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的心电诊断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包炎临床表现和心电学特征。

方法对24例急性心包炎患者临床表现心肌酶谱和心电学演变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急性心包炎急性心肌梗死在症状、体征心电图以及心肌酶谱均有区别。

结论急性心包炎患者可根据临床表现心肌酶谱和心电学演变特征作出鉴别诊断。

【关键词】心包炎心电诊断临床意义心包的脏层和壁层之间发生炎性病变,称为心包炎

一、临床表现 除原发病的表现外,急性心包炎本身表现还有: 1.症状①持续性心前区疼痛是干性心包炎的主要症状;②呼吸困难是心包积液的最突出症状,常伴有紫绀、烦躁不安等;③吞咽困难、刺激性咳嗽及声嘶是受心包积液压迫所致。

2.体征 (1)心包摩擦音为干性心包炎所有。

(2)心包积液体征:心脏体征有心尖搏动消失,心音低钝遥远,心率快,心界扩大并随体位变换而改变,可听到心包叩击音,心脏压塞征,在短时间内急性发生时可出现休克。

发生较慢者体循环瘀血体征: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下肢水肿等伴有脉压变小及出现奇脉或吸停脉,即呼气时脉搏显著减弱或滔滔失现象(即吸停脉或称奇脉)。

(3)左肩胛下区叩诊呈浊音,语颤增强,并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称为伊库征。

二、心电图表现 1.急性心包炎由于炎症常波及心外膜下心肌,而出现广泛的心肌损伤型心电图改变,典型者早期,除aVR导联外,各导联ST段普遍抬高,弓背向下。

经数日至数周后恢复。

继之T波低平或倒置,可持续数周或数日,至心包炎消失后可恢复。

发生心包积液后,除T变化外,还可有肢导联QRS波群低电压,此可能与心包液体引起心电“短路”有关,大量心包积液时,还可出现“电交替”现象。

多与心脏悬浮在心包腔中致机械活动度加大有关。

此外,常有窦性心动过速。

2.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多数有低电压,窦性心动过速,少数可有房颤,多个导联T波平坦或倒置。

有时P波增宽或增高呈“二尖瓣型P波''或“肺型P波”表现,左、右心房扩大,也可有右心室肥厚。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