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苯苄唑阴道片联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严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观

【关键词】 联苯苄唑;伊曲康唑阴道念珠菌

[关键词]联苯苄唑;伊曲康唑阴道念珠菌

念珠菌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过去误称霉菌性阴道炎,80%~90%的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为条件致病菌,10%~20%非孕妇女及30%孕妇阴道有此菌寄生,但菌量极少,并不引起症状[1]。只用在全身及阴道局部细胞免疫能力下降,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并转变为菌丝相,才出现症状。常见发病诱因有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抑制乳酸杆菌生长,从而利于假丝酵母菌繁殖,另外应用避孕药,穿紧身化纤内裤及肥胖也会使会阴局部温度及湿度增加,假丝酵母菌易于繁殖引起感染。近年来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加之患者对本病的危害性认识不够,致病情不能得到及早控制而发展为严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本文在通过用联苯苄唑阴道片联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严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观察,寻找一种治疗该病较为有效的方法。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和分组 2003年12月至2005年11月对我院妇科门诊诊断为严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144例,均为非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首次发病,无唑类抗真菌药物过敏史。无糖尿病及肝、肾、血液系统疾病。年龄18岁~65岁,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84例,采用联苯苄唑阴道片联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采用联苯苄唑阴道片治疗。

1.1.2 诊断标准 主要症状体征符合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诊断标准,在此基础上,严重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指按骚痒、疼痛,外阴阴道充血、水肿、抓痕或皲裂,阴道壁糜烂及分泌物等7项指标。根据程度不同,每个指标评分:1分~2分或3分,7项指标总评分大于或等于7分者;实验室检查,采用悬滴法,显微镜下检查,找到芽孢和真菌丝;排除混合其他阴道炎如滴虫、细菌性阴道炎等。

1.2 方法。

1.2.1 用药方法 研究组:联苯苄唑100 mg每晚睡前阴道内放一片,连用7 d,嘱患者于第1天至第3天放置联苯苄唑前用偏碱性洗液冲洗外阴阴道1次,然后每天清洗外阴而不冲洗阴道,并在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伊曲康唑100 mg,2次/d,口服,连用3 d。对照组:联苯苄唑100 mg每晚睡前阴道放置,方法同研究组。

1.2.2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全部症状体征消失,镜检(—);显效:大部分症状体征消失,镜检(—);有效:部分症状体征消失,镜检(+);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镜检(+)。

1.2.3 随诊 分别于治疗后10 d~14 d、28 d~35 d进行随诊,随诊内容包括症状体征,并做分泌物镜检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Ridit分析。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