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癌114例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张勇,孙华,王小燕,张明霞,齐成秋,李燕华,王丹,王亮。

【摘要】 目的:通过腹腔镜开腹手术治疗子宫癌,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1例子宫癌与同期开腹手术治疗的53例子宫癌的临床资料,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量、术后病率、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日、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淋巴结切除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下治疗子宫癌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腹腔镜术。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将现代科学融入现代医学的技术。与开腹或经阴道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妇科良性疾病上的优势是明显的,对于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是否可达到与开腹手术同样的疗效,并同时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国内外文献已有相关报道。我院于2003年4月至2005年12月完成腹腔镜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61例,并与同期开腹手术53例的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03年4月至2005年12月,共完成腹腔镜开腹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除114例。其中腹腔镜组61例,开腹组53例,两组患者子宫癌类型及分期见表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所有病例术前均活检病理证实,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术中髂总淋巴送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以决定是否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组织,是否行腹腔镜手术,术前一定了解宫颈管能否安置举官器。

表1 114例子宫癌患者一般资料(略)。

1.2 手术方法。

1.2.1 开腹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广泛清扫按经典手术方式[1] 。

1.2.2 腹腔镜手术方法[2] 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采用四孔法。探查盆腹腔脏器,若有腹腔积液,抽取查癌细胞。超声刀先打开骶前腹膜,暴露双侧髂总动脉及腹主动脉分叉,向上达十二指肠横部下缘,再剪开动静脉鞘游离腹主动脉和腔静脉,切除动静脉两侧及之间可见的淋巴结或可疑组织,尤其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淋巴结组织。淋巴结均包裹后从转换器取出,防止接触穿刺套管及腹壁组织。沿髂外动脉走向打开侧腹膜,向前达子宫韧带附着处并切断,向内剪开阔韧带前叶达膀胱腹膜返折处;打开膀胱阴道间隙达盆底,辨认输尿管并游离。剪开髂外动脉的血管鞘,在超声刀辅助下撕拉法切除髂外淋巴结组,游离髂外静脉后于其内而切除顶端腹股沟深淋巴结,暴露扎闭内淋巴组织、血管和神经,切除其内淋巴结,再沿髂内动脉切除周围淋巴结。无需行卵巢移位术患者,游离卵巢静脉后,用6~8cm长丝线,高位结扎卵巢动静脉后,超声刀凝切血管组织;需保留移位卵巢组织时,超声刀将卵巢子宫、输卵管切离,沿卵巢韧带剥离游离卵巢动静脉血管,将卵巢悬吊固定在脐水平以上(髂前上嵴上2cm)。游离髂内动脉辨认子宫动脉,用生物夹夹闭子宫动脉,距髂内动脉约1cm处切断,游离输尿管至子宫颈旁,找到膀胱支柱下推,提起上翻子宫动静脉暴露主韧带前叶,可见输尿管穿过其后,将主韧带前叶剪断即可完整暴露输尿管,向侧方推开输尿管和膀胱。于子宫颈约3cm处用超声刀切断骶、主韧带。暴露阴道膀胱间隙和阴道直肠间隙,游离阴道壁长度3cm。切断阴道壁上端,将子宫附件从阴道翻出,切除子宫阴道组织,1号可吸收肠线,连续扣锁缝合阴道残端。经阴道放置引流管,腹腔镜下关闭腹膜。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