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建设简讯

联体建设简讯

第4期。

市立医疗集团 2018年2月9日。

工作部署。

▲我市“331”医联体(专科联盟)建设推进会召开。1月23日上午,马少华副市长主持召开市级医联体(专科联盟)建设推进会。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方文,市卫计委、市立医疗集团、市信息办、市级医联体(专科联盟)六家牵头医院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六家医院汇报了2018年医联体(专科联盟)建设重点工作。市卫计委主任李玉珍指出,“331”医联体模式是我市深化医改制度的创新,在医联体内实现管理、责任、利益、服务四个共同体,边推进、边探索、边总结,边宣传,争取医保、物价、人社、编办的政策支持,形成特色模式。市委副秘书长、集团总院长周晓明表示集团将加强统筹推进,一是抓本质,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使患者在医联体成员医院解决看病问题。二是出亮点,各医联体牵头单位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突出亮点,探索形式多样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三是搭平台,在远程会诊平台的基础上搭建医联体信息化平台。四是建机制,各医联体牵头单位要逐步建立工作制度和管理规范,有序推进医联体建设。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方文提出要求,要抓好培训,提升成员单位的服务能力;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以奖代补;做好顶层设计,建设联体信息化平台,实现全市医疗信息互联互通。

少华副市长充分肯定了近期医联体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对2018年推进工作提出要求:一是逐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均等化。六家医院要分别将集中在市级的医疗资源下沉到成员单位,提升成员单位的服务能力,以利益为纽带,形成服务共同体。3月运行,6月初见成效,年底实现预定的目标。二是尽快做好医联体信息化平台的顶层设计。在全市健康信息系统框架下,搭建医联体信息化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三是落实医联体建设的政策保障。按照上下联动、区域联动、内外联动、三医联动的要求,对医联体内人员招聘、编制管理、医保结算、用药目录等问题,要专题研究,提出解决方案。按照四个共同体的建设要求,打造富有马鞍山特色的“331”医联体模式。

▲马少华副市长调研十七冶医院开发区分院(银塘卫生院)医联体建设工作。1月29日下午,市政府副市长马少华到十七冶医院开发区分院(银塘卫生院)调研医联体建设工作。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方文、市卫计委、市立医疗集团、十七冶医院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少华副市长指出,我市“331”医联体建设中,三个医联体各具特色,三个专科联盟亮点纷呈,一个信息化平台有力支撑。十七冶医院的医联体建设,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均等化,该医联体覆盖了雨山区居民,全区居民均可就近享受三级医院服务水平。今后市开发区管委会要落实政府责任,十七冶医院进一步推进工作,探索建立科室一体化管理,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做大做强分院,逐步把成员医院办成大专科小综合的二级医院,把三级医院的管理、服务水平复制过来,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保障雨山区居民健康。

▲马少华副市长深入社区指导医联体建设工作。2月5日下午,马少华副市长深入塘西和江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医联体建设工作,花山区政府、市立医疗集团、市人民医院主要领导,市卫计委、花山区卫计委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座谈会上,花山区卫计委、市人民医院进行了专题汇报。花山区政府王平区长表示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明确主体责任。区政府将社区卫生工作当作民生大事来抓,把社区医疗卫生工作做好。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支持市人民医院与塘西、江东中心的紧密型医联体的合作,在编制核定上、资金拨付上给予倾斜政策。三是打造服务亮点。依靠三级医院的专家优势,在两个中心开设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病房,为上下转诊创造条件。市委副秘书长、集团总院长周晓明表示,进一步扩大公立医院自主权,由三级医院作为牵头单位,推动医联体建设工作,区政府要制订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全科医生来社区工作,市人民医院全科医生培养基地要做好培训支持工作。同时,通过开设慢病康复病房、“名医工作室”等举措,让患者少花钱看好病,逐步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少华副市长对两个中心纳入市人民医院联体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我市“331”医联体模式建设中,市人民医院要起表率作用,推动博望分院、塘西中心、江东中心同步发展,要按照“四个共同体”、“四个满意”的要求,探索建立富有特色的医联体模式。一是管理主体要清晰。花山区是塘西、江东两个中心的所有者,承担投入发展的责任,市人民医院是托管单位,探索建立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均等化。二是资金投入要加强。区政府要落实投入责任,加大资金、人员、设备等支持力度。三是权责利要明确。市人民医院与塘西、江东中心签订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协议,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建立分工协作长效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和上下联动,不断提升花山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建设动态。

▲市人民医院实现博望区医联体建设全覆盖。一是举行成员单位授牌仪式。1月19日上午,市人民医院联体成员单位授牌及博望分院党政负责人任命仪式在博望分院举行。市人民医院博望分院成员单位(丹阳和新市卫生院)进行了授牌。二是建立博望分院双向转诊平台。1月31日,博望分院双向转诊平台正式建立,规范了转诊流程,开通了绿色转诊通道,以信息化为支撑,保障基层转诊患者优先获得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服务。三是扩大慢病患者诊疗用房。为加快推进博望分院基础设施建设,拟建综合住院楼,扩大慢病患者诊疗用房。目前已完成项目规划与设计工作。四是扩大慢病专科门诊。2月1日,博望分院新开设了心血管内科慢病专科门诊,进一步解决博望区老百姓的就医需求。

(市人民医院)。

▲市中心医院推进门诊规定病种定点就医管理。通过五大慢病定点社区管理,提高了居民患病首选基层医疗机构的比例。一是慢病患者签约。截至1月31日,签约市中心医院联体社区试点慢病管理的人数突破1000人大关,占我市试点病种门诊慢性病签约管理结算人数的50%以上。二是完善患者接续治疗。做好医院与医联体成员单位间的用药衔接,确保医保目录内药品按规定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三是畅通双向转诊渠道。通过建立统一、规范的医疗服务流程,建立检验、检查项目申请和检查报告的通用制度,实现大型医疗设备共享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四是做好医保定点签约工作。按照市医保的要求,继续做好2018年新办五大门诊规定病种患者的定点社区签约。五是加强宣传工作力度。2月1日,《马鞍山日报》、《皖江晚报》、皖江在线和中安在线等媒体均刊登了市中心医院联体试点病种签约的新闻报导。

▲市妇幼保健专科联盟开展适宜技术技能培训。按照2018年市妇幼保健专科联盟建设工作计划,2月2日至3日,市妇幼保健院邀请省内儿科、儿童保健专家,对专科联盟内牵头单位和14家成员单位选送的30名专业骨干,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师资培训。通过严格的理论培训、操作训练和现场考核,学员们掌握了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并具备一定的授课能力,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这批学员将承担本单位或本辖区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培训任务,从而推动全市各级医疗助产机构每位从事产、儿科的医务人员都能熟练掌握、规范运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进一步降低全市新生儿死亡率。

(市妇幼保健院)。

▲市中医专科联盟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为加快中医专科联盟建设,市中医院多措并举做好与成员单位工作对接。一是建立机制,确定目标。市中医专科联盟召开推进会,解读《2018年马鞍山市中医专科联盟工作计划》,提出建立质量管理平台和形式多样的交流机制,全力对接帮扶三县中医医院的明确要求。二是互通信息,密切联系。市中医院与含山县、和县、当涂县中医医院的双向转诊联络员进行对接,积极推进市中医院科教、护理、人事与三县中医院的对口接洽,并建立了QQ群及微信群。三是规范流程,统一管理。市中医院院感办与三县院感办召开了视频会议,讨论了三家县级中医医院共享市中医院制定的核心制度,统一规范了口腔科、胃镜室、手术室等重点科室及中医治疗室的医院感染检查标准,统一制定了中医器具消毒灭菌登记表,使马鞍山地区中医院医院感染工作更加规范化。

(市中医院)。

▲市精神卫生专科联盟2018年度重点工作向纵深推进。1月24日,市传染病医院(市精神病医院)召开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建设领导小组会议,认真研究分析2018年度重点工作,结合专科联盟成员单位人力资源及地域分布等特点,合理统筹安排工作,细化工作任务,推进专科联盟建设,并提出具体要求:一是保质保量,按时推进。按照市医联体建设工作要求,3月份全面启动各项重点工作,6月份初见成效,年底全面提升。二是合理规划,统筹安排。专科联盟理事会办公室、686项目办、精神病区及各成员单位统筹安排各项重点工作,通力协作提高工作效率。三是组建团队,形成合力。成立以三个精神病区主任为责任人的工作小组,分别负责三家成员单位的具体工作。四是契合实际,打造亮点。以当涂县太白镇卫生院为重点,落实双向转诊、名医工作室、优质资源下沉、适宜技术推广、远程会诊中心建设工作,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工作模式。

(市精神病医院)。

报:左俊市长、周善武常务副市长、马少华副市长,刘方文副秘书长,

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卫计委。

发:集团各医院、各中心,市级医联体成员单位

抄:市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中心医院、十七冶医院

编辑:杨齐勤 校核:刘金钊 签发:王质文。

1 次访问