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放松思想在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毕业论文网   摘 要 在当今的这个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身体健康,不断的进行体育锻炼,由此体育训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如今的体育训练不再单单的训练运动员身体机能,还需要运动员的体育训练的质量做到有所提高,体育训练质量的提高不是意味着高强度训练,而是对运动员进行思想上的放松,让其真正的在放松中超越自我。

因此,本文将对放松思想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放松思想 体育运动训练 应用   一、体育运动训练放松思想的必要性   在一些人的错误认知里,认为体育运动训练是越多的训练越好,但实际上这种高强度训练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因为如果运动员一直进行体育运动训练的话,就会产生身心俱疲的效果,从而会使他的锻炼意志逐渐减弱,丧失对体育运动锻炼的兴趣,更有甚者会因为高强度体育运动训练使运动员身体器官受到损坏,更有甚者导致身体上的疾病。

因此,在体育运动训练放松思想是十分重要的,运动员高强度体育运动训练时可以通过思想放松,科学有效的缓解体育运动训练中的疲劳并使运动员的消耗的体能得到恢复,从而促进运动员身体运动的不断发展。

二、放松思想体育运动训练中应用的表现形式   放松思想并不是简单的指运动员直接身体放松,而是指运动员体育运动训练中因训练程度的不同而采取的不同的方式,因此放松思想是多种多样的,它对于运动员来说在不同阶段的体育运动训练中也是不同的。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精神放松的作用对于运动员体育运动训练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运动员可以通过精神的放松缓解身体上、心理上的疲劳,例如运动员体育运动训练后多听一些缓和的音乐或者是自我的心理疏导,都对自身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三、放松思想应用于体育运动训练的方法   (一)将不同的放松思想做到灵活应用   在强度的体育运动训练后,运动员需要进行对自我的放松,从而有利于进一步的体育运动训练

而这一行为则需要运动员教练对其进行督促和监督,因为运动员在自身因体育运动训练感到疲劳后不会及时的进行思想放松,因此教练需要在日常体育运动训练中根据运动员训练情况来制定适合不同运动员的心理放松计划,确保运动员能够在高强度训练之后还能够保持正常的身体状态,以及得到良好的休息环境。

例如,一个运动员体育运动训练中主要是训练自我的技能提高,这就需要运动员高强度的用脑,这就使得运动员感到脑力疲劳,因此在这个时候教练需要提供节奏舒缓的音乐来使运动员放松缓解,从而为下一次的训练做好准备。

除此之外,教练需要体育运动训练后的运动员做好心理的辅导,保证其合理心理的健康。

(二)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身体的恢复   放松思想并不简单,在放松的过程中仍然需要集中注意力,不可分心,放松思想主要是为了使那些在高强度体育运动训练中感到身心俱疲的运动员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来缓解疲劳,达到身体上良好的恢复。

因此,放松思想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如果时间太长或太短,就导致运动员不能够将自身的身体状况得到有效回复,也就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如果思想放松的时间太长就会导致运动员身体状态恢复过多,使得运动员会兴奋过度或者是负担更重,这样会适得其反,不利于后期训练的开展。

因此,运动员体育运动训练之后应该控制好思想放松的时间,确保思想放松在时间上的合理性,促进运动员放松思想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三)语言疏导发挥重要影响   有关数据显示,语言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对运动员的心理上起到了一定的暗示效果。

因此,教练在为运动员进行放松思想的时候,应该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通过对运动员合适的语言引导暗示其心理,去除不合理的想法,促进运动员体育运动训练之后能够得到有效的放松缓解训练而形成的紧张心理,从而促进接下来的训练

另外,教练需要运动员的给以一定的鼓励,促进其思想放松的有效开展。

(四)各种方式相互结合应用达到互补   前文已经说过放松思想的各种方式中,最重要的还是精神放松,通过精神放松缓解身体疲劳,但其他的方式也需要作为辅助作用促进放松

因此,运动员体育运动训练中,需要放松思想与其他的放松方式有效结合在一起,以精神放松作为主体,其他放松方式作为辅助方式,共同促进疲劳缓解,使得运动员保持愉悦的心情,促进其在运动训练上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训练的不断重视,放松思想越来越重要。

放松思想结合各种缓解方式,促进运动员精神疲劳的有效缓解,保证运动员的体能,从而有利于运动员体育运动训练能够合理进行。

参考文献:   [1] 程橙.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J].教育.2014(05).   [2] 陈潆可.体育运动训练管理训练中的探讨[J].才智.2014(07).   [3] 韦军,王琳,李蕾.专注度与放松度对优秀射箭运动员成绩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04).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