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边贸结算现状及发展建议

[摘要]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成功举办以及中越“两廊一圈”的启动,为广西越南开展更深入更全面的贸易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越南已连续7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边境贸易成为广西对越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对边境贸易结算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初探,提出了推进中越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中越边境边贸结算;现状;发展建议      广西银行边贸结算起步于1996年。

近年来各国有商业银行不断创新边贸结算业务,提升服务手段,银行边贸结算保持逐年增长态势,为促进广西边境贸易健康稳定发展,保持边境地区社会稳定及经济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6年,广西中越边境贸易总额15.23亿美元,同比增长35.0%,占全区外贸总额的22.8%。

全年实现边境贸易逆差共1.63亿美元。

但由于诸多的障碍性因素制约了边贸本币结算业务的发展,构建快捷、安全的清算平台的是推进边境人民币结算,进而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工作中紧迫而必要的工作。

一、广西银行边贸结算现状      (一)广西银行边贸结算的开展情况     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后,由于历史和地缘的关系,广西越南的经贸合作得到恢复和迅速发展。

1993年5月26日,中越两国中央银行签订了《关于结算与合作的协定》,为双边银行建立结算和合作关系提供了先决条件。

自1999年起,越南已连续7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成功举办以及中越“两廊一圈”的启动,为广西越南开展更深入更全面的贸易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促使银行边贸结算获得较大发展。

(二)广西银行边贸结算业务的特点   1.人民币在中越边贸结算中成为主要结算货币   据监测,当前广西中越边境贸易90%以上采用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

银行边贸结算币种结构来看,2006年广西边境地区银行办理边贸人民币结算金额143461万美元,占95.75%;美元结算金额6360万美元,占4.25%;采用越南盾结算的金额仅0.07万美元,占比接近于零。

民间边贸结算几乎全部通过人民币结算

近年来,人民币在中越边贸结算中占比不断上升(见表1)。

人民币边境贸易结算呈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政府信用对人民币的支撑,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渐成强势货币,获得了较高的国际地位,包括越南在内的东南亚居民倾向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

二是人民币近年来一直处于升值势态,在我国边境地区有“小美元”之称,而同时越南盾币值极不稳定。

据监测,2006年末人民币越南盾民间汇率由2004年1:1920升至1:2050,为规避汇率风险,中越双方交易主体偏好采用人民币作为结算币种。

2.人民币跨境流动呈规模扩大、渠道多样,滞留量下降势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广西边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带动了人民币现金在边境地区流动规模的大幅增长。

据调查,2006年人民币广西中越边境地区流动规模为199.49亿元,人民币流通规模呈现大幅上升之势。

其中流出、流入量分别为103.34亿元和96.15亿元,其中净流出7.19亿元。

当前人民币跨境流动渠道主要通过边境贸易、旅游、探亲、留学、走私、“地摊银行”等多种方式进行,由于中越边境地区尚未实现人民币跨境直接通汇,因此,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进流出主要以非正规金融渠道为主。

一是边境贸易活跃加快了人民币流动规模的扩大。

据海关统计,2006年广西边境贸易进出口额10.50亿美元,同比增长49.7%。

二是“地摊银行”现金调剂、走私、贩毒、洗钱等非法民间携带带动人民币现金的跨境流动,2006年非法净流出人民币现金约9.44亿元。

三是边境旅游、探亲消费、购买资产等。

包括我国居民出境旅游的消费以及境外团费人民币现钞支付以及越南人前往中国广西旅游消费、买房置业引起部分人民币回流,2006年非贸易净流入10.41亿元人民币

人民币跨境流动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相比,沉淀于越南境内的人民币存量大幅减少。

据估算,2006年末人民币现金在越南境内的滞留量约为52亿元,比2004年减少12亿元。

人民币现金滞留量减少主要受中越经济金融水平差异、国家打击边境赌博以及暂停异地旅游办证等突发因素影响。

3.人民币结算模式呈现多样化   当前人民币结算呈现银行结算与民间结算并存的局面。

1996年底中越银行边贸结算业务正式开通,广西辖区内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10家分支行先后与越南有关银行建立边贸结算代理行关系,人民币逐渐纳入中越银行结算渠道。

同时,“地摊银行”随着边境贸易规模扩大,中越两国边民互市和边境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地摊银行”更趋活跃,边贸结算银行受到“地摊银行”的制衡作用越来越明显。

(1)银行结算方式。

中越银行边贸结算是一种两国本币共同承担结算职能,但本币并不实现跨境流动的结算模式。

一是利用“地摊银行”进行头寸笔笔清算的汇款模式。

中方进口商支付货款时,首先向边贸结算银行提出汇款申请,边贸结算银行接到申请后即向“地摊银行”咨询人民币越南盾汇率,确定汇率后向进口商反馈,进口商同意后将人民币款项划到边贸结算银行,然后边贸银行要求“地摊银行”将等值的越南盾存入中方边贸结算银行开在越方边贸结算银行的往来账上,待越南盾款项到账后即向越方边贸结算银行发出借记通知,将款项解付给越方的出口商,同时边贸结算银行再将该笔款项转到“地摊银行”指定的账户上。

越方出口商收到的是越南盾货款。

中方出口时则与上述结算流程相反。

二是利用中方边贸结算银行越南边贸银行开立的越南盾资金清算账户转账的结算模式(即“两头在外”模式)。

结算模式是已成为人们进口业务的主要方式,占银行边贸进口结算业务的80%以上。

越方出口商先委托中介人或“地摊银行”将一定的越南盾现金存入中方边贸结算银行越南边贸银行开立的越南盾资金清算账户,然后自带“现金缴款单”至中方银行,中方银行审核相关凭证后发出汇款指示,要求越方银行从该行账户中将相应的资金支付给越南指定收款人。

由于此结算模式资金收付均发生在境外,因此称为“两头在外”业务。

三是利用人民币边境贸易结算专用账户划转的结算模式(即“两头在内”模式)。

结算模式占出口业务的较大比重,通常是越南客商携带人民币现钞入境或从“地摊银行”等非正轨途径获得人民币现金存入其在中国边贸银行开立的人民币边境贸易结算专用账户,再从该账户将资金划转给中国出口商。

由于资金收付行为均发生在境内,因此称为“两头在内”业务。

上述结算方式在实际操作中,越南盾不坚挺,中方银行开在越方银行的往来账户基本上是零头寸

越南银行开立在中方银行的往来账户上保留的人民币头寸也不多,因此,不管哪一方的边贸结算银行要完成边贸结算,都只能通过“地摊银行”来获得结算所需的对方国家现金。

鉴于银行对“地摊银行”的依赖,使“地摊银行”业务规模随着银行边贸结算业务量的放大而扩增。

(2)民间结算方式。

主要包括“地摊银行结算、交易双方直接现钞结算、个人储蓄账户划转三种方式。

一是“地摊银行”以其方便、快捷、守信迎合了从事边贸业务的经营者和跨境旅游者对货币的兑换及短期融资需求,因此,随着广西边贸蓬勃发展,“地摊银行”也日益壮大。

据不完全统计,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现存“地摊银行”超过300家,多集中在越南芒街一带,每家地摊银行每日资金周转头寸40-50万元不等,规模极其庞大。

地摊银行”的结算流程如下:以中方客户汇出人民币越南为例,客户只需要与摊主谈好人民币越南盾的汇率,然后将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存到摊主指定的账户,摊主确认收到款项后,即以电话或传真的方式通知越方的“地摊银行”向越南的收款人付款。

从整个结算和清算流程上看,“地摊银行”实质上并没有实现人民币越南盾跨境流动。

但“地摊银行”拥有商业银行无可比拟的特殊、灵活的头寸内部平盘模式。

地摊银行”一般将吸收的人民币头寸存入在中方银行开立的个人活期储蓄账户,吸收的越盾头寸存入在越方银行开立的个人储蓄账户,每当一家“地摊银行”有头寸不足或头寸需求时,其通过电话的方式联系其他“地摊银行”调剂头寸划转入账,以此完成头寸平补。

二是不借助第三方媒介,由交易主体直接用现钞结算或通过个人储蓄账户划转的方式。

现金结算广西边贸结算史上曾经盛行,近年来随着非现金化结算方式的兴起,现钞结算规模逐渐萎缩,现今在只有部分边民互市贸易、走私贸易采取现钞结算方式。

个人储蓄账户划转方式是指结算双方均在边境银行开立个人储蓄存款账户,当货物买卖成交后,卖方直接将货款转入对方储蓄存款账户

这种结算方式快捷便利,适用于部分边民互市贸易。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