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问题与改进

摘 要 下载论文网   近年来,我国集团公司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步履蹒跚。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相对于集团公司的发展要求严重滞后,制约了集团公司竞争力的提升。

所以,加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就显得相当重要。

文章分析了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善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以推动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内部治理结构,提升集团公司的竞争力。

【关键词】集团公司 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   一、引言   作为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内部审计工作从来就是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监督与评价,帮助企业堵塞漏洞,增收节支,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大力提高审计工作的层次与水平,是新形势下搞好企业的必由之路。

但是,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现实状况却并不如人意,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因此,如何改进并建立更加适应我国集团公司发展的内部审计运作模式,以加强集团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提高公司的竞争力,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现存问题   内部审计企业集团加强管理、提高效益、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

发展至今,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已经显示出勃勃生机,在规范企业集团经营管理、促进企业集团健康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创维集团内部审计部门自2000年以来,为公司共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抄送集团法律事务部案例200余起,案值近3000万元,其中,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0余人;查出因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坏账近千万元,内部审计机构真正起到了内部经济警察的作用。

但是,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仍然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存在较大缺陷,面临许多问题。

(一)内部审计模式存在不足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模式,从审计切入点的角度可划分为三种:账表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

我国大多数集团公司采取的是制度导向内部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

1.容易忽视企业本身的目标   虽然与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相比,制度基础审计并不完全依赖于实质性测试程序,它引入了“了解内部控制” 及“控制测试”两道程序。

针对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相关业务进行实质性测试,这就使得一些利用内部控制的漏洞进行舞弊的行为无处遁形。

但是,它也使得内审人员容易将审计重点偏向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而忽视了企业本身的目标。

在没有了解企业目标和所处风险的情况下,直接评估控制程序,其结果意义不大。

因为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判断哪些控制风险而言是最重要的。

2.难以发现“管理舞弊”   随着集团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业务的日益增加,会计造假手段也在日趋复杂化和隐蔽化。

单纯的员工舞弊,内部控制导向的实质性测试可能会是有效的。

但是,对于”一条龙造假”,尤其是“管理舞弊”,制度基础审计也会部分失灵。

因为由公司最高管理层事先知情甚至亲自策划的舞弊行为.往往可以轻易地绕过内部控制制度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只注重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审,而不关注企业的政策面、环境面、市场面和经营管理面,不注意识别和评估所面临的审计风险,就有可能错误地确定重点审计领域。

这将不利于审计质量,甚至可能使审计风险失控,使审计得不偿失。

(二)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完善,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提供了制度保障。

但是,虽然多数集团公司初步建立完善了内部审计制度体系,规范了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活动。

但还有部分集团公司虽然设立了审计委员会,但一直未制定内部审计章程或已制定的内部审计章程不完善;并未根据内部审计章程及时修订完善内部审计管理办法;内部审计机构并未根据内部审计章程及内部审计管理办法,编制内部审计工作手册,以更好地指导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

这种情况就导致内部审计的多头领导、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等诸多问题。

(三)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不足   内部审计是一种集查错防弊、兴利以及增加企业价值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这种综合性决定了对内部审计人员复合型的高素质要求,不仅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审计知识,还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具备管理、法律、金融、工程、技术、信息等多个学科方面的知识。

因此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人员的知识结构就成了内部审计是否有足够胜任能力的基本条件。

三、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改进   (一)建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   内部审计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风险管理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也是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所谓的“风险”,是指集团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可能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事件、行为和环境,包括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人事风险、经营风险等。

集团公司在制定年度内部审计计划时,需要全面考虑公司战略风险控制

首先要对集团公司的战略风险进行分析,如公司面临的市场风险、外部监管环境及公司内部环境,可借助SWOT分析法,明确集团公司面临的战略风险

还通过对各个业务流程的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确定集团公司所面临的业务领域的重大风险

要站在集团公司治理的高度,分析集团公司战略决策层面的风险,把握集团公司发展的全局,制定符合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的年度内部审计计划,并根据分析量化评估的风险级别合理分配内部审计资源。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程序应与集团公司风险管理协调一致。

内部审计部门无论是在制定计划初期,还是实施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重要战略层面的风险,要及时向集团公司高管层汇报;确认的内部控制环节风险,要及时反馈给风险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

内部审计的及时反馈功能,使内部审计直接参与到风险管理过程中,同时能够实现内部审计工作成果和价值的最大化。

(二)建立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   内部章程是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宪法”,集团公司其他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应以内部审计章程为依据。

应在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审计部拟定,经审计委员会报请集团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集团公司应根据内部审计章程及时修订完善内部审计管理办法。

内部管理办法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对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要求作出明确的规定;对审计委员会的设立、职责及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和从业人员资格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对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职责及保障内部审计机构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限、资源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对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的程序、时限、报告关系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对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中的责任及奖惩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内部审计管理办法是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的综合性具体制度,由部门拟定,经审计委员会报请集团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为了更好地指导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内部审计章程及内部审计管理办法,编制内部审计工作手册。

内部审计工作手册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内部审计机构的目标、权限和职责的说明;内部审计机构管理及工作说明;内部审计机构的岗位设置及岗位职责说明;主要审计工作流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内部审计道德规范和奖惩措施;内部审计人员聘用、培训、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说明;内部审计项目管理规程等。

内部审计工作手册是各项具体内部审计管理制度集,应根据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及时补充完善,如增加内部审计具体业务指南、操作规程等。

内部审计工作手册由审计机构负责人发布实施。

通过上述三个层次的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为集团公司内部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体系。

(三) 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的综合能力   内部审计工作需要职业判断较多,需要具备一定职业素质,没有一流的内部审计队伍就不可能取得一流的内部审计工作成就。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队伍整体能力水平不高,必须重视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的综合能力。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充实内部审计队伍,合理聘用各类内部审计人才,做到优势互补,避免知识结构单一,制定明确岗位职责及能力需求说明,严格录用程序;加强业务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知识水平,培养具有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内部审计人员的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调动学习创新的积极性;按成本效益原则,充分利用外部专家的服务,建立特殊业务内部审计专家库。

四、结语   内部审计是为集团公司改进经营管理和实现经营目标服务的,在集团公司经营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它既为加强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服务,又在风险管理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内部审计的作用不仅仅是监督,也是各级领导的好帮手,可以通过评价、咨询,帮助企业防范风险、实现增值。

但是,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由于起步较晚,目前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了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发展,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致使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不能真正有效的为企业服务。

本文分析了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审计模式、制度建立、人员素质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集团公司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叶陈云,叶陈刚,张琪.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体系构建研究[J].审计研究,2013(2).   [2]余中福,李涛,王聪,闫学文,韩锟.我国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探讨[J].会计之友,2013(5).   [3]宁园园.论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优化[J].财经界(学术版),2013(16).   [4]盖喜发.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架构及模型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2(10).   [5]任敏.多元股权结构下的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究[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2(2).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