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现代化市场体系的逐步健全,作好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的会计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又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秩序。

本文就时期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会计 信息失真      一、我国会计信息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弊端      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它将引起投资决策失误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无效配置,使交易费用越来越高昂,最终导致交易的停顿,企业由于无法筹集到资金而纷纷破产,银行倒闭,失业率高,物资短缺,物价飞涨,整个社会将陷入严重经济危机之中。

然而,近年来,作好确认、计量,记录投资者、债权人及相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重要会计信息却发生了失真,极大影响了投资者利益,严重干扰了社会的经济活动,使我国经济运行处恶性循环中。

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159户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抽查,在被抽查的159户企业中,资产不实的有147户,共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资产失真度0.95%;所有者权益不实的有155户,共虚增所有者权益19.36亿元,虚减所有者权益18.17亿元,所有者权益失真度1.82%;利润总额不实的有157户,共虚增利润14.72亿元,虚减利润19.43   亿元,利润总额失真度33.4%。

而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则表现为: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首先,由于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府行为,政府为了保证财税的增加,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较多地考虑了国家利益,而对经营主体的利益考虑较少;同时,会计准则只是对会计工作提出了基本原则和规范,并且大多数只是对以往会计实践的总结,有一定的滞后性。

其次,经济时代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做到及时和准确,这就要求会计行业必须尽快造就一支既有会计专业知识水平,又有一流职业道德水平的会计人才队伍。

但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企业会计人员的身份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不能统一对所有会计人员的技术培训,更不能统计表监督其核算行为。

有的非公企业会计人员是随意聘请的亲戚,家庭成员,核算的主观随意性强。

即使是国有企业,承包者对会计人员的聘用也较随意,也不愿使用原则性强职称高的会计人员,一是为了核算能符合自己主客观意愿,二是可节约人力成本。

再次,由于组织或个人等行为主体本身存在不同的利益目标,而他们在追求各自的目标时,出于各自的需要,都尽可能多地从自身利益出发,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人为地调整、编造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的虚假与失真

比如地方政府为了出政绩,搞花架子,盲目地下达经济增长指标;企业管理层为了出政绩,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上市公司为了圈钱,滥用会计估计,故意隐瞒或虚构交易事项,人为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等等。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