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青年》:作家的摇篮】 新疆作家

新疆青年》(后更名《新晨》)作为青年的一个文化阵地,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热爱文学的青年,当年的“作家摇篮”栏目摇出了一位又一位影响很大的青年作家,本刊记者专访几位著名作家,让他们谈谈《新疆青年》与他们共同成长的渊源。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让这片苍凉的土地上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文化艺术迎来了大繁荣的时期,随着《新疆青年》的复刊,这里成了新疆青年创作的园地。

新疆青年》文化专栏吸引了许多的文学爱好者,当年的文学青年现在已经成为著名的作家,《新疆青年》是他们成长的摇篮

周涛:我也曾是团干部       采访周涛老师是在2008年年底的一个中午,整个采访中他坦率、真诚,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将军作家的气魄与胸怀,他跟《新疆青年》的渊源同他早年所从事的工作有关。

1970年,大学毕业的周涛来到了南疆喀什地区,在寂寞的岁月里写诗成了这个年轻人的业余爱好。

“那时的想法是写诗不能当饭吃,所以只能是一种写作爱好!”年过花甲的周涛回忆起当年的那段时光时说。

随着共青团组织陆续开始恢复工作,需要年轻有文化的人来做青年工作,领导就找到了周涛,让他去做青年工作,这段日子里,周涛与《新疆青年》这本新疆共青团系统的杂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繁忙的事务并没有让周涛放弃自己写作的爱好,他把自己写过的诗歌反复修改后,通过书信的方式寄到了新疆青年杂志社杂志社编辑们对他寄来的诗歌稿件都会给予回信,并在写作上提供一些修改的建议,就这样与杂志社的交往中,他也跟杂志社编辑们结下了友谊。

“在我创作热情最高、积极性最强、水平不高的时候,《新疆青年》发了我的好多诗歌,是《新疆青年》和编辑部里的编辑们给了我鼓励!”周涛这样看待他与《新疆青年》杂志的渊源。

1979年,周涛走进了军营,成了新疆军区文化创作室的一名专职作家,跟《新疆青年》的联系少了。

“那时年龄已经大了,不好意思与青年人去抢《新疆青年》的版面了,所以很少再往那里投稿了!”但是周涛同《新疆青年》的编辑们还是始终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军区文化创作室这段时期,周涛创作思路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由诗歌改为散文的创作,后来发表的散文《红嘴鸦及其结局》广受好评。

1990年,《新疆青年》的编辑找到了当时已经很有名气的作家周涛,并表示要开辟一个“红嘴鸦”专栏,周涛欣然供稿,“红嘴鸦”专栏出炉后在广大青年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编辑部收到的读者来信也越来越多,很多的读者对这个栏目给予了很高的关注。

董立勃:《新疆青年》改变我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兴起了一股文学热潮,这股热潮也吹进了大学校园。

24岁的新疆师范大学学生董立勃开始“不安分”起来,政教系的他梦想着成为一名诗人。

在一次写作课上,写作老师冉红要大家写一篇作文,董立勃就写了一个关于在校大学生题材的短篇小说《闪耀的星星》,老师看了这篇小说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对稿件的修改提了一些建议。

几经修改后冉老师将这篇小说送到了《新疆青年编辑部。

编辑们将其做了修改后发表在了1981年第二期《新疆青年》上,这是他的处女作。

当得知自己的作品将要发表后,董立勃兴奋了,天天盼望着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

很快杂志印刷出来了,董立勃得到消息后跑到乌鲁木齐大十字邮电局买了一本,回到宿舍看了一遍又一遍。

董立勃迅速成了学校里面的名人,很多同学都看到了他的这篇小说

放假回到团场,他还听到很多人对他和他的这篇小说议论了很久,这也鼓舞了他的创作热情,很快董立勃在《新疆青年》发表了第二篇小说《一个醒着的梦》,这一篇小说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全国各地的读者给编辑部寄来了信谈自己的体会,《新疆青年》1982年第一期专门刊发了读者的来信,一位河南安阳农大的学生李延臣在信中这样写道:《一个醒着的梦》像一盏明亮的灯驱散了我心头的迷雾,我想起了生我养我,可亲可敬的父母双亲;想起勤劳智慧的相邻那一双双热情的眼睛……我好像又闻到了故乡那浓郁的乡土气息,毕业后我决心回到故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后来《新疆青年》还针对董立勃的这两篇小说配发了评论。

“这对于刚刚成长的文学青年是一种难以想象的鼓励,万事开头难,《新疆青年》让我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头!”    两篇小说的成功让原本铁了心要写诗歌,梦想成为一名诗人的董立勃对自己的创作思路有了一个重新的考虑,当时的写作老师冉红专门给他写了一封长信,信中建议他写作的重心由诗歌改写小说

就是这样的改变,让董立勃成了著名的小说家。

“《新疆青年》给我的信心彻底改变了我一生的创作思路。

董立勃对当年的《新疆青年》杂志作了这样评价。

赵光鸣:在《新疆青年》发表处女作       2008年年底,新疆著名作家赵光鸣的中篇小说《帕米尔远山的雪》被《小说月刊》选中并发了头题。

28年前的赵光鸣在《新疆青年》发表了第一个短篇小说《生活在召唤》。

28年过去了,赵光鸣老师对当年写第一篇小说的情景还记忆犹新。

《生活在召唤》讲述了一个待业青年的心路历程:“我”从开始看什么都烦到大姨家散心,感到憋闷到后来看到了希望。

“我”最终发出了“哦,生活在向我召唤”的呼声!    说起这个小说创作赵光鸣回忆了当年的情景。

当时在昌吉日报社做记者的赵光鸣到木垒县采访,在回来的路上,遇见了一个待业青年,当时就跟这个待业青年攀谈起来,一路上他们交流了很多。

待业青年在那个时代是广受关注的一个群体,回到报社后他思考了很久,开始着手写一部关于待业青年话题的小说

最初成形的稿件寄到了《新疆青年编辑部,很快编辑们回信了,信中编辑们对文章的创作思路、写作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这让赵光鸣备受鼓舞。

经过前前后后4次修改稿件,小说成形。

小说的表现形式最终决定采用日记体,叙事方式也由第三人称改为了第一人称,这让人感觉更亲切了,《生活在召唤》刊登在了1980年第9期的《新疆青年》杂志上。

杂志社编辑们给我提了很多的建议,几经易稿。

小说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情感的表达,和时代贴得很近。

这样的一个创作思路伴随了我以后的创作生涯,让我思考生活中的问题。

赵光鸣坦言《新疆青年》让他养成了一种创作习惯,“我以后写的小说都是关注现实、关注底层。

”    现在已是著名作家赵光鸣看着当年写的这个短篇小说,依然感觉很满意,“20多年过去了,看到自己年轻时候的作品,虽说这是我的第一篇小说,但无论从结构还是主题的表达上应该还算满意,这个小说的成功我要感谢《新疆青年》杂志的鼓励,感谢这些编辑们的指点。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