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思维方式 破解培训难题

白城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组织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

在深刻领会省市实施方案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培训新思路,有效地破解培训中的难题,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展开,并达到预期培训效果。

毕业论文网 /2/view—12170613.htm  1.变分散招生为整乡推进,破解学员选拔难问题   启动之初,白城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计划从洮北区的各乡(镇)选定几名学员,然后集中到城里培训

这不但增加了组织工作量,而且满足不了各乡学员共同需求,对学员缺乏吸引力,招生工作也很艰难。

在深入各乡(镇)招生的过程中,乡镇领导都提出了整乡推进的建议。

经过请示主管部门后,白城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改变原来设计方案,把承担的100名测土配方施肥培训任务,全部落实到洮北区耕地面积最多的三合乡。

乡政府牵头按照每1000亩耕地培训1名配方施肥员的标准,在全乡9个行政村的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专业合作社成员户中选拔出100人。

培训过程中,乡政府安排一名副乡长主抓,乡农业站全力配合。

经过培训后,为全乡整体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奠定基础。

2.变城里办班为乡(镇)培训破解学员集中难问题   考虑到农民的生活习惯,为了节省培训经费,把培训地点由城里办班改到乡(镇)所在地培训

洮北区三合乡政府所在地选定了培训场所。

每天各村学员由小组长召集统一乘车往返,中午免费供应一顿午餐,白城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按照标准给每名学员发放交通燃油补助。

通过这样调整,不但方便农民可以利用一早一晚时间处理一些家务事,有效保证了学习时间,而且免除了学员集中住宿管理环节上的后顾之忧,还节省了集中住宿和早晚餐等费用。

把节省的食宿费用补充到培训资料和参观考察费用上,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培训实效。

3.变技术为主为理念为重,破解学员提升难问题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不但要突出技术培训,更要引导他们树立全新的农业经营理念。

把7天的培训课程设置为理论培训3天、考察时间4天。

聘请白城农科院等专家讲解了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花生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等。

累计行程800公里,参观了白城市五个县(市、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标准农业种植园、新农村建设等12个典型。

通过身边这些实实在在的事例,全面提升了学员的经营理念,使他们深刻地感受现代农业必须走产业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模式。

白城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刘贵宝 供稿)。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