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用药特色浅析

【摘要】 总结 了清代名医张锡纯用药特点:药物选用时须洞悉药性、药味,所谓用药如用兵;方药配伍时注重药物配伍后的整体寒温之性;制方用药注重药物升降浮沉,有其指向性。认为借鉴张锡纯用药特点,将有助于后学者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 代写论文。

【关键词】 张锡纯; 制方用药; 清代  代写论文。

清代名医张锡纯治学严谨,通晓《易经》,熟读《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以下称《本经》),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各家学说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对历代医家的学术成就亦兼容并蓄。作为实践派大师,他重视临床实践,提倡在坚持 发展 中医的前提下取西医之长,在深明药性的基础上中西药并用,以补中医之短;诊治疾病见解独到,能发前人所未发,撰有《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审证精详,立方确凿,究药性之威猛,以老、幼、弱为标准,不拘于成法,以下试论之。。

1 药物选用时须洞悉药性、药味。

论文网。

张锡纯曾在回冉雪峰书信中论曰:“用药等于用兵”。对药性的掌握张锡纯十分推崇《本经》,他指出:《本经》能够洞彻药物独具之良能,开天辟地之鼻祖也。“……后人识见短浅,凡于药有独具之良能,不能以气味推求者,皆删去不载。如桂枝治上气吐吸甚效,《本经》载之,而后世本草不载也;山茱萸治寒热往来甚效,《本经》载之,而后世本草不载也;若此者不胜举”[1]16 。张锡纯谙熟药物性能,对于中药的运用可谓“用药如神”。如利用桂枝升气又能降气的功效特点治愈一妇人:“忽发喘逆,迫促异常,须臾又呼吸顿停,气息全无,约十余呼吸之倾,手足乱动” [1]38 。因该妇人与夫反目,张氏辨证其为肝胆之火上冲,迫肺气上逆,逆气上干添塞胸膈,排挤胸中大气使之下陷,“急以桂枝尖三钱,煎汤饮下,须臾气息调和如常” [1]38 。后对症加减而愈。对于石膏的应用,《神农本草经》中载其性微寒,这是张氏特别推崇石膏治寒温的 文献 依据。在运用白虎汤及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张氏用石膏有用数斤者,甚至有一证用至十余斤者,其一生重用生石膏治愈之证颇多,如用治外感、内伤、瘟疫、瘟疹、疫痢、诸般热症,因此被人称为张石膏。 代写论文。

张锡纯谓: “诸家本草皆不足信,可信者惟《本经》,然亦难尽信”。并进一步指出,“吾人生古人之后,贵发古人所未发,不可以古人之才智囿我,实贵以古人之才智启我,然后医学有进步也”。张氏对于山萸肉的应用可谓独具匠心,遇危急重证,每重用山萸肉救脱。张氏在分析山萸肉时指出,“山萸肉味酸性温。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 [1] 267;“因得木气最厚,酸收之中,大具开通之力,以木性喜调达故也。《神农本草经》谓主寒湿痹,诸家本草,多谓其能通利九窍,其性不但补肝,而兼能通利气血可知,若但视之收涩之品,则浅乎山茱萸矣” [1]124 。又指出“山茱萸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与其他酸敛之药不同”[1]267 。又如《本经》记载三棱莪术主治癥瘕积聚,其他医生畏其破气耗伤正气而未敢轻易用之,而张锡纯则善于用其调理气血,他在《医学衷中参西录》的理冲汤方中论曰:“从来医者调气行血,习用香附而不习用三棱莪术。盖以其能破癥瘕,遂疑其过于猛烈。而不知能破癥瘕者,三棱莪术良能,非二药之性烈于香附也。愚精心考验多年,凡习用之药,皆确知其性情能力。若论耗散气血,香附尤甚于三棱莪术。若论消磨癥瘕,十倍香附亦不及三棱莪术也” [1]206 。 代写论文。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