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听诊三角微创切口行普胸手术分析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经听诊三角微创切口行普胸手术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胸部患者,使用微创切口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无明显疼痛感,术后苏醒时间较短、住院时间短。

结论:经听诊三角微创切口行普胸手术治疗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概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微创听诊三角切口手术并发症   胸外科手术的标准切口为后外侧切口,这种切口较长,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切断胸部的主要肌肉手术过程中创面很大,而且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长,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的同时,也使医生的手术操作不便利[1]。

听诊三角是指斜方肌外下缘、肩胛骨脊柱缘和背阔肌上缘形成的一个三角区域,又被称作肩胛旁三角

微创技术的使用,力求减少肌肉组织的损伤,使治疗达到最好的效果。

本文针对我院收治的患者使用这种技术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胸部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为(45±3.5)岁。

其中肺大疱切除18例,施行肺楔形切除术16例,进行肺叶切除患者6例,后纵隔肿瘤切除6例,进行胸部外伤探查4例。

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并且给予支持。

1.2 方 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在确认患者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在后外侧剖胸,使患者处于俯卧位,自斜方肌下缘到肩胛下角内侧1.3厘米这个部位做一个长度约为8cm的切口[2]。

将皮肤以及皮下组织肌层切开后,顺着肌肉表面游离,寻找听诊三角区,在听诊三角肌肉间隙进行游离,但是不能使肌肉切开,可将筋膜切开,使间隙扩大。

手术部位选择几个肋间,切开肋间肌进入胸部,将适合的撑胸器放入胸部,使用一只手进行操作。

在进行关胸操作时,缝合肋间以及胸膜即可,肌肉间的筋膜间断缝合即可。

1.3 观察指标 包括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开胸关胸时间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平均差(x±s)表示,P医学界致力于胸部外科手术切口的研究,希望通过相关研究能够将切口缩短至最小[3]。

听诊三角微创切口得到应用后,产生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手术后恢复较快,也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

虽然这种技术得到了认可,但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传统胸部手术虽然具有相应的优点,但是切口太长,对胸部肌肉和神经都有损伤,且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多,在开胸和关胸过程中耗费的时间较长,手术患者愈合时间较长,易出现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使生活质量有所下降。

使用经听诊三角微创切口进行治疗,能够减少手术时间,使术中出血量减少,开胸关胸时间较短[4],且对患者胸部神经和肌肉不会有损伤,患者预后良好。

本次研究中,患者开胸所用的切口长度为8cm,手术过程中在开胸时出血量小于15ml,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80±20)ml,平均开胸时间为(8±2.5)min,平均关胸时间为(18±3.45)min。

手术患者疼痛感不明显,与常规开胸手术疼痛感相比具有差异。

术后苏醒时间较短,住院时间短,无并发症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经听诊三角微创切口行普胸手术治疗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概率低,安全性高,患者康复效果良好[5],临值得床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岑浩锋,袁小冬,吴彪.胸腔镜辅助微创重点法肋骨骨折内固定[J]. 浙江创伤外科,2011,16(1):71—72.   [2] 何勇毅,陈柏深,吴碧芳,等. 经听诊三角微创切口治疗胸椎结核16例[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3,31(4):403—404.   [3] Ayan M,Tas U,S t E,et al. Comparing efficiencies of diclofenac sodium and paracetamol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dysmenorrhea pain by using Visual Analog Scale[J].Agri,2013,25(2):78—82.   [4] 冯毅,钟宏,郑贵雄,等.普胸手术听诊三角微创切口与传统后外侧切口的对比研究[J].广西医学,2011,33(2):181—183.   [5] Nosotti M, Baisi A,Mendognia P,et al.Muscle sparing versus posterolateral thoracotomy for pulmonary lobectomy: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Interac Cardiovasc Thorac Surg,2010,11(4): 415—419.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