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词汇的外宣翻译策略

【摘 要】在当前世界多元文化语境下,尤其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的现实背景下,研究我国的外宣翻译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本文从“中国梦”一词的英译谈起,探讨我国特色词汇外宣翻译策略

【关键词】外宣翻译 中国中国特色词汇

从理论上来讲,外宣翻译属于新闻传播学、翻译学等交叉学科性的研究领域。在我国,外宣翻译研究目前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从实践方面来讲,外宣翻译在对外宣传、传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宗旨是为了宣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对于提高我国国家软实力也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一、外宣翻译的概念及重要性。

1、外宣翻译的概念。

外宣翻译的活动我们并不陌生,简单的说就是完成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但外宣翻译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在我国还属于一个较新的领域,缺乏与该学科相应的系统理论支持和指导。外宣翻译的“外”指的是翻译活动的方向,“宣”指的是翻译活动的传播方式。

顾名思义,外宣翻译的对象是其他国家的受众,是翻译外宣传材料的实践活动的总称。许多学者都曾经为外宣翻译作过定义,其中张健的定义被广泛认可,“外宣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为对象的交际活动。”。

外宣翻译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去理解。广义的外宣翻译涵盖各行各业、各级部门从事对外宣传方面的翻译活动,即人们常说的“大外宣”的翻译概念。狭义的外宣翻译是指各种政府文件公告、媒体报道、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实用文体的翻译。本文拟探讨的范围属于狭义的外宣翻译

2、外宣翻译的重要性。

翻译的实质,是两种语言之间从语言文化、从形式到内容的多方位、多层面的意义转换与再释的过程。对外宣翻译活动来讲,它并不是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之间单纯的转换。尤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宣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者要具备全球意识,意识到中国外宣翻译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密不可分的重要性,并在中西方语言文化巨大差异的挑战下,在从事外宣翻译时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声音。外宣翻译的宗旨是要立足于传播中国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人类文明发展。

二、中国特色词汇

1、何谓中国特色词汇

中国特色词汇常常带有鲜明的词汇特征,是指那些受制于特定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历史和政治事件等,涉及中国政治、经济、历史、社会及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中国特有的事物和现象的词语。在翻译界常将其称作“汉语文化限定词”或“文化专有项(culture specific terms/items)”。

中国特色词语的特征体现为构词灵活,形象生动;同时内涵丰富,信息量大。这样的词汇英语中一般缺乏直接对应的表达,因此中国特色词汇英译是翻译的一大难题。但是,由于中国特色词汇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传统,或深刻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进步和时代变迁的现实,对这类词汇翻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例如:“四项基本原则”、“三讲”、“三个代表”、“八荣八耻”、“不折腾”、“中国梦”等。

2、“中国梦”的英译。

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自此次讲话后,“中国梦”的口号引起了中外媒体及民众的热议和不同解读,也成为新一届政府的“流行语”。

中国日报英文版以及其他外宣的英文网站上,“中国梦”一致被译为“China dream”,并不像“美国梦”(American dream)一样被译为“Chinese dream”。为什么“美国梦”是American dream,而“中国梦”却要译成China dream呢?这是因为原本Chinese一词在英语语言中常常带有一定的贬义。因此,为了避免因翻译产生的误读,并为了增强“中国梦”一词的外宣感染力,在翻译的时候采用了“China”而非“Chinese”。英国学者Stuart Berg Flexner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军队里出现了一些表达方法,用Chinese来指代无组织,喧嚣,混乱,比如:a Chinese attack(中国式进攻)用来形容喧嚣、混乱的进攻;a Chinese landing(中国式降落)是飞机坠毁;the Chinese national anthem(中国国歌)是指响亮的爆炸声,尤指远离目标的炮弹或炸弹。至于为什么会出现用Chinese来代表‘混乱’、‘可笑的失败’这类含义的原因,可能是英国士兵不了解中国人,认为中国人的语言和做事方式奇怪、难以捉摸。”①因此,基于词源学角度的考虑,各个外宣媒体把“中国梦”译成China dream而不是Chinese dream有一定的道理。然而,随着我国文化影响力的逐步加强,这些词语现在仅偶尔出现,而且并非故意针对中国人或中华民族。②。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和受关注程度的增加,汉语对英语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例如,2003年中国“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后,航天词汇库中根据太空的汉语拼音taikong新增了taikonaut一词,用来指中国宇航员。这一词汇通过西方主流媒体的频频报道,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的声音。另外,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现场翻译直接将“不折腾”音译成汉语拼音“buzheteng”,后被各媒体广泛传颂,认为“buzheteng”一词也将成为英语当中带有中国特色的专属名词。正如“taikonaut”和“buzheteng”一样,我们有理由相信,China dream也将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最强音,让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被全世界所熟知。

因此,“不折腾”和“中国梦”这些中国特色词语外宣翻译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和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如何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有效处理中华特色词汇的英译成为翻译界越来越重要的一项研究课题。

三、中国特色词汇外宣翻译策略

1、异化的翻译策略

1995年美国学者韦努蒂提出了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理论。其中异化理论(相对归化而言)是要求译者致力于忠实原作作者写作阶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尤其是当时的语言惯例和习法进行翻译。韦努蒂认为异化翻译是“对译入语文化”价值观施加种族离心的压力,以“在翻译作品”中体现外国文本语言文化的差异,从而把读者“送到”国外。笔者认为,韦努蒂提倡的异化翻译策略中国外宣翻译过程中同样适用。中国媒体在外宣翻译过程中将异化理论作为翻译文化专有项的主要策略,不仅可以起到抵抗西方霸权的作用,也使中国文化得到了传播,使国外读者领略到了文化的“异国情调”,促进了世界文化多元性的发展。翻译的主要方法有:音译音译加解释,直译直译加解释。

(1)直译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传播源语的语言文化信息。直译是指基本上按原文的字面意思翻译而不做太多的引申和解释,这种方法既传达了原文的字面意义,又保留了原文的文化特色,对外传递一国的文化价值理念,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一些惯用的直译词的表达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并使用,其所涵盖的异国色彩已经消亡,例如“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经济特区”(special economic zone)等词汇

(2)直译加解释。英语中很少存在与中国特色的时政新词汇对等的词汇,因此完全直译的方法有时候也不可取,弥补的办法是直译再加上解释,这样就可以既能保存中国特色,又不失准确性。例如“863”计划的翻译,如果翻译成the“863”Program,外国受众并不知道这是高科技研究发展的一项计划,但若议成the March 1986 High—tech Program,读者便会知道这是1986年发起的科技计划。直译加上解释性翻译策略弥补了完全直译造成的信息传递性不全、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差的缺点,并且兼顾了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推广和传播,是翻译中国特色词汇较为理想的策略

(3)音译音译法顾名思义是一种译音代义的方法,是指用一种文字符号来表示另一文字系统的文字符号的过程或结果。音译法主要用于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翻译,以及用于民族特有事物名词的翻译,例如中国特有词汇fengshui(风水)、kowtow(磕头)、kongfu(功夫)、mahjong(麻将)、wushu(武术)等,西方特有词汇迪斯科(disco)、三明治(sandwich)等词汇。通过对中国特色词语音译,使中国文化负载词进入英语语言文化中,有助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让中国真正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4)音译加解释。虽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日益加强,但中西两种语言文化差异较大,大多数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了解程度还不高,因此完全采取音译法来翻译中国特色词汇会使交流受阻,不能完全有效地实现中西文化交流。例如中国的“粽子”一词,英译就不能完全使用音译法,因为不懂汉语和不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西方受众普遍不知道“zongzi”(粽子)是什么食物。因此,如果在zongzi后面加上解释kind of glutinous rice dump—。

lings wrapped in reed leaves, eaten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有助于外国受众更形象生动地了解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食物。这种策略保留了原文本的特点,使英语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因此,对中国特色词语音译,宜采用音译加解释的方法,即在音译后附有注释或引申义。

2、省略或淡化的翻译策略

在进行外宣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仅要考虑到语言文字本身的差异,而且还要考虑到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的差异。由于汉语的思维和欣赏习惯,我国的外宣资料中常常为了营造气势和意境而使用“大词”(high—sounding word)、四字格、同义反复词语,而这些词在英语中却找不到意义对称的词汇,例如“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成就巨大”等四字结构词语;又如“全面提高”、“切实加强”中的“全面”和“切实”,以及“最好、最先进”等修饰语。如果完全对等地译成英语,除语言结构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外,更重要的是给人以言过其实、言而无物的印象,与英文文体避虚就实的表达特点不相符合。对此我们可以采用省略或淡化的翻译策略,使外宣资料符合译语受众的语言表达习惯。□。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2013年一般项目《文化软实力建设下大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能力的调查分析》,课题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534号】。

参考文献。

①邵志洪:《英汉语研究与对比》[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128。

②高克毅:《最新通俗美语词典》[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1。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责编:周蕾。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