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机械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和发展应对

中图分类号:S23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各个领域都发生重大变革。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农业也同样面临着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而解放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民的收入现状。

目前,解放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便是积极推进中国农业机械化进程,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源动力。

1 农业机械化大力发展的重要意义   科技不断发展,促进了农业科技发展,而农业机械化便是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

我国农业面临的转变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这一转变的实现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应用,以先进科技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

实践证明,每一次新科技农业中的推广应用,都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

可以说,发展现代农业要以科技为基础,以农业机械化为保障。

积极应用先进科技,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最有效途径。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有3大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率,发挥增产增效作用,提高土地产量;可以发挥替代作用,解放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至别的产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可以发挥吸纳作用,吸收部分农民进入农业机械相关产业。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必然要求。

农业生产不断发展需要先进的生产方式,而农业机械化生产方式的深化改革,代表着先进生产因素。

农业机械化可以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可以营造农村科技氛围,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造就新型农民;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的生产方式,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因此,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则必须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利用先进的科技装备农业,从而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集约化。

2 现阶段农业机械机型发展趋势   我国农村基本现状是每户平均不足0.53hm2土地。

基于这种现状,我国农村采取的是农户承包经营的小规模生产模式,常用的也是小型农业机械,例如手扶拖拉机三轮车等小型机械

这种小型农业机械价位不高,操作方便且实用,迎合了绝大部分农户的生产需求,因此得以广泛推广。

但是,当农业生产需求得到进一步发展后,这种以小型机械为主的小规模的生产模式已经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需求。

生产过程中,除采用优良品种之外,推广农业新技术是提高单位面积生产能力的最重要途径。

随着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农机化节本增效越来越显著,人们也对高性能的机械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往因为高性能农业机械价格较高,农业生产者容易忽略它的推广应用,但人们已经认识到它在农业生产中的高性能,其在农业生产中所表现的高性能、高性价比充分得到了农业生产者的肯定,这种肯定也远远超过了小型农机。

由此可见,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离不开小型机械,但更多的是依赖大型机械,而且是以大型机械为主,小型机械为辅。

3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   党中央始终重视农业生产,且各项惠农政策不断落实,对农业发展投入不断增多。

最明显的是对农村信贷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土地经营也日渐向规模化发展,同时在农业机械工具购置补贴方面,政府也不断加大投入。

农户对农机具购置和机械化作业的需求越来越强。

不论是中央政策还是农户需求,为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铺平道路。

3.1 农业机械化提升了农业设施装备水平   作为进步的生产力,农业机械可以极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因此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目前,农业机械已推广至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不仅推进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还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

3.2 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机械化不断进步,并实现农业生产2大要素农艺与农机有效结合,是实现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科技应用转化的重要途径。

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科技的桥梁,已成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的有效主体。

农业机械化技术不断推广与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以及组织水平。

3.3 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由于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往很多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已经不是农业生产的难题,如季节限制、空间限制。

这一限制的消失为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区域提供极好的机遇。

设施农业不断发展促进了农业工业化的进程,而同时设施农业农业机械化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客观上为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农业机械装备的广泛应用筑造了平台。

3.4 农业机械化推动了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   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农业机械装备的不断增长,需要农业生产相关人员提升自身知识技能水平。

比如新机手需要提高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科技人员、管理人员需要提高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

在进行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机械化教育资源,在生产中结合实际操作,加强对农民机手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

依托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加强农业机械化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机械化精英。

参考文献   [1] 陈栋栋.我国进入减人增机发展现代农业新时代[J].现代农业装备,2009   (11):34—35.   [2] 陈柏槐.农机化的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J].湖北农机化,2008(6):3—4.   作者简介:王光文(1976—),男,山东省蓬莱人,汉族,大专学历,助理工程师,现就职于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农业机械管理局,研究方向:农业机械管理。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