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对招商引资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美国爆发的百年未遇的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和能力下降,投资信息明显减少,招商引资比以前更加困难。

科学分析金融危机招商引资的影响,积极主动应对,在“危机”中寻找“生机”,是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经济危机 招商 引资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它导致市场疲软,需求萎缩,经济滑坡,投资动力明显减弱。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一些招商引资项目面临困境,招商引资工作的难度也在加大。

在这种情况下,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尤为重要。

■一、 金融危机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冲击影响   1、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再融资规模下降、融资成本提高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家宏观政策调控、金融政策从紧,导致我省融资服务环境更加困难,对外来投资客商的投资吸引力正在逐步减弱。

项目受融资因素的制约,项目进展相对较慢。

2、投资者出于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担忧,多数外资企业处于观望状态,投资信心不足,引起投资下降   金融海啸日趋加剧,导致投资者更加慎重,均在观望与等待,致使我市招商引资开工项目、签约项目较少,而且签约项目的履约率有缩水的情况,总体进展不畅,招商引资难度增大。

2008年全市新批外资项目48个,同比下降59.6%;合同利用外资4.9亿美元,同比增长28.05%。

虽然我市批准项目与去年同期相比,合同利用外资有所增长,但是新批项目个数下降幅度很大,且合同利用外资主要集中在上半年批准的6个大项目和增资项目上,其余项目投资额较小,总体来说新批项目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

另外,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在建项目尤其是房地产开发项目推进不理想,项目出资受到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工作进程。

3、消费市场下滑导致企业盈利预期下降,订单急骤下降,从而减少投资或减产   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造成世界总需求量减少,尤以欧美日韩国家为甚,而我市主要出口市场又多在这些国家,外需减弱,出口企业遭受一定冲击。

2008年,全市出口过千万美元以上企业55家企业中有19家企业出口开始下降,下降幅度较大的企业有世原鞋业、可隆车业、福生食品等。

消费需求的下降使企业盈利预期下降,从而导致部分外资撤走或者撤销增资计划,新的投资举步维艰。

■二、 金融危机我市招商引资带来的机遇   这次金融危机我市来说既是挑战,也有机遇,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危机,积极行动。

只要理清工作思路,准确分析,把握形势,创造性地开展在特殊形势下的招商引资工作,就能抓住机遇,促进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1、金融危机使我国政府的政策转向,企业的发展面临更宽松的环境   自金融海啸爆发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17日国务院会议明确提出,采取灵活谨慎的宏观经济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加大投资力度,抓紧基础设施和民生等领域重大项目的建设。

2008年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确定未来两年安排投资4万亿元。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8年以来,国务院研究出台了振兴十大产业的系列措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已宣布调整部分纺织品、服装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是我国自2006年下调企业出口退税率以来的首次回调;增值税转型方案也即将出台,出台后的新方案将减少企业1200亿元以上的税收。

企业的发展将面临更为宽松的环境,给企业投资带来了好的机会,相应给招商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

2、金融危机提高了中国在全球的“关注度”,我国吸引外资的投资环境优势更加明显    我国虽承受了金融危机的压力,但在全球经济中依然当之无愧地扮演了“稳定器”和“发动机”的角色。

因为此次金融危机使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济面临衰退,而与此相关的原油价格回落,导致中东地区、俄罗斯经济以及那些过分依赖资源的国家也受到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包括银行业、制造业、充足的美元储备及人民币坚挺并继续保持对美元小幅升值态势等,一些跨国公司和企业家把中国当作躲避这次金融危机的避风港和比较选择后的最佳投资地。

3、金融危机促进我市加快制造业结构升级及企业转型,从而利于促进招商引资   金融危机发生的过程,也是企业加快洗牌、产业优化重组的过程,更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难得机遇。

金融危机我市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的纯加工型或初级生产企业冲击较大,迫使企业转型升级。

一批生产效率低、资源利用率低的企业因为资金的短缺、利润的下降而逐步淘汰。

一批资金仍然充足、发展意愿较强的企业被逼无奈选择转产或转内销,通过转型求得生存和发展。

这些转产和转型企业,为寻求劳动力资源和原材料资源,大多数有向内地转移和继续投资的意愿。

■三、 目前形势下,关于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对策建议   从宏观上说,当前招商引资工作需要调整战略,保持优势,更要创造优势,放大优势,在重视高新技术项目的同时,也要重视传统项目;在继续主攻重大项目的同时,也要重视一般项目;在继续突出外资项目的同时,也要重视内资项目

从微观上说,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更要研究招商对策,创新招商的方式方法,巩固和扩大招商引资的成果。

1、突出我市重点招商区域和产业,全面提高招商引资成效   在重点招商区域上,一是要在过去实现的招商引资的基础上,深化韩日港台招商

认真研究对韩日港台的招商重点产业重点目标公司,把招商重点放在产业带动力强的大项目上和高科技项目上,放在先进制造业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和节能环保项目上,争取在招大引强方面实现突破。

二是积极吸引新的外商投资,重点突破欧美招商

充分利用我市过去组团赴欧洲国家地区招商建立的联络渠道,盯住重点城市、重点中介机构、重点客户,加强联络,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落实一批对接的招商项目,加强跟踪促进,确保尽快落实,尽快资金到帐,争取在引进欧美投资项目上实现更大突破。

重点招商产业上,一是按照青岛“拥湾保护,环湾发展”的总体要求,以胶州湾产业新区为平台,以机械电子、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能源环保等行业为重点,以项目对接、产业对接促进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进展。

二是发挥我市现有大型项目的龙头聚集作用。

发挥我市民营大企业利用外资的潜力,瞄准国际行业领军企业,实施资本合作。

依托中集、艾默生、欧堡、中铁物流等优势企业,吸引上下游相关企业投资,延伸产业链条,培植产业集群,争取把跨国公司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和研发环节引进来。

2、以我市三大平台”为启动点,争取更多的外商投资   当前我市全力打造的“三大平台”――胶州湾产业新区、少海新城和胶州湾物流产业中心,是推进我市招商引资的重要启动点。

发挥三大平台的启动作用,再掀招商引资新浪潮,一是要加强“三大平台”的对外宣传。

举办一系列国内外招商洽谈活动,广泛推介宣传,让“三大平台”成为我市吸引外资的聚焦点,争取更多的国外客商前来投资

二是要抓好三大平台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抓好胶发房地产项目和环发房地产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确保项目早开工、早落实,全力推进胶州湾产业基地开发建设。

三是建立项目审批快速通道,完善各项服务措施,千方百计推进项目审批开工建设,促使“三大平台”实现建设招商同步快速发展,尽快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大高新项目的聚集区。

3、完善对外商的沟通和服务机制,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一是加强信息传递。

成立专门调研组,定期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组织召开外商座谈会,听取外资企业我市投资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企业的呼声,完善信息沟通、处理和反馈机制,努力为外资企业排忧解难。

二是搞好各项服务工作。

继续开通外商投诉热线,及时受理企业投诉,及时转报投诉案件。

对外商的投诉案件,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抓好整改,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继续加强与海关、商检等部门的联系,帮助企业解决在通关、出口检疫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减轻负担,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安.《金融危机背景下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考及建议》.决策导刊,2009;06   [2]查亚强.《做好新形势下的招商引资工作》.群众,2009;01   [3]刘新政.《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09;20   [4]杜勇.《坚持科学招商――透过金融危机看云南招商引资》.云南支部生活,2009;01   [5]孟国柱,谭绍军,赵君.《招商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工业审计与会计,2007;02   [6]杨曹明.《招商引资实现持续腾飞的思考》.江海纵横,2009;02   (责任编辑:段兰)。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