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或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处理分析

[摘要] 目的 探究采用泪道管术治疗患者泪道狭窄以及泪道阻塞治疗效果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方法 方便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月进入该院进行治疗泪道狭窄或者阻塞患者共101例患者患病眼数共129眼,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由相同医师进行手术,对患者进行复诊并通过问卷调查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患者总例数为101例,其中患病眼睛只数为129眼,在患者接受治疗后随访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发现,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4.49%,泪道狭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48%;眼泪道阻塞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29%。

结论 采用泪道管术治疗患者泪道狭窄以及泪道阻塞患者治疗效果好,对于患者在术中以及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需根据患者不同病情有针对性的选择治疗方案以减少对患者的影响。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泪道管术泪道狭窄泪道阻塞并发症处理   [中图分类号] R7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0(c)—0076—03   Clinical Analysis and Complications of Treatment of 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or Stenosis with Lacrimal Duct Catheterization   YUAN Dong—bing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Haimen Street Second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Haimen, Jiangsu province, 226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lacrimal duct stenosis and 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lacrimal duct catheterization. Methods 101 patients from February 2010 to January 2013 in this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lacrimal duct stenosis or obstruction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with a total of 129 eyes, all patients underwent surgery by the same physician during treatment, the patient was followed up and their treatment efficacy was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s. Results The total number of patients in 101 cases with 129 eyes, according to the follow—up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se patients’ curative efficac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4.49% of patien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lacrimal stenosis in patients was 81.48%, and the treatment rate of patients with 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was 85.29%. Conclusion The use of lacrimal duct catheter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lacrimal duct stenosis and 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is remarkable, targeted treatment options should be chosen to reduce the influences on patients in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iseases.   [Key words] 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Lacrimal duct stenosis; 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Complications and treatment   ?R床上常见的与异常流泪相关的眼科疾病多数由于患者存在泪道狭窄以及泪道阻塞导致[1];这类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流泪,有时患者还会伴随着化脓以及炎症反应,严重的影响患者健康以及正常生活[2]。

目前常用的治疗泪道狭窄以及泪道阻塞的方法主要为泪道置管技术,这种方法具有创伤面积小,对患者损伤低,操作手法可重复性高等优点[3]。

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于患者泪道狭窄以及阻塞患者治疗中,相关的报道也有很多,但是对于泪道管术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处理方法的报道却很少见[4];为此在该文中该研究方便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月在该院治疗泪道狭窄以及泪道阻塞患者共101例,采用泪道管术患者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处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进入该院进行治疗泪道狭窄或者阻塞患者共101例,患病眼睛数共129眼,其中男性患者共52例,患病眼睛数为65眼,女性患者共49例,患病眼睛数共64眼,患者年龄范围在39~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2±4.5)岁,患病时长在6个月~10年之间,平均患病时长约为(5.1±2.5)年。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疗法治疗治疗完成后需按照医嘱及时到院进行复诊,并引导患者问卷调查,患者采用手术疗法治疗时根据不同患者眼部阻塞以及狭窄位置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主要的手术方法包括:鼻泪管探通术、鼻泪管支架逆行植入术、泪小管激光、泪道引流管环形植入、泪囊鼻腔吻合术等方法[5];患者手术完成后需采用后续药物进行治疗,在术后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国药准字H20103148)以及地塞米松注射液(国药准字:H12020514)治疗,药物用法用量为: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地塞米松注射液各1 mL进行冲洗,1次/d,以此种方法连续治疗3 d,加大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剂量至2 mL继续冲洗,1次/周,对置管和泪小点情况的变化进行详细的记录[6]。

此外,4次/d的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药物作用1周;患者置管的拔管时间根据患者采取的不同冲洗方式决定,通常将拔管时间控制在3~6个月[7]。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观察该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泪道狭窄泪道阻塞的有效情况。

疗效评价:若患者治疗后流泪症状消失,流脓症状好转,泪道冲洗通畅则定义为治疗显效;若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流泪症状有所改善,泪道冲洗通畅或者有少量反流现象则定义为治疗有效;若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流泪症状没有得到治疗泪道冲洗不通畅或者反流少量进入鼻咽部则定义为治疗无效。

2 结果   患者总例数为101例,其中患病眼睛只数为129眼,在患者接受治疗后随访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发现,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4.49%泪道狭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48%;眼泪道阻塞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29%,见表1。

3 讨论   通过对近几年临床上对于泪道管术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相关报道总结发现[8],常见的泪道管术并发症主要包括:泪道假道、记忆针芯出鼻腔困难、泪点撕裂等。

对该研究中患者情况进行分析,患者总例数为101例,其中患病眼睛只数为129眼,共127只病眼完成了泪道置管治疗,随访时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治疗显效的病眼数为86眼,治疗有效病眼数为23眼,治疗有效率为84.50%;在胥利平等人[9]的研究中发现,患者在采用泪道管术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82.5%;其中泪道狭窄治疗有效率为100%,而泪管阻塞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3.33%,与该文的研究结果大体上相一致。

在术中有5例眼病眼出现泪道破坏情况,其中3例眼为眼鼻泪管假道,冲洗液无法进入到鼻咽部位另外2例眼为泪小管假道,患者冲洗过程中感觉到疼痛且眼部出?F水肿;对患者出现此类情况的原因分析,结果发现,在5例泪道假道的患者均有长达10年的病史,在以往的治疗过程中,多次采用冲洗与探通的方法,因此在泪小管中阻塞组织相对于患病时长短的患者来说组织偏硬,在探通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较大;联合以往的手术经验对患者术中并发症进行处理,对于眼鼻泪管假道症状可以在术后两周后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再次进行治疗;而泪小管假道患者应先停止手术待患者恢复3个月后在进行置管。

此外3例病眼存在记忆针芯出鼻腔困难问题,通过鼻内镜观察发现,患者的鼻甲存在向后上方的移位导致患者下鼻道狭窄针芯出鼻困难,此时应采用文氏镊扩充鼻道,将记忆针芯取出,置入引流管后使扩充鼻道恢复。

术后也存在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在手术完成前期主要出现的并发症为泪囊区疼痛病眼数共4眼,内眦部痒病眼数共6眼,这类并发症在敏感体质患者中较为常见,患者对其耐受较差,采用的处理方法为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不适症状并于手术前1 d滴用普南扑灵滴眼液;另外在术后的复诊时发现3例病眼存在泪小点撕裂,2例病眼出现泪小管撕裂现象,患者的泪小点以及泪小管撕裂创口长度约为0.2 cm,针对患者这一病情首先对泪道引流管位置进行检查,要求患者目视前方,此时引流管连接在上下泪小点之间且位置正常,患者眼球转动不受牵引且睁闭眼活动自如,因此排除泪道置管的问题;在查找原因时发现所有患者的年龄较大,患者泪道周围肌肉组织的弹性均发生改变,由于弹性差容易出现撕裂的情况;因此在对年龄大患者治疗过程中需注重对于泪小点以及泪小管的保护。

综上所述,采用泪道管术治疗患者泪道狭窄以及泪道阻塞患者治疗效果好,对于患者在术中以及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需根据患者不同病情有针对性的选择治疗方案以减少对患者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包永琴,董白霞,任彦新,等.人工鼻泪管植入术与泪道管术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2):160—162.   [2] 贾长伟.鼻内窥镜下泪道支架植入术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观察[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2013(3):92—94.   [3] 向晖,莫广林,马云龙.泪囊炎合并白内障患者泪道插球形管术后早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4,35(4):564—565.   [4] 刘楠楠,张震,周佳丽,等.顺逆联合全泪道管术治疗复杂性泪道阻塞[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5(37):143—145.   [5] 王庆华,孙松,汤伟史.泪道阻塞性疾病置管选择及疗效[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2):176—179.   [6] 钟秀华,张社德,张天锋,等.硅胶管置人泪道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疗效的Meta分析[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3(35):349—352.   [7] 任佑凡,王江伟.高龄急性泪囊炎的泪囊鼻腔吻合手术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12):1499—1501.   [8] 陈冬斌,许超,廖文勇.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狭窄[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2227—2228.   [9] 胥利平,周明,刘豪杰,等.泪道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处理[J].临床眼科杂志,2016,24(1):67—68.   (收稿日期:2017—07—23)。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