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化 制度僵滞与外来的挑战

内容提要 偏重于效率的改革导致了收入分化的加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国目前制度僵滞的状态。在不同利益集团博弈过程中,短期内富人集团不会主动放弃既得利益,但从长期内可能出现的悲剧的结果来看,富人集团不得不改变现存的规则。富人集团内部的博弈由于投票权的不明确以及惩罚和激励的不完备而不得不借助于政府力量的推动。由于短期内政府受富人集团的影响较大,政府管制的加强和寻租活动的广泛存在,政府对收入分化的政策可能会因为对所有制的歧视而发生“厨房的悲剧”。同时支出的刚性特征也制约着,个人所得税和转移支付制度这一公平分配的工具难以施展。在外部的竞争压力下,较长时期内,中国制度僵滞状态可能会打破,从而在化扩大的过程中穷人富人的谈判更加对等,收入分化加剧的趋势将会得到缓解。关键字 ;收入分化 制度僵滞 ;博弈 外部挑战; Income Split,Institutions Rigidity and Challenge of Outside。

Abstract The tendency to the efficiency in China’s reform has led the income split and in some degree caused the institutions rigidity. In the process of game between the different groups, the rich group do not give up their revenue voluntarily in the short time, however, in the long run they have to do it because they will face the result of public tragedy. The game in the inter—rich group has no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uncertainty of vote right and imperfect punishment and motivation, so they must ask the government’s aid to promote the process. In short time, the rich can mostly affect the government and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rent exist far and wide, so the polic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probably induce the kitchen tragedy because of the discrimination to the system of ownership. In the same time, the expansion of fiscal expenditure constrains tax system reform which weaken the utility of tools to distribute income (individual income tax and transfer payment). The challenge of outside could break through the situation of institutions rigidity in long time, and make power of poor group increased in the negotiation with rich along the process of market expansion, we will find the tendency of income spilt easy up and the social welfare will increase.

Key Words Income Split Institutions Rigidity Game Challenge of outside;。

;公平效率是切蛋糕和做蛋糕的关系,中国二十年的市场化进程,坚持的是先把蛋糕做大的策略。如果说市场化是以资源配置优化为终极目标的化,这应该为最优的选择。福利经济和新制度的研究都表明,市场的不完备决定了以帕累托最优为目标的市场化是一种理想化的行为,收入分配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至关重要。许多学者对中国二十年来收入分配研究的结论是中国收入分化严重。以此为前提,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收入分化制度变迁周期的关系,在内部制度陷入僵滞状态时,阐明外部冲击对收入分化调整、提升整个福利水平的机理。一、收入分化现状及公平效率的替代关系 一般来说,收入分化程度主要由两个指标来说明:一是基尼系数,二是财富(金产)的集中程度。虽然二者的使用上还存在着完善之处,但是基本上可以反映市场化初期中国收入分化程度。 ;(1)基尼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收入分化在加剧,从1980年的0.32上升到1999年的0.4164,幅度达30.13%。(2)基尼系数变动具有阶段性特点,1984年后一直稳步上升,1990—1994年间快速增加,1994年达到顶点,在1995—1997年略有下降,1998年后又开始回升(毕先萍2002)。 (2)从拥有资产的规模来看,城乡家庭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和第四层次的金融资产差距,户均相差360.2倍,人均相差371.0倍(刘福恒2001),进而推论,城镇的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的金融资产差距,户均相差31.2倍,人均相差30.9倍[i] 据此,可以简单描述出目前公平效率的一般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隐含着三个假定:第一,公平效率二者不可兼得;第二,中国目前的收入分化尚未达到完全恶化的地步;第三,此处的公平并不是指机会的均等,而是指结果的均等,因为收入分化问题关注更多的是结果。 一般认为,公平效率是一组替代品,这是指收入分化程度并没有达到极端的状态。若收入分化极度恶化,二者则是一组互补的关系。在公平效率关系处理不恰当的时候,等福利线处于较低的水平,如果对二者的关系施以制度改进,则会使等福利线向右偏移,从而社会的总体福利水平得以提高。 图中,I0、I1、I2,分别表示不同的等福利线。其中,I0是目前的形态。表现为牺牲公平,保证效率的取向。此时,二者还是相互替代的关系,不过是公平效率的边际替代率大于1而已。I1描述的是收入分化处于极端的状况,无论是走向哪一个极端,都表现为一种互补的关系,社会福利受到极大的损害。目前有一种偏向效率的趋势。I2是对当前收入分配不当进行有效的制度调整后的等福利线,公平效率的边际替代率下降,社会分化程度减轻,等福利线向右偏移,社会总福利增加。 理想化的政策结论是,采取措施,尽量使等福利线由最初的I0向I2移动,并防止滑向福利水平恶化的I1。现实正好相反,等福利线正越来越快地与后者的变动相耦合。使该曲线保持理想化的右移状态存在着巨大的制度障碍。二、收入分化制度僵滞 制度变迁由制度僵滞制度创新、制度均衡三个阶段组成。中国的渐进性改革经历了上述三个阶段,并重新进入了制度僵滞阶段。程虹(2001)认为,现时期中国具有制度僵滞阶段所共有的一些特征[ii]。在这一时期,社会对创新的愿望远低于在现有社会分配中去争取更大份额的愿望,也就是创新太大,人们缺乏创新的愿望,也没有获得创新收益的可能。人们不是努力去寻求创新的机会,而是去获得社会分配中更大的份额。社会对公平的诉求优先于效率。 形成制度僵滞的原因很多,如交易规则的不完善、政府干预的过多等等,收入分化严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例证就是近期的消费不足。收入决定了消费,收入分化又造成了消费断层,消费决定着,需求低迷决定了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社会的福利曲线左移。推动制度变迁的动力是潜在收益与成本的比较,潜在利润的不足降低了创新的动力,制度便陷入了僵滞状态。 收入分配的重新划分是打破这一僵滞状态的路径之一。这里借用一个基本的博弈模型,分析在没有外部冲击的背景下这一状态打破的可能性。基本假设: 1、社会分为两大集团富人集团穷人集团; 2、富人集团属于小集团穷人集团属于大集团; 3、集团集团之间、不同集团内部都存在着博弈; 4、政府行为短期内受富人集团策略影响较大,长期内由穷人集团决定; 5、不存在国际化的制度竞争。博弈的全过程如下:(一)不同集团之间的博弈 利益集团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个人组成并采取集体行动的组织。在此假定,同一利益集团有着共同的行为准则和目标。富人集团属于强势集团,与穷人集团相比较,存在着交易成本、行动、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在与弱势集团的智猪博弈中处于谈判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富人集团人数少,属于小集团,因而“具有较强的组织集体的行动的能力”(奥尔森1997)。相反,穷人集团由于人数众多,属于大集团,组织成本太高,难以较快地采。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