学一道不可逾越的“铁门槛”。

设置这道“铁门槛”,不仅要在眼花缭乱的观念中守住习作教学的根基,而且还可以阻挡住种种“非儿童化”、“过儿童化”现象的纷扰。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洪 明。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