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面容【鲁迅的面容】

鲁迅面容――中国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暨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特展作品集》,浙江美术馆、北京鲁迅博物馆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年8月版,本文所配图片均选自该书。

今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又是鲁迅倡导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在浙江美术馆,以近400幅版画原作举办了以“鲁迅面容”为题的大型展览。

鲁迅面容――中国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暨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特展作品集》同时推出。

这本书,是中国版画80周年演变与发展的精华集合。

1931年8月17日,鲁迅在上海请到日本版画教师内山嘉吉给青年讲授木刻技术,鲁迅自当翻译。

木刻讲习会”成为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发端,鲁迅成为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奠基人。

鲁迅倡导木刻运动,可谓不遗余力。

他生前和近50位版画青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他们有频繁的书信往来,悉心指导学生如何刻木刻,如何刻得更好,分析点评学生的作品

中国版画艺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拿到这部精美厚重的画册,颇有震撼之感。

画册的装帧,封面采用黑色仿皮特种纸,软精装,书面文字为烫赤金色,黑与金的反衬,仿佛在黑幕之中蕴含着金色的召唤,在严肃之中萦绕着闪动的笑容。

大16开本,扉页为深灰色特种纸,典雅沉稳。

作品全彩印刷,印制精良。

纵观全书装帧设计,尽显端庄稳重、古朴大气。

此次展览和画册的策划概念极其鲜明,“‘鲁迅面容’并不是鲁迅形象的简单演绎,是强调精神精神性,强调精神的生成谱系;面容则是这精神的不可见的可见形式和显现,”并且策展人提出了鲁迅精神的当下意义,“即在复杂的意识形态环境中,鲁迅的‘现实性’和‘批判性’精神力量仍具锋芒,在强劲的全球化文化语境中,鲁迅的‘本土化’和‘大众化’艺术思想和策略仍富张力”。

画册的前言由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浙江美术馆馆长马锋辉和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分别撰写。

许江这样论述鲁迅面容:“作为万人熟悉的公共面容,他即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景观,又是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历史肖像。

”由展览到画册,充分展示了鲁迅美术思想,将当代艺术鲁迅精神相关联,呈现不同时期美术家所创作的鲁迅面容

所有可见的平面的、立体的、静止的、动态的作品都收入到这本具有非凡意义的画册中。

这部画册,贯穿80年版画史,又是对新兴木刻运动的纪念。

其中收录的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美术文物珍品都是国家一级或二、三级文物,鲁迅藏的外国版画大部分没有出版过。

画册的出版,无疑是中国美术界可以载入史册的一大盛事,是对中国版画史的优秀作品一次总结性展示,无论从作品的珍稀程度还是数量规模上,都可以说是中国版画史上的空前壮举。

画册内容分三个部分:直观鲁迅、从普罗到波普、鲁迅面容

画册将展览所展现的视觉上可见的所有作品编辑集成,呈现给读者。

并且在每一部分之前进行精辟的解释和引读,让读者在观看作品之前能深刻理解展览的精神,从而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感悟。

“直观鲁迅”部分,通过鲁迅相关的文物文献的呈现,让人们透过先生亲手抚摩过的书籍、版画、文稿等直观领悟鲁迅艺术思想。

画册介绍了鲁迅一生的美术收藏。

鲁迅一生大量购买美术画册,从幼年的《山海经》、《海�画谱》到晚年时期大量购买的西洋画册《世界美术全集》、《世界文艺名作画谱》、《浮世绘杰作选》……鲁迅日记中的购书账,记载美术类书籍就有600多种,约占每年所购书籍的五分之一。

鲁迅收集了大量中外版画,现存鲁迅所藏的中国现代版画有2000多幅,鲁迅收藏的外国版画,其中包括德国、苏联、日本、比利时等16个国家280多位版画家的版画原作有2000多幅。

而这些只是鲁迅收藏的一小部分,他还收藏了大量的碑帖拓片和汉画像拓片及其他类别的绘画作品等等。

艺术贯穿于鲁迅的一生,画册鲁迅收藏的外国版画开始,并对有代表性的作者及作品给予相应介绍。

例如鲁迅最喜欢的德国版画家凯绥・珂勒惠支,画册中介绍了她作品的特点、鲁迅的推广,她对中国青年木刻家产生的启发和借鉴。

鲁迅与传统木刻,介绍了《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并做出相应评价:“笺谱的编印、翻刻使传统技艺得以保存,并给予木刻青年本土文化的滋养。

画册中有六封信,是鲁迅给朋友和青年木刻家写的,从画册中可清晰阅读信中的每一个字,鲁迅用笺的图画明朗可见,仿佛读到了真迹,闻到了墨香。

“直观鲁迅”这一部分看出了鲁迅中国古代艺术的珍视,对外国美术作品的宏观的鉴赏力,并把它们作为促进新兴木刻发展的艺术资源,体现了鲁迅世界性的文化视野与眼界。

“从普罗出发”梳理了中国现当代版画80年的演变,分为“国统区版画”、“解放区版画”、“1949-1966年的版画”、“1966-1976年的版画”、“1976年后的版画”。

从“五四”运动带来的文艺与美术的变革开始,鲁迅借助木刻刚健分明的艺术性格,鼓励大众开拓新的艺术

1937年以前的版画具有强烈的启蒙主义色彩,1945年以后以争取民主,反压迫为主流,关注现实,批判现实。

这一时期的版画鲁迅也有所收藏,胡一川的《闸北风景》、江丰的《惊》等,也是鲁迅所培养的第一代中国版画家的作品

“解放区的版画”形成了延安木刻风格,“高度重视艺术的教化宣传功能,注重艺术形式的本土化和大众化。

”其中也可看到第一代版画家彦涵、力群的作品

翻看“1949-1966年的版画”,创作题材大部分为表现社会主义工农建设、新社会的宣传性作品

“1966-1976年的版画”经历十年动乱,画册编辑者将“文革”版画拼贴在一起,鲜红背景下凸显出时代的特征。

“1976年后的版画”逐渐走向版画史的高峰,出现了新材料新技法的开发。

其中王广义、岳敏君、张晓刚、方力钧等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首次纳入到新兴版画的范畴之中。

虽然时代不同,但是对现实的批判、对当代意识和现实进行关注的特征,都和鲁迅当初的精神一脉相承。

鲁迅面容”再现不同时代的艺术家,采用平面图像或运动影像的方式、传统材料与创新材料所创作的鲁迅形象。

这些是鲁迅精神的延伸,蕴含着艺术家对鲁迅的真挚感情。

鲁迅的脸,是中国美术史上被描绘的最多的面孔之一。

其表情,也因时而异地变化着。

其表现形式,体现着新时期艺术的特点。

鲁迅面容”直接地体现了鲁迅对于艺术家们的影响。

将历史上不同时期鲁迅肖像的名作汇聚一起、将当代艺术家代表作充分呈现、将青年学生的作品积极推荐,这些秉承了鲁迅倡导美术的精髓。

鲁迅面容”分几个专题。

“张漾兮、张怀江、赵延年鲁迅肖像系列”的作者是浙江的版画艺术家,他们从不同角度创作了大量鲁迅形象及鲁迅作品的插图,这些作品反映了在他们的艺术生涯中鲁迅对他们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时期鲁迅形象的变化。

在1949年之后,这几位版画艺术家刻画的鲁迅形象,是中国版画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个案。

“1926-1949年的鲁迅面容”除了一两件是素描、国画外,其他几乎全部都是版画

陶元庆1926年所作鲁迅素描是鲁迅博物馆的一级文物,以原件拍摄入画册是何等的珍贵。

曾面聆鲁迅的罗清桢、曹白、刘岘等的版画肖像个个生动传神。

“1949-1966年的鲁迅面容”依旧以版画为主,包含了李桦、吴作人、蒋兆和、黄永玉等大师的力作。

“1966-1976年的鲁迅面容”有尹瘦石、周思聪、汤小铭、陈逸飞等的经典之作,反映了“文革”这一特殊历史时期鲁迅面容

“1976年后的鲁迅面容”收录内容即包括卢沉、吴作人、力群、古元、伍必端、李琦等老一辈艺术家创作的经典“斗士”形象,又有众多当代艺术家对鲁迅面容的各种重新解读,以木刻、油画、水墨、素描、漫画等不同呈现形式。

美院版画系年轻学子们集体创作了300个鲁迅木刻像,展现了一个去符号化的鲁迅

鲁迅面容――中国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暨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特展作品集》将风格迥异的鲁迅肖像集合在同一空间,会使读者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引发心理触动和思想冲击,再次感悟到鲁迅精神

鲁迅面容”作为一种历史和现实中的话语还远未终结。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