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用得高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6例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评价缬沙坦联用高宁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方法 把7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36例,口服缬沙坦80mg/d;依那普利组36例,口服依那普利5mg/d。两组用药4周后,降压未达显效者,均联用高宁10mg/d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症状、体征等情况。结果 缬沙坦组4周、8周末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61%、83%,依那普利组分别为58%、7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缬沙坦组干咳发生率明显低于依那普利组(P<0.05)。结论 缬沙坦依那普利降压效能大致相等,但缬沙坦的干咳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 高血压缬沙坦依那普利;得高。

目前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提倡先用一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但单药降压效果欠佳时,可采用小剂量联合用药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拮抗剂,其单用效果和ACEI相当。2002年3月~2005年12月笔者用缬沙坦联用高宁36例,旨在比较缬沙坦依那普利在单用、联用高宁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1999年WHO/JNC—6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病、糖尿病等。随机分成两组缬沙坦高血压分级:1级12例,2级14例,3级10例;依那普利高血压分级:1级14例,2级13例,3级9例。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停用降压药物2周后开始治疗。第一阶段:缬沙坦组或依那普利组分别口服缬沙坦80mg/d,或依那普利10mg/d,用药4周末如血压下降显效标准者,继续用药到总疗程末。未达显效联用高宁10mg/d,再观察4周,总疗程8周。两组在非药物治疗方面给予相同的建议。

1.3 观察方法与指标。

血压在门诊进行,测前休息15~20min,取右上臂测压,至少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为血压值。治疗前后测定血糖、血脂、血尿酸、肾功能、电解质等生化指标。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舒张压(DBP)下降超过10mmHg,且降至正常范围,或DBP下降超过20mmHg;有效:DBP下降少于10mmHg,但已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10~20mmHg,或收缩压下将超过30mmHg;无效: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显效加有效作为总有效率。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