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装备维修质量管理研究

文章提出船舶装备维修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介绍了船舶装备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控制重点,分析了影响船舶装备维修质量管理工作的因素,提出了加强船舶装备质量管理的措施。

船舶装备的生命周期主要包括设计、制造、使用与维护和报废等过程。而船舶装备使用维修费用在全寿命周期费用中所占的比率高达60%,甚至达到70%~80%。控制船舶装备维修质量、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的可靠性、经济性是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船舶装备维修质量船舶装备维修管理的核心,是装备维修活动成败的关键,它极大地影响船舶维修后的效能,因此,加强舰艇装备维修质量控制,可达到保持船舶在航率、装备完好率,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目的。

1 船舶装备维修阶段质量管理内容。

1.1 勘验阶段质量管理

工程勘验是船舶装备维修工作的前期和基础,是装备维修工作的重要环节,准确的工程勘验可以明确装备维修范围和维修配件,大大缩短了维修备件的筹措时间,从而提高装备维修效率。

其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明确装备故障,详细制定维修计划,预估计算维修经费,确定更换备件和有效评估维修能力等。该阶段质量管理的重点需要控制随意扩大维修范围、把握更换维修配件不明确、制定维修计划不细致和维修经费预算不准确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1.2 维修阶段质量管理

装备维修船舶装备故障排除和技术性能指标得以恢复的具体实施阶段,是装备维修工作时间相对较长的环节。其主要内容包括:装备的整体拆卸、逐步分解、零件清洗、测量记录、技术鉴定、工艺制定、故障修理、配件更换、设备回装、性能调校等多个环节。

维修阶段质量管理的环节较多,主要包括:维修技术人员的资格认证、专业维修设备的技术状态、测量仪器的计量检定、工艺工序操作的规范程度、维修配件质量状况、维修工作的环境是否整洁规范等内容。

1.3 验收阶段质量管理

质量验收是对船舶装备维修工作的评价认可,明确的验收标准是验收工作的可靠保证。其主要内容包括:验收意见鉴定、局部装备验收、整体装备验收验收签字等几个重要环节。验收阶段质量控制,一般重点关注验收程序的合法性、参验人员的合法性、维修配件质量验收、工艺工序的规范性和修后试验数据验证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2 船舶装备维修质量影响因素。

2.1 维修人员对维修质量影响

船舶装备维修工作是劳动和知识密集型活动,维修人员是装备维修质量的最为重要影响因素。离开人的操作任何维修工作都无法开展,即使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也必须有人操作、管理和维护保养,因此在众多影响船舶装备维修质量的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有力保证维修质量和有效控制维修过程的关键因素。

2.2 维修设备与设施对维修质量影响

维修设备是指船舶装备维修时所用的各种机械设备、电气和仪器等的统称。维修设施是指维修时所采用的设施,它一般包括维修车间、仓库等。俗话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设备与设施完善,才能更好的完成维修工作,而随着船舶装备的不断更新换代,随之配套的维修设备和设施也需要升级换代,反之则会制约维修质量的提高。

2.3 维修配件维修质量影响

为保证船舶装备以最快的速度保持和恢复技术性能,零部件整体换修是船舶装备维修的首选方式,维修配件质量影响船舶装备维修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维修配件主要从质量和供应两个方面影响维修质量维修配件供应时间长且或供应量不足,将严重影响维修工作的进程;若是维修配件质量不合格的话,不单单影响船舶装备维修质量,从长远来看,还严重影响船舶装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2.4 维修技术方法对维修质量影响

船舶装备维修的技术方法包括拆卸、清洗、粘、焊、镀、热处理、喷涂和装配等多种工艺和修理方法,在船舶装备维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工艺标准,合理使用工具和机具进行维修作业,否则将直接影响到舰船装备维修后的质量、使用寿命和技术性能指标,造成严重后果。

2.5 维修管理维修质量影响

采用合理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法规是确保舰船装备维修质量的必要措施,其主要包括管理机构、制度、方法、措施和技术文档等。建立完整的维修质量管理体系,合理开展装备维修质量管理工作,不但能够通过控制各种影响装备维修质量因素来提高维修质量,还可以通过全面掌握装备维修质量状态为装备维修策略提供可靠依据。

2.6 环境对维修质量影响

环境是指船舶装备维修作业场所的湿度、温度、尘埃、噪音、供水和供电等综合情况。环境因素不仅影响维修人员的精力和情绪,还直接影响维修设备和检测仪器的准确性,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精密仪器,如精密机械部件、光学仪器和电子设备等对使用环境要求较高的仪器设备。因此,改善装备维修环境可达到提高装备修理质量的目的。

3 加强船舶装备维修质量管理的措施。

3.1 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

根据装备维修质量管理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和任务分工,切实解决装备维修质量管理中该谁管、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和管好管不好怎么办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3.1.1 筑牢思想基础。

积极开展人员思想教育活动,树牢全员管、全程管和系统管的装备维修质量管理思想。

3.1.2 明确相关职责。

根据装备维修质量管理有关要求,结合船舶装备特点,科学构建人员装备维修质量责任管理实施体系,明确相关职责。

3.1.3 抓好落实运行。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组织人员在落实监督检查、定期考评等环节性工作方面抓好落实。

3.2 健全完善装备维修质量法规

坚持科学化、正规化的装备维修工作是抓好舰船装备维修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需要在规划制定、法规完善和监测手段改进等方面下功夫。

3.2.1 制定质量管理规划。

立足于船舶装备维修质量这个出发点,在明确具体技术指标和任务以及装备质量管理范围的基础上,制定船舶装备维修质量管理工作的长期总体规划,作为装备质量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

3.2.2 完善质量法规建设。

在完善通用装备维修质量管理法规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新型船舶装备维修法规制定和配套建设工作,同时兼顾装备法规电子版的建立和装备质量管理软件的开发工作,为科学化管理和建设船舶装备维修质量法规奠定基础。

3.2.3 改进质量监测手段。

通过综合运用热工参数、油液、振动、无损、电气和红外等多种专业监测技术手段开展船舶装备实施质量监测工作,通过不断扩大油液分析技术手段在船舶装备维修质量控制领域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保证船舶装备维修质量的可靠性。

3.3 创新装备维修质量信息技术。

新时期,要保证船舶装备维修质量,实现船舶装备维修科学化,就必须充分重视信息技术的作用,创新和完善传统的维修方法和手段,探索信息化条件下船舶装备维修质量管理的新方法、新手段。

3.3.1 建立质量监控系统。

开发船舶装备维修综合信息网,建立一个从上到下纵向贯通、横向相连的维修信息系统,通过广泛运用计算机决策辅助维修管理系统等先进手段,加强信息与质量监控,逐步实现船舶装备维修工作在全程、动态、集中监控。

3.3.2 创新质量管控手段。

实施船舶装备维修智能化管理,创新研发装备维修管控新方法、新手段,通过高新科技技术手段的运用,实现装备维修质量管控自动化、程序化和标准化。

3.3.3 推广虚拟维修技术。

利用船舶装备虚拟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所建立的产品模型数据,对实际使用、维护过程的建模、仿真,并对此过程所得到的有关产品模型失效现象做出预维护建议和维修指导。

3.4 抓好维修质量管理环节。

船舶装备维修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装备机关、装备维修人员必须树立系统维修管理的思想,对船舶装备进行系统维修管理。抓好目标确立、资料收集、方案制定、实施维修,设备计量、检查验收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做好船舶装备维修工作,确保装备维修质量

3.5 加强质量管理人员培训。

加强船舶装备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坚持考核上岗机制,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使之熟悉装备质量规范和技术条件,正确把握装备的各项性能要求与技术指标,掌握装备质量管理方法,具备装备质量管理能力。

4 结 语。

目前,船舶装备系统结构更加复杂,技术更加高端,而装备维修是一项特殊的活动,对装备维修质量的要求高,船舶装备维修质量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更广、更深,影响装备维修质量的因素也很多,解决的措施和方法手段也不尽相同,本文对其中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作者:董瑞 于涛 刘享明 来源: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5年4期。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